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當地官府甚至衛所都會異口同聲的把責任推到被針對一方頭上,比如礦監、織造局、市舶司、鎮守等,即便派遣欽差前來核實,聽到的、看到的,也全是同樣的情景。
隻要這股火苗被點燃,輕則禍及鄉村,重則糜爛州府。不管皇帝是否調兵遣將前來鎮壓,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百姓談之色變避之不及,彆說積極參與,連沾邊都不敢了。
遠的不提,萬曆皇帝豢養了大量太監去各地監督織造、海貿、礦山等行業,就嚴重侵害了官僚士紳集團的利益,結果幾十年下來,各地因為鎮守、礦監、製造局引發的騷亂、暴亂層出不窮。
同時在朝堂之中還有官僚士紳們的代表裡應外合一起施壓,把萬曆皇帝搞得焦頭爛額,不得不選擇妥協,縮到後宮眼睜睜看著大好河山卻無法把握。
“……可是海軍和陸軍又該如何應對?”
這次陸懋龍又要祭出這個祖傳絕招來和新政抗衡,楊德周和張邦仁都沒有異議,唯獨屠本畯有些疑慮。他在朝中任職多年,對景陽皇帝的認知程度遠比地方官員和士紳們深刻的多。
陸軍是啥成色目前還不清楚,可海軍的凶名早就聲聲入耳了。當年在朝陽門外,上萬女真精銳被皇帝一個照麵就打得丟盔棄甲亡命奔逃,表麵上看是太監、海戶和錦衣衛忠心耿耿,實則還是依靠了海軍的火炮犀利。
南直隸和浙江等地的大家族勢力是很強悍,甚至可以左右朝堂顛倒黑白,並實質上控製了大多數當地衛所同流合汙。但如果遇到海軍,肯定也是不堪一擊。
大家的終歸目的是抓權、求財,並沒有軍閥割據的想法與實力,一旦麵對凶神惡煞般的海軍,大概率會是散沙一片,真要到了那個時候,不光權力抓不到,怕是連家產帶小命全都保不住了。
“叔田多慮了,海軍和陸軍加在一起不足三萬眾,還有京師需要守禦,斷不可能大舉南下。若是來的少了,又有何用呢?”
楊德周馬上給予了解答,陸軍是個啥成色他不清楚,但海軍確實值得擔憂。不過再厲害的軍隊也要有數量且得到當地後勤補給才能形成實質威脅,本地士紳們占據了地利人和優勢,對付少量海軍還是有機會的。
“齊莊,不可輕敵。這些年之所以讓昏君處處占得先機,就是因為一次次輕敵,我們不可再重蹈覆轍。叔田,範家人可還在你府中?”
但陸懋龍並不覺得屠本畯的顧慮是杞人憂天,經過多次失敗,再笨的人也會長點腦子。這次為了萬無一失,還要再加上一層保險。
“……範家留下兩個管事的,他們可能又從南邊弄到了那些東西,正在派人前往洽談。”雖然不太明白這件事和範家有什麼關係,屠本畯還是道明了原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