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魏忠賢把持朝政閹黨篡權好像證據不足,太監頂到天了也就是個皇帝的秘書而已,本身不具備任何法理上的權力,一舉一動都是由皇帝授予的。
自古以來沒有一個朝代的官員會放縱宦官,要是沒有皇帝袒護,太監會被官員們分分鐘踩在腳下摩擦,彆說把持朝政,放個響屁都得提前半年報備,否則就是大罪。
從邏輯上講魏忠賢也沒做到一手遮天的程度,說貶就把他貶了,半個屁都不敢放,充其量就是皇帝用來和文官集團爭權奪利的一刀而已。而且他很儘職儘責,是把快刀!
史書上很少會深究皇帝的問題,即便提了也是含糊其辭寥寥幾句,反倒對太監的惡行大書特書,不管是不是他們乾的,也不管深層次的原因,反正一股腦的批判就對了。
然後經過上千年的慣性思維,隻要一提起太監,人們腦子裡立馬就會浮現出一個想法,宦官當道就等於亂政,就是壞蛋。
這種局麵是曆代文人和官員有意而為之,一方麵可以淡化皇帝的錯誤,畢竟他是文人的代表,說的太操蛋會影響士人集團的聲譽。
另一方麵也是在輿論上壓製宦官集團,從而製約皇帝,不讓這把刀輕易出鞘。說白了還是爭奪權力,隻不過輿論的武器都掌握在文人手裡而已,誰嗓門大誰就有理。
那該不該重用、又能不能重用魏忠賢這樣的人呢?洪濤站在皇帝的角度上覺得太應該也太必要了。想改變現有的體係,想打垮文官集團,手裡必須有快刀,越多越好。
“奴婢馬上派人出宮去山東,抓緊把沈氏和魏氏的下落查個水落石出!”皇帝這番沒頭沒尾的命令聽在王承恩耳朵裡並不覺得奇怪。
李進忠是誰他之前一點不知道,突然以禦馬監馬房提督左少監的職務和品階一下子蹦到了東廠二把手的位置上,因為什麼也不清楚。
隻要是能靠近皇帝身邊的內官,必須經過壁虎組織的暗中調查,這是常例。皇帝雖然待內官出奇寬厚,日常伺候的時候出點小差錯,比如失手打碎了什麼物件,基本不會受到處罰。
但皇帝並不是沒有提防之心,相反還很多。尤其是對要重用的人調查的非常仔細,提拔之後還要暗中盯防很久,平日裡說了哪些話、接觸了什麼人,都會記錄在案。
“先不忙,去把梯子架好,朕這裡又來活兒了!”但剛起身告退就被皇帝叫住了,又下了個很奇怪的命令。
“萬歲爺,這些粗活以後就交由奴婢們去做吧。您可是萬金之軀,若是一個不小心,我等粉身碎骨也擔待不起。”這次王承恩沒馬上遵命,重新跪下規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