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馬尼拉大帆船6(1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539 字 10個月前

“安傑羅,蒙塔尼斯號可以用速度甩開敵人嗎?”席爾瓦男爵有點反常,一直靠在船尾沒吱聲,直到發現了南邊的黑帆船才走過來,非常嚴肅的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

“絕對不能……它們的速度要比我們快,即便扔掉所有貨物依舊逃不掉。”這個問題讓附近所有船員都支棱起耳朵,安傑羅船長也沒有隱瞞,實話實說了。

通過半個多小時的觀察,他已經看出了黑帆船的幾個基本特征,最主要一點就是速度快。對方的船帆雖然也是三層,可桅杆更高,帆的麵積更大。

另外就是船型比較特殊,船體修長,沒有艏樓,艉樓很低,進一步降低了阻力。但過於修長的船體雖然會大幅增加船速,卻也更難掌控,增加了操作難度。

另外就是裝載量,肚子不夠大肯定裝的少,很不利於遠航和作戰。這種船型在歐洲很罕見,即便是英國人的私掠船,也不會建造得如此極端。

“如果進行戰鬥,有多大把握可以衝過去?”男爵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同樣很關鍵。

“不到三成……從炮門數量上看,他們裝備的火炮比我們多,但甲板上人員很少。如果我沒猜錯,他們的戰術更像英國人,會采用重炮射擊先擊傷船體和帆具,再想辦法俘獲。”

答案同樣很不樂觀,按照歐洲的標準,這種排水量300噸左右的船隻更適合武裝商船,不會當做主力戰艦,也就不會裝備太多艦炮。

但南北兩艘黑帆船都有至少一層通長的火炮甲板,如果炮門後麵不是空的,就是整整28門艦炮,比排水量更大的蒙塔尼斯號還要多。

如果隻有一艘船,蒙塔尼斯號還可以冒著炮彈靠上去接舷戰。可對方有兩艘甚至更多,船速還快,主動權就完全掌握在對方手裡了,隻要不能靠近,基本沒有勝算。

而且蒙塔尼斯號不是純粹的戰艦,而是一艘遠洋武裝貨船,在設計選材上更注重裝貨量,沒有足夠抵擋大口徑炮彈的船體。對付中低強度的海戰可以,高強度的根本不可能。

“那還等什麼,下命令投降吧,我可不想死在這片該死的海裡。他們既然會說拉丁語,就不會是野蠻人和食人族。你的意思呢,上校?”

有了這兩個很肯定也很專業的答案,席爾瓦男爵立馬展現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和平的向往,義正言辭的提出了要求。也沒打算詢問安傑羅船長的意思,而是把臉轉向了阿斯蘭科特上校。貴族的事情,沒必要和平民商量。

“……對不起安傑羅,我回到馬尼拉之後會為你交付足額贖金的,請下命令吧!”

阿斯蘭卡特上校也沒思考太多時間,或者說僅僅是猶豫了那麼一小下就從善如流了。為了不讓實際指揮者有太多情緒,還拋出了一個許諾。

在歐洲的戰爭裡,無論陸戰還是海戰,貴族被俘並不是太丟臉的事情,也不會因此丟了小命,最大的損失往往是付出的贖金而已。安傑羅不是貴族,但隻要有贖金,一般也沒人會太計較身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