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洪濤想先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取得聯係,看看雙方能不能合作一把,挨個拔除兩顆牙在東南亞的據點,再商量著平分東南亞海域的商業利益。
可李贄派人到福建與荷蘭特使初步接觸之後傳回來的消息並不樂觀,荷蘭人的上升勢頭很猛沒錯,做生意的願望很強也沒錯,非常貪婪更沒錯。
他們居然要獨家代理大明的所有貨物出口權,且十分不願意讓明朝商船進入印度洋抵達阿拉伯半島,因為那樣等於剝奪了他們的獨門生意。
為此洪濤專門詢問了龐迪我和熊三拔,他們的回答和李贄差不多。荷蘭東印度公司做生意的第一原則就是獨家代理,也正是靠這個原則獨霸了很多貨源,擠走了不少競爭對手。
當然了,光有做買賣的手段還不夠,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上武裝力量同樣很強。他們依靠船隻數量和優異的航海技術,硬生生突破了兩顆牙的海上圍堵,甚至開始反過來截殺兩顆牙的商船,明擺著就是要獨霸東方海上貿易航線。
荷蘭人海戰是不是很厲害洪濤無所謂,以現在大明海軍的實力進攻無力防禦足夠,荷蘭人加上英國人一起來也得乖乖去大海裡遊泳。
可是沒有荷蘭人的幫助,又該靠誰來幫忙打通海上絲綢之路呢?找英國人顯然不靠譜,他們目前還沒有在東印度群島站住腳。此時英國人與荷蘭人正穿著連襠褲在歐洲一起抵禦西班牙的海上優勢,不太可能為了東方利益讓本土受害。
選擇葡萄牙人吧,他們倒是挺樂意,可眼下葡萄牙正被西班牙統治,像這種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略合作單靠葡萄牙人怕是做不了主,必須得經過西班牙國王的同意。
那就隻剩下一個選擇了,西班牙人。在16世紀西班牙肯定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強國加海上強國,還沒有之一。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新大陸四分之三都是西班牙的,就連荷蘭也是西班牙屬地。
但是自打新教興起,英國、法國,連同一部分日耳曼諸侯就開始聯合起來挑戰西班牙的霸主地位了。先是支持荷蘭人鬨獨立,而後又去新大陸與西班牙人搶地盤,終於在16世紀末期通過幾次大規模海戰把世界霸主拉下了馬。
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西班牙雖然衰落了,卻沒有沉沒,依舊保留著部分海上實力,同時在陸地上也有一些優勢。
越是這樣曾經當過老大,又感覺到自己搖搖欲墜的國家,越是希望能重返巔峰,為此不惜放棄一部分利益換取更多的支持。
可是放眼全世界,能站在西班牙一邊的國家要不垂垂老矣、要不內憂外患,真沒幾個能打的。而站在西班牙對立麵的國家則個頂個全是後起之秀,都處於上升期。
此時如果大明能伸出橄欖枝衝著西班牙搖晃搖晃,再開出不是特彆苛刻的條件,估計雙方合作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洪濤下令劫走馬尼拉大帆船蒙塔尼斯號,事後又把消息私下透露給菲律賓總督阿古納,就是在投石問路,想看看西班牙高層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