232 借題發揮2(1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510 字 10個月前

眼見原本十拿九穩的大難題被皇帝幾句話就輕輕解決了,讓在場的東林黨、浙黨、楚黨、齊黨亦或中立派諸人全部陷入了沉默,麵色各異,眼神飄忽。

“……陛下,袁應泰與杜鬆在遼東草菅人命,已有巡按上疏彈劾。”巨大的失落感和驚愕,讓他們不得不重新評估皇帝的能力,再用得出的結論微調自身選擇。也有不甘心失敗的打算另辟蹊徑,試圖挽回些顏麵。

“此事朕也聽說了,隻是和沈閣老所講有些出入。這裡是錦衣衛和東廠的調查結果,看過之後告訴朕,都察院與錦衣衛和東廠誰在欺君?”

可惜沈鯉發起的又一波攻勢再次撞在了鐵板上,有關在遼東當場格殺亂兵的事情,袁應泰和杜鬆早就向皇帝做了詳細彙報,且得到了明確回複,一個字,殺!

隻不過袁應泰比較賊,他同時上了題本和奏本。題本是正式公文,需要用印,且必須通過內閣票擬決定是否呈送給皇帝批閱,往來都有通政司存檔。

而奏本則不用用印,也不是必須經由通政司存檔,可以通過特殊渠道直接呈送給皇帝,比如各地的稅監、礦監、監槍等等。

兩份題本不出意外被內閣扣下了,但奏本則通過遼東監槍的渠道順利送到了禦馬監掌印張然手裡,立即轉交給皇帝。

這就是自古文官集團往死裡黑宦官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了太監的介入,等於讓皇帝多了一條了解國家實際情況的通道,知道的越多越不好控製。

“……這、臣……”沈鯉萬萬沒想到區區一個遼東巡撫有直達天聽的本事,更沒料到皇帝得到消息之後半個字也沒向內閣透露,而是私底下派錦衣衛和東廠調查。

有道是一招棋錯滿盤皆輸,現在被皇帝當麵質問就非常被動了,牽扯到欺君的罪名,既不能說都察院的巡按虛報,更不能說錦衣衛和東廠說謊,隻剩下咬牙瞪眼無言以對了。

“哼,杜鬆身為山海關總兵,帶領京營深入險境協助遼東邊軍、邊民安全撤回關內,沿途斬殺趁火打劫的宵小,護衛邊民周全,本應得到嘉獎。

不承想朝中竟然有人為了門派之爭和一己私利欲置其於死地,若朕真的偏聽偏信,豈不讓能臣良將為之心寒、齷齪小人為之鼓舞。

可朕不能永遠先知先覺,此時內閣就該成為朕的眼睛和耳朵以實相告。沈鯉,你做為三朝元老本該恪儘職守,結果卻適得其反。

在這件事上你有沒有因私廢公、偏聽偏信,朕就不深究了。但回去之後想清楚該何去何從,不要因為貪戀高位傷了君臣情份。”

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想裝死蒙混過關肯定是不成的,必須要有人為此負責。不過洪濤給沈鯉留了幾分薄麵,沒有當場罷免,也算是對當初的擁立之功給與了充分回報,但是否真的能好合好散還要看他自己的選擇。

隨著皇帝龍顏不悅拂袖而去,被各種情緒左右得六神無主的大學士們也都逃也似的離開了直房,隻剩下沈鯉還跪在當場呆呆發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