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伺機而動(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241 字 10個月前

出關與蒙古人作戰?沒錯,經過近十年的準備,洪濤覺得可以動一動了。規模不用很大,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挑起一場中小規模的衝突,不僅沒害處,還有可能受益。

就算啥便宜也占不到,也可以當做練兵,順便給北邊和東邊的敵人提個醒,告訴他們大明依舊活著,且牙齒和爪子並沒掉光,殺傷力很高,彆有事沒事總想著來捏軟柿子。

根據杜鬆和孫承宗的奏報,從去入冬蒙古人和女真人就偃旗息鼓了,一直到開春也沒再為了搶奪地盤大打出手。兩人認為蒙古人和女真人有可能正在談判,隻是具體情況還摸不清。

而錦衣衛打探到的消息從側麵印證了杜、孫兩人的猜測,蒙古人和女真人確實脫離了接觸。從聽到的一些風言風語分析,好像是要聯姻,但具體誰和誰也是不太清楚。

政治聯姻,這是個很古老的招數,有時候管用有時候不管用。但隻要有一絲能讓蒙古部落與女真人結盟的可能性,洪濤都是堅決不樂意的。

為了讓他們兩家繼續互相敵視,自己力排眾議還差點被毒死,好不容易扔出去遼東鎮那麼大一塊肉骨頭,豈能連血都看不見就被分而食之了,這是對自己智商的嚴重侮辱!

既然你們不事先征求大明皇帝的意見,甚至連喜酒喜糖都不準備請,那就彆管咱不講究。乾彆的洪濤都不太拿手,但搞破壞那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且擅長。

趁著婚禮還沒舉行,派出一支偏軍偷偷潛入婚禮現場,見人就殺、見屋子就燒、見東西就搶,把喜事變成白事,我讓伱們結婚,發昏吧。

可是說著痛快想著容易,真要實施起來還是很難的。大明把籬笆紮得很緊,處處提防,人家同樣也沒閒著,隻要邊軍有所動作馬上就會被發現。去人少了沒啥威力,去人多了又不見得能打贏。

要是放在兩年前,洪濤還真不敢冒險挑釁,先不說成立不久的海軍能不能打勝,光是朝堂裡暗流湧動就很難對付。但現在他覺得可以試試了,理由有三。

首先朝廷大局經過連番整頓目前基本可控,不存在太激烈的黨爭,即便依舊有不少官員心裡認為自己這個皇帝不太合格,短時間內也沒能力翻盤,這叫做後方穩固。

其次,經過兩年多的不停拉練,海軍有了一定的實戰經驗和戰鬥力,再加上新式裝備的加成,具備了以少打多的能力。隻要把前期準備工作做充分,各方麵都想得周密些,成功幾率還是有的。

最後就是這張地圖了,看著隻是一張圖,實際上包含的內容很多。有了它就等於有了地利,至少不會出了長城就兩眼一抹黑,因為迷路而貽誤戰機。同時有了比較詳細的地圖,也說明情報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能大致搞清楚敵人的數量、位置,就可以在對己方合適的時間、地點發起突襲,打擊其弱點,等於是有心算無心,占了先機。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