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1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419 字 10個月前

想讓大明帝國前進的動力長期充沛,首先得有個完備的車頭,其次是充足的燃料和淡水,最後再去調試每節車廂的狀態,確保在加速過程中不會出現大的機械故障。

目前車頭裡大的機械故障並沒排除,也無法排除,想徹底解決隻能進行大修,更換新的零部件。這一點目前洪濤還做不到,隻能儘量修修補補,勉強維持著動力輸出。

燃料和淡水同樣告罄,急需補充。在這一點上洪濤倒是不用等待進站了,一方麵依靠新政盤活國內資源運轉,提供更多產業,彌補單一農業產出不足的弊端。一方麵加大基礎建設投資,拉動內需創造利潤。

其實大明帝國的底子還是很硬的,從唐開始中國就是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的主要經濟體,產品供不應求,貨幣流通無障礙。

宋朝更是把這些優勢發揮到了極致,伴隨著經濟優勢把中國文化進一步輸出到了周邊國家,形成一大片漢文化圈子。

雖然元朝打斷了漢文化的繼續擴張、鞏固和發展,好在隻有不到百年。當大明帝國建立時,唐宋的餘暉依舊沒有完全褪去。隻可惜老朱為了大權永固,選擇了更容易統治的封閉策略,白白耽誤了二百多年。

不過即便如此,大明帝國依舊有著很強的活力,其根源就是兩個詞,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隻需充分調動內需,就足矣供養龐大的政府和海量的軍隊。

如果把大明換成日本,洪濤此時肯定正在皺眉頭嘬牙花子。就屁大點的地方和人口,糧食吃不飽也餓不死,資源缺這個少那個,一有大動作還會引來周邊強國的關注,不搞大動作隻能等死。

大明不光人口多,還特彆聽話。從秦朝的大一統起,每朝每代都在不惜餘力的教育子民要聽皇帝話、聽官員話,遵守法紀、遵循道德。

就算是全世界最野蠻的人,也扛不住上千年的諄諄教導和約束。況且每朝每代也沒停止挑沙子,把有脾氣的、有意見的、有想法的、骨頭硬的人,一批批從物理層麵完全抹殺,不讓他們的基因有機會傳播下去。

造就出來的就是大明帝國上萬萬的小綿羊,隻要有口吃喝必須特彆順從,讓乾啥乾啥,不給工錢也乾,自帶吃喝都乾,還保質保量。

不小心得罪他們了也彆慌,哪怕被害得家破人亡,隻要皇帝出麵自責兩句,所有怨恨立馬化解,臉上還掛著新鮮的淚花,嘴裡卻高呼萬歲萬萬歲。如果再能找個倒黴蛋官員推出去砍頭,百姓們就會感激涕零。

他們好像從來沒琢磨過吃飽不穿不暖有沒有可能就是皇帝和官員們造成的,隻知道檢討自己為啥沒更起早貪黑一些,多種出幾十斤糧食。而後就更加勤奮勞作,還要苦口婆心的教導後代以此為美德,輩輩相傳。

擁有這麼富饒的土地和勤勞愚忠的人民,任何一位皇帝隻要能把貪念降低那麼一點點,權力欲收斂那麼一絲絲,彆把皇權天授當真,知道自己還是個凡人,就不會統治得太爛。

當然了,這些要求聽上去挺容易,實際上每一個都直接麵對人性中最卑劣的陰暗麵,絕大部分人窮極一生都無法克服一個。所以皇帝這個工作,就不是給凡人準備的,勉強搶到手隻能給百姓帶來無邊災難,罪人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