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朱棣太過自信還是太瞧不起人性,但凡有五分把握能搶到王位也會讓無數人拋頭顱灑熱血,胡氏麵對已經到手且都坐熱乎了的王位怎肯輕易相讓呢。
在陳氏進入安南境內之後,不甘退位的胡氏父子派兵伏擊了護送隊伍,抓走了陳氏王朝的繼承人,還把護送的大明兵將殺傷了不少。
消息傳到北京,朱棣立馬急眼了,二話不說,直接派靖難老臣朱能和張輔率80萬大軍討伐叛逆。不過據袁可立講,總兵力沒那麼多,水陸兩軍加起來可能也不夠30萬。
沒錯,朱棣必須是大明朝裡對海洋最熱衷也最富冒險精神的皇帝,為了畢其功於一役不讓胡家父子有機會逃走,不光派了大軍從廣西南下,還讓太監朱彬率領福建、廣東兩地的水師從側麵玩起了登陸戰。
不到一年安南就被全境攻陷,胡氏父子被誅殺。朱棣一看當地連王族都沒了,乾脆也彆藩屬了,直接並入大明版圖吧。
從此安南改名為交趾,設立交趾布政使司,轄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縣,直接由大明朝廷派遣官員管理。
但朱棣對交趾並不是很用心,完全當做了鄭和下西洋的重要補給站。古代的交趾比較落後,少數民族眾多,距離統治中心太遠還交通不便,正經官都不願意去,不正經的去了反而添亂。
隨著時間推移,交趾各地起義不斷爆發,派兵鎮壓花費不少,兵一走又卷土重來,讓大明朝廷很是煩躁。到了宣德朝,鄭和第七次下完西洋,朱瞻基乾脆廢了交趾布政使司,重新立國安南。
時間來到了嘉靖朝,當初被朱棣扶持上位的陳氏王族早已經被埋進了曆史的塵埃,此時統治安南國的是黎氏。但在嘉靖六年,黎氏又被手下大將莫登庸給篡了。
不過吧,莫氏也犯了當年胡氏的問題,光把都城和幾個重要城市占據了,沒有乘勝追擊斬草除根。黎氏王族在安南國的南部分地區根基挺深,喘過一口氣立馬展開了反擊,雙方就在安南國內打起了拉鋸戰,一時間誰也推不倒誰。
這一打就是整整20年,早就忘了該入大明朝貢的規矩。但嘉靖帝沒忘,打算派兵教訓一下。莫登庸得到消息之後連忙帶著侄子莫文明和朝臣跑到鎮南關獻上降表,請奉天朝正朔及舊賜印章,世世稱臣。
嘉靖皇帝也不想真打仗,打下來還要派人統治,又得不到太多利益純屬浪費。於是就承認了莫登庸在安南的統治地位,降安南國為安南都統使司,名義上屬廣西布政司。
以莫登庸為從二品都統使,世襲罔替。賜予官印,蟒袍,準予國內稱帝,但對大明必須稱臣。自此,名義上安南又一次回歸中國版圖。
可惜好景不長,萬曆二十年黎氏攻破升龍府,莫氏後裔莫敬止逃到了廣東防城請求大明朝廷派兵平叛。此時萬曆皇帝正在應對日本侵略朝鮮,哪兒有精力去管安南國內的事情。
莫氏殘部就一直在北部靠近大明邊境的地區盤踞,多次試圖南下都被黎朝權臣鄭鬆率兵擊敗。但黎朝也沒法順利北上,雙方一直呈膠著狀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