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南海匪患4(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449 字 10個月前

不過從清化城派往升龍府的信使一個也不會抵達,在大明欽差隊伍的後麵會瀝瀝拉拉的留下十幾波小分隊,既是斷後的偵察兵又是掃尾巴的清潔隊,碰上形跡可疑且速度有可能超過大部隊的本地人,二話不說一律先斬後奏。

至此為止,第二步算是走完了一半兒,比計劃中預估的還順利,前景非常樂觀。不過接下來的三天路程,卻讓李如樟有些鬱悶。

安南的官道有名無實,放在大明怕是連村子與村子之間的小路也不如。泥土鬆軟、狹窄曲折,即便不下雨依舊布滿了爛泥坑和被水流衝出來的溝壑。

陸戰隊員們倒是能順利通過,可運送野戰炮和給養的四輪馬車就有點步履維艱了,走不多遠,輪子上就會沾滿黏土,粗大了好幾圈,必須停下來清理。

另外就是叢林,沿途有村莊,大小不一,也有農田,一眼望不到邊。但它們並不是相連的,中間往往隔著成片的密林。崎嶇的土路就從密林中穿過,為了不被伏擊,大部隊不得不派出成倍的偵察兵,確認裡麵沒有敵人之後再進入。

這樣一來行進速度就被嚴重拖慢了,計劃一天走完的路程到了晚上才走了一少半。李如樟也無計可施,隻好把手裡的三千陸戰隊再分成兩部分,留下五百人陪伴馬車慢慢前行,剩下的連夜急行軍,靠少睡覺少休息來彌補道路的拖累。

那五百人到底安不安全呢?這幾門野戰炮可是總督嚴令要保護好的,即便仗打敗了也不允許隨意丟棄,必須徹底炸毀。

如果放在昨天,李如樟肯定不敢隻派五百人孤零零的拖在後麵,但經過一整天的行軍之後就有很大把握了。彆說五百人,再減半也是安全的。

沿途除了在個彆小村莊和勉強可以稱作城鎮的地方發現過類似衙役的當地人,連安南軍隊的影子也沒看見過。

據向導說,安南國內的軍隊基本都集中在每個道的治所附近,比如清化城,但數量極其有限,非戰時最多三五百,再多就養不起了。

隻有升龍府附近才會雲集幾千軍隊,畢竟是王城嘛。剩下的軍隊全是要打仗了臨時招募,每個道湊點,弄個幾萬人就是極限了。時間還不能太長,否則就沒人種地了。

向導的說法很快就得到了印證,第二天行軍到中午時分,前麵的探馬回來稟報,說是官道被一條河截斷了,橋有現成的,但想通過的話必須穿城,因為這座石橋就是城北的一部分。

“做好戰鬥準備,攻城!”

是繼續像清化城一樣謊稱大明欽差蒙混過關呢,還是使用武力強行占據城市,李如樟充分聽取了參謀們的意見,又仔細詢問了莫氏向導,最終選擇了後者。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