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抗爭(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160 字 10個月前

像搞走私的商人就需要大量銅錢,於是寧波商人和晉商,準確的說是範、王、田、黃等六家晉商有了很深的合作關係,或者叫湊在一起私鑄銅錢。

其中以屠家為最,楊陸張家也有參與。他們利用走私船和商業網絡從全國各地收羅小麵額平錢,運回來之後交給範家運到山西私自融化鑄造。

這些私鑄的銅錢不再是一文的製錢,而是變成了麵值更高的大錢,比如折五、折十。各家再按比例分成,拿到市麵上購買貨物。一進一出之間,不光把本錢和運輸成本都補上了,還能賺不少。

也正是在這層關係的保證下,當範家提出派船幫忙從海上接一批重要貨物時,楊陸張屠四家才一口答應。即便事後知道了重要貨物是什麼也沒表示太多反對,隻對一些交易細節提出了更安全的建議。

從此以後,雙方又展開了更加緊密的合作,不光偷運火炮,還把生鐵、焦炭、糧食、鹽茶、布匹源源不斷的通過海船先運往日本,再換船拉到鐵山港,以幾倍的價格賣給朝鮮人,朝鮮商人是不是拿去出售給女真人,心照不宣唄。

那為什麼不直接拉到女真人控製的港口高價出售,非要經過朝鮮商人再倒一手呢?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女真人雖然占據了遼東鎮的大部,其中包括蓋州衛、金州衛這樣的良港,但隻要進入渤海就會麵臨大明海軍巡邏船的嚴格盤查。一旦被發現裝載貨物異常直接就會被扣船抓人,提誰都不好用,最近的安全交易港隻有鐵山。

自打景陽九年(1613)女真人在京城吃了大敗仗,他們與朝鮮人的關係就趨於了微妙狀態。雙方雖然還在寬甸六堡一帶對峙,暗中卻開始了眉來眼去,很多貨物都是通過朝鮮商人轉運到遼東女真控製區的。

那做為大明商人,背後還有官僚背景,楊陸張屠和參與走私的晉商難道不明白這麼做的害處嗎?怎麼說呢,有可能是真不明白,也有可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有道是一筆寫不出兩個錢字,在掙錢方麵他們向來都是最積極的。做正常買賣肯定沒有走私利潤高,而走私生意又不是誰都能乾的,放著大把銀子不賺,有悖人性。

況且上百年間大家都是這麼乾的,也沒見誰出事。謊言說一千遍就是真理,壞事做一千次也能成為好事。習慣這個玩意吧,做多了就很難改,還會遺傳。

而新政的推廣,恰恰又嚴重損害了官僚資本和晉商集團的利益。正常做生意不是他們的本事,靠政策和權力壟斷市場才能掙大錢。

如果農戶們能靠種番麥番薯吃飽飯,士紳們就不太好用土地盤剝了;如果投資工廠獲利成了普遍,那官僚資本的特權就會損失殆儘,在商業活動中占不到太多便宜,也就吃不到暴利;如果誰都能駕船出海買賣貨物,走私生意馬上就得黃黃。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