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隻要歐洲人敢來,就中了圈套。到時候不光遠征軍回不去,屁股後麵還會跟著鋪天蓋地的大明軍隊。洪濤正好可以借此為由說服朝臣,向中亞各國發起戰爭,一舉掃平西去的道路,把沿途各國全都納入大明版圖。
最終目的就是奧斯曼帝國,那裡有充裕的石油和煤炭儲備,還扼守著亞洲和歐洲最近的海上交通要道,即便眼下用不上,也得為子子孫孫留著。
“……如此一來,陛下豈不是成了蒙古人口中的天可汗?”洪濤是拿起嘴就說,毫無半點心理負擔,袁可立聽著卻艱難萬分,每句話都要仔細琢磨之後才敢提問。
“不一樣,蒙古人像草原上的狼群,沒有祖國沒有土地,凡是有獵物的地方都可以是家。所以他們不善建設經營,吃光了就走,沒吃的隻能餓死。
朕無法帶著大明百姓四處遷徙,所以必須要建設經營,並把聖人教化傳播到全天下去,讓所有人都能按照大明的規矩各安其所各得其樂。”
儘管洪濤骨子裡極富侵略性且極度冷酷,但他真看不上成吉思汗的所作所為,也從不認為成吉思汗屬於中華文化史。蒙古的崛起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原因,既無法複製也不該學習。
不管侵略也好、殖民也罷,總要為當地人帶去更先進的文明,推動曆史向前發展。一路走一路殺,最終滅絕了文明啥也沒留下,是文明的倒退。用這種人來比喻自己不是讚美,更像侮辱。
“……就是不知道全天下的人是否願意。”啥把聖人教化傳遍全天下,放在幾年前這麼說袁可立肯定內心激蕩向往不止,現在不靈了。
他深知皇帝口中的聖人教化與真正的聖人教化相去多遠,根本沒興趣當這個傳播者。不過要說讓百姓安居樂業,皇帝確實有這個本事。
“那就要看禮卿你的本事了。古人不是說過嘛,先禮後兵。朕不給的不能搶!朕給的也不能拒絕。彆忘了,朕是天子,天所授,凡人豈有不納之理,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嘿嘿嘿!”
隨著年齡增大,也可能是地位變化,洪濤能明顯感覺到體內有股力量正在覺醒。不是超能力,而是前世本體的精神力。想問題、說話、辦事,越來越像原來的自己。在大明耳濡目染了小二十年基本等於白費。
“安南百姓苦矣……”見到皇帝露出了詭異的笑容,袁可立頭一次覺得老天爺很不是東西,雷霆雨露皆是天恩,還不能不要。
“還是先替你自己多想想吧,馬上帶朕去倉庫看看,若是發現了問題,雷霆雨露第一個就要落在你的頭上!”隻要袁可立沒有明確反對,剩下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但是在海軍建設方麵,自己得給予更多關注,尤其是存儲彈藥的倉庫。那玩意如果炸了,必須有人出麵負責。當年借著王恭廠爆炸免了工部尚書,做為直接管理者袁可立肯定也跑不掉,千萬不能出師未捷身先死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