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1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403 字 10個月前

四會縣,因其境內有西江、北江、綏江和龍江四水交彙而得名。嘉靖三十八年設縣,屬肇慶府。

轄區之內西北和西南是山區,但海拔不超過700米,東部和中部是丘陵地帶,東南為平原。氣候濕潤,降水充沛,溫度適宜,土層厚實肥沃,盛產柑橘。其中有一種貢柑,從宋代起就是皇家貢品。

但種植柑橘並未給當地百姓帶來豐厚的回報,隻因鮮果不宜長期保存,也不方便長途運輸,最簡便的方式就是用船順著河流運到廣州城售賣。

每到柑橘收獲季節,便會有商賈駕船來此設點收購,附近果農則肩挑手抬車載,把自家采摘的新鮮柑橘運到碼頭售賣。不過有個問題,商賈的收購價很低。

從每年秋天到冬天,不同種類的柑橘會在幾個時間段裡集中成熟,貨源很多。這時柑橘不光價格賤,還得被挑挑揀揀,隻選賣相最好、口感最甜的運走,剩餘的白給都沒人要。

這麼一來就給種植柑橘的農戶造成了很大打擊,辛辛苦苦伺候了一年,好不容易豐收了,不光賣不出好價錢還得占用家中勞力采摘運輸,有點得不償失。

可是不種吧,明年總產量小了價格立馬又上去了,隻能眼看著彆人賺錢。趕緊多種點,等個三兩年果樹掛果了,價格又下去了。

來回折騰這麼幾次,家裡有果樹的也沒了熱情,不願再精心打理,更不會擴大種植麵積。愛結多少結多少,能賣幾個錢是幾個錢,全不指望了。

可今年不太一樣了,縣裡來了衙役,敲著銅鑼挨村串,扯著嗓子嘶聲裂肺的喊著一件事,讓家裡有柑橘樹的農戶千萬小心伺候。

結果越多越好,彆再怕賣不出去。隻要果子沒問題,到了采收季節,縣城西門外會設置專門的收購點,來多少收多少。

不願意送或者沒能力送的也不怕,到時候會有來自廣州的大船逆流而上,一個村一個村的收。隻是收購價格要比縣城低一些,畢竟雇船雇人也是成本。

這時就該有農戶問了,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說多種柑橘好,萬一到時候沒人沒船來收購,讓我們找誰說理去?哭都找不到墳頭。

衙役們也不氣惱,在村頭找棵大樹刷上些糨子,把手裡卷著的紙鋪開一貼,扔下句自己看,敲著鑼頭也不回的走向下一個村。

大部分村民肯定是看不懂的,因為不認字。但每個村裡基本都有幾個識字的,找來一看,大呼福氣,轉頭就往村外跑。有點人品的還能告訴村民為啥跑,操蛋點的乾脆不說,生怕知道的人太多。

布告上寫的分明,新任廣東右布政使要在四會縣建工廠,用柑橘做罐頭,如果本地柑橘不夠數,就要去周邊的三水、東鄉等地收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