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禍不單行(1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126 字 10個月前

“一切都是按照機械廠工匠指點操辦,工廠裡還有陛下的股份,臣等若是誇大其詞豈不是在欺君。雖然不是親眼所見,可負責建廠的幾位管事已然在回京路上,這半年來一直守在工地上片刻不曾偷懶,確實已經建完了,陛下請看。”

麵對皇帝的質疑,葉向高趕緊小聲解釋,擺事實講道理,又是證詞又是證人,最後還拿出一卷畫軸展開當做物證。

“好……很好!朕會讓徐郎中儘快派人前往鬆江府,機械廠也會加緊生產紡紗機。但人員培訓不可馬虎,該多長時間就要多長時間。

朕還要提醒諸位,萬萬不可急於求成貪得無厭,過分盤剝工人。如果被發現存在超時工作、年齡太小、隨意克扣工錢飯菜的現象,休要怪朕不講情麵!”

卷軸裡是副工筆畫,把紡紗廠的樣子描繪得清清楚楚。不光廠房蓋好了,連加熱用的爐灶和上下水的溝渠也修繕整齊,隻要裝上水車和傳動裝置,連上紡紗機就能開工了。

可是看著這幅畫洪濤心裡卻沒有絲毫喜悅,滿滿全是憋悶。半年啊,僅僅半年,這群大臣沒要朝廷一分錢,沒動用朝廷的一個勞役,就把容納二百台紡紗機的大型工廠給建好了。且完全按照標準,效率怕是比海河機械廠擴建還高。

可在這之前想讓他們乾點事那叫一個難,比如說鬆江府造船廠的選址,當地官員一會兒說風水不對,一會兒說侵占了誰家祖墳,一會兒又說人手不足,過分征召勞役會傷民。

反正就是一個字,拖。互相踢皮球,誰也不說不建,但誰也不想伸手。要不是海軍太獨立,根本不用聽任何部門的意見,估計到現在依舊還停留在圖紙上呢。

造船廠和紡紗廠都是大規模基建項目,為什麼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呢?區彆隻有一個,造船廠是皇帝要建,海軍使用,官員們不光沾不到半點便宜,等大海船多了之後還會被侵占利益。

而紡紗廠則是包含了他們自己的股份,早開工一天就早一天賺錢。給彆人乾活和給自己乾活,無論從心情還是乾勁兒上,都是相反的。

所以說不是大明官員笨,也不是沒能力,才導致國家越來越弱。反倒是聰明人太多了,會算計的太多了,誰也沒把國家當成自己的。挖牆腳的時候爭先恐後,建設的時候互相推諉。

如果他們能把建設紡紗廠的心思和勁頭兒拿出一半來用在本職工作上,估計不用等自己重生,蒙古人和女真人就被打沒影了,朝鮮、RB也早被打服了,什麼牙來了也得是抓起來當苦力的命。

七月份,工部再傳喜訊,屯田司郎中畢懋康在山西鄜縣、延水一帶經過兩年多走訪,終於發現了兩處埋藏深度比較淺的含油層。

現在已經成功打好了一口井,自噴的,日產多少還沒法衡量,反正每天咕嘟咕嘟冒個不停,沒幾天就形成了一個黑色的小湖。

“你二人暫領錦衣衛千戶職,在朕的化學班裡選十名內官,即刻前往鄜縣與畢郎中彙合,選一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又遠離村鎮的地方建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