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告狀的來了(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324 字 10個月前

做為情報的提供者阮香江自然算有功,而且在與占婆人的交往方麵他應該還能發揮更多作用。到底有多大作用,必須當麵聊聊才能確定。

“此行奔波幾月有餘,禮卿也該休息休息了。朕給你兩個月回家看看,不用推辭,這是聖旨。不光要回家還要風風光光安安全全的衣錦還鄉。就坐朕的馬車走,由錦衣衛陪護!”

這句話則是對袁可立說的,與占婆人的商談有海軍參謀辦理,暫時還用不著總督親自出麵。趁這個機會正好給他放個假,算起來自打上任海軍總督,袁可立已經有三年多沒回過家了。

不能說人人千裡做官隻為財,可也不能人人都啥也不圖。不讓貪墨發橫財,再不讓人前顯赫,確實就少了點寒窗苦讀的動力。

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保護。算算時間,安南使節也該到大明告狀來了,大概率會被朝臣們拿來當借口彈劾。他們拿皇帝沒啥好辦法,擠兌袁可立卻不會留情麵。把這位海軍總督擠兌走,也是對皇權的嚴重消弱。

如果袁可立在京城或者天津衛待著,免不了會被如潮的彈劾影響,萬一被誰哪句話說到了軟肋上,一生氣來個辭官避嫌那自己豈不是白忙活了。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那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防患於未然。

七月底,比洪濤預料的還糟糕,不光安南人的狀紙到達了京城,還有三名安南黎朝的使節一同前來。有意思的是他們居然坐著海軍的後勤艦從海路入京,而陪同入京的官員居然是廣東左布政使胡桂芳。

能讓一位堅決反對開海和建造海船的官員,突然摒棄前嫌主動使用海船做為交通工具長途旅行,可見其內心有多焦急,已經到了不顧臉麵和生死的地步。

至於說外官不奉召擅自入京有沒有問題,這次皇帝還真不能降罪,因為是吏部允許的。不光胡桂芳要入京,除了由巡撫和巡按考滿且距離偏遠交通不便的官員,剩餘的外地官員都要入京,三年一度的外察正好開始了。

真是巧合嗎?洪濤是死也不肯信的。此次胡桂芳攜安南使節入京肯定是和朝中某些勢力有了默契,一場倒袁的風暴即將上演。

洪濤之所以能在和朝廷百官們的爭鬥之中屢屢獲勝,靠的並不是啥政治智慧而是經驗和閱曆。有了當皇帝的經驗,雖然朝代不同可套路卻是差不多的。

有了後世在新聞、論壇、書籍中的閱曆,大多數套路都失去了隱蔽性,隻要稍稍露出點苗頭就能被敏銳的覺察出來。

料敵於前、知己知彼、通曉人性、籌碼豐厚、手握兵權、遍布眼線,有了這幾個大殺器,洪濤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怎麼勝、勝多少、想達到什麼效果,才是應該仔細考慮的。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