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開海的準備(1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636 字 10個月前

利用吃飯的這段時間,洪濤又把今後的工作具體安排了下。自打謀反案時露了一麵,歐羅巴廟裡的孤兒就再也藏不住了,那索性就不藏,讓它成為慣例。

其它方麵都不用做什麼變動,唯有在招收對象的選擇上得改一改。以前隻收男孩子,不是沒有女孩,而是怕引來更多非議和授人口實。

現在都成明的了,那就啥也彆怕了,碰見合適的女孩子照樣也收。在皇莊裡單獨辟出一個角落做為她們的宿舍,除此之外吃喝學習訓練與男孩子無異,由司禮監派遣皇宮裡的嬤嬤管理。

另外就是畢業之後的去處,目前錦衣衛、海軍和各處工坊都非常樂意接收這裡出去的孤兒,數量缺口還很大,根本不愁送不出去。

但洪濤認為覆蓋麵還是有點窄,不能光盯著軍隊和工廠,也得把各州府縣考慮進去。如果不儘早布局,將來就成一條腿走路了,弄了一大批軍官和技術員,卻沒有合格的基層官員隊伍。

至於說該用什麼借口、采用何種方式,在儘量不引起外界關注的前提下把這些剛剛成年的孩子送到地方衙門裡去提前實習,那就是王安該去想的問題,做為皇帝隻管提出大方向和要求,不用事事躬親。

此次巡視的最後一站,不出意料的選在了海河造船廠。這裡建好已經兩年多了,洪濤卻一次沒來過,無論出自何種目的也得趁機過來看看。

造船廠距離海河機械廠不遠,天氣好的話,站在海河邊可以依稀看到造船廠的水車。但造船廠可比機械廠大多了,不算工匠們的生活區就得有十倍不止,光是三座巨大的石頭壘砌乾船塢就比機械廠的院子還大。

“多虧徐郎中、王郎中鼎力相助,若是讓臣獨立建造怕是再有十年也不會完工。”

麵對不打招呼就突然出現的皇帝,袁可立並沒表現出太多的驚訝和惶恐。行過君臣之禮馬上化身導遊,引領著皇帝在船廠裡轉圈,對每一種設施做出詳細講解,同時也沒忘了誇一誇徐光啟和王徵。

洪濤來造船廠巡視並不是要檢查造船進度,從圖紙到工藝流程都是自己給的,隻要嚴格執行即可。工匠們雖然已經在此工作了四五年,但在建造大海船方麵僅僅隻能算剛出徒,夠不上大匠資格,更談不上創新和設計。

再加上造船用的大原木需要在水中至少浸泡一兩年才能使用,最近的原木產地遼東鎮又被舍棄,目前海河造船廠的建造能力極其有限,無論多努力,一年也隻能有3艘三桅戰艦和不超過5艘雙桅輔助艦下水。

想把產能提上去,一是儘快獲取木材,二是培訓更多熟練工匠。目前這個工作正在展開,袁可立已經與朝鮮大臣私下達成了協議,用衝壓鋼板盔甲換取鬆木和杉木大料,順著鴨綠江用木排一路放到入海口。

建造遠洋風帆戰艦對木料的要求非常高,除了材質之外還有含水量。剛剛被采伐下來的木料,通常需要在水裡浸泡一兩年,期間再放在岸邊晾曬幾個月才可以作為船體材料使用。

但這也才是開始,建造一艘合格的遠洋海軍戰艦,正常情況下工期會長達三年到五年,不是工序繁雜也不是工匠技術不合格,而是為了讓木材進一步乾燥定型。

下好龍骨,晾半個月;裝好肋條,再晾半個月;上完船板,等半個月;裝好桅杆,還要拖半個月。讓被加工過的木料再經受一段時間的日曬風吹雨淋,進一步定型,造出來的船體才會更穩定,輕易難以變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