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還叫剿匪提督衙門,現在該是袁都督的海軍了。不到兩個月,海軍戰艦就在南邊的島邊大敗海匪,擊沉船隻三十餘艘,擊斃五百多人,抓獲其大小首領十多人,一戰成名。
自那之後,海軍戰艦又大大小小打了十多次,從無敗績,不光掃清了海匪,連濠鏡的佛郎機人都恭順了許多,再也不敢仗著船大炮多橫衝直撞。
不僅是此地,往東一直到福建,沿途稍有些名氣的海匪要不繳船投降,要不望風而逃,再也不敢在沿海作亂,已經有小一年沒再聽說海匪劫掠商船的事情發生。”
對於講述黑帆船的來曆朱雀半點顧慮也沒有,這些事跡也不是秘密,不光廣州人知道,福建那邊也一樣清楚,根本不用背著人。
“如此說來豈不是造福百姓了?”可袁應泰沒太聽懂,明明是好事,為何起個聽上去不太響亮,還帶著點貶義的名字呢?
“嗨,怪隻怪袁都督麾下將領殺氣過重,每戰皆不留情麵,抓到的俘虜一個也不釋放,但又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一些人家中不見了親人蹤影又無處可尋,時間久了肯定心中記恨,又不敢明著辱罵,才有了黑帆船之名。”
說起這個名字的由來,朱雀也不知道該如何定性。褒獎吧,大部分當地人,尤其是商人,肯定會拍著巴掌叫好。貶損吧,確實也有一部分本地人心懷不滿,總惦記著有朝一日黑帆船全沉在大海裡。
“……那些俘虜大概率沒有死,要是命大的話說不定過些年就能自己回來。”聽到這裡袁應泰不再追問,而是淡淡歎了口氣,好像知道俘虜的下落。
不對,不應該是好像,而是確實。皇帝來之前曾經交代過,如果工廠裡人手不夠用,而當地人又不積極參與,彆發愁,告訴駐守在當地的海軍,他們自有辦法為工廠提供勞動力。
剛開始自己還在納悶海軍從哪兒去弄人,試著問了一句,皇帝還真痛快,半個字也沒隱瞞,直接給出了答案,兩個字,俘虜。
合算袁可立自打提督剿匪衙門開始就沒閒著,始終在給各地皇莊提供戰俘充當勞動力,來源就是抓捕的海盜。啥從廣州到福建沿海的海盜都望風而逃了,至少有六七成全都被抓走了。
這麼做到底是對還是錯呢?皇帝的回答是沒有對錯之分,隻有適合不適合。以目前的局麵計較,明顯是適合的。既保護了沿海百姓的安全,又消除了東南沿海地區的潛在隱患。
至於說海盜的命是不是命,皇帝說這就是代價。敢下海劫掠就等於把命豁出去了,連命都不打算要,讓海軍幫忙處理了天經地義。彆說殘忍不殘忍,不符天道啥的,海盜劫財害命的時候可曾考慮過受害者的感覺?
留著一條命去工廠裡苦役,非但不是殘忍還是任意。本著治病救人的原則,法外開恩給其一條生路,若知悔改就該老老實實乾活洗刷罪孽。不幸死了的,全是不知悔改罪大惡極,不是海軍殺了他們,而是被老天爺收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