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機瞄和15倍鏡其實沒有區彆(2 / 2)

科技之神 浙東匹夫 5638 字 4個月前

可是後來發現無論怎麼校準,總有個3K左右的誤差,也就是零下270度的輻射,無論怎麼看都有,他們靈機一動,想明白了:這東西,是哪怕宇宙中最黑的點,也有的輻射,是宇宙的背景。是宇宙大爆炸後、經過140億年冷卻留下的餘溫。”

聽到這兒,李雙葉已經有些似懂非懂,幸好她也算是半個理科學霸,才跟得上哥哥的思路。

她琢磨了一下,不解地反問:“既然那個東西已經被發現了,你現在就算再研究,也不是從無到有開創性的,隻是修修補補提升一點精度,那也能很值錢嗎?”

顧玩笑了:“當然,發現和定義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固然是諾獎/西獎級彆的超級成果,可後續修修補補也很值錢。

因為那個3K的數據其實是不準的,僅僅4年後的90年,當初發現那倆科學家,就把這個數據重新下調到2.8K,扣掉了0.2K,原因是他們發現當年第一次自以為‘宇宙中徹底純黑’的觀測方向,並不是真正的純黑。

隨著天文望遠鏡和天文熱像儀的精度進步,大家發現當年瞄準的點上其實還有不少超遠超遠的恒星、星係,那些天體輻射的熱量累計起來,就有0.2K,它們乾擾了對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測量值。

所以,到了這一步,問題就簡化了:大家要用天文熱像儀,瞄著全宇宙每一個點,一個個測,說不定就能找到比目前發現的‘宇宙中最黑的點,還要再黑一點’的位置。那樣,我們就可以測得比2.8K還低的值。

所以我說,這個的難度,跟觀星其實是差不多的,隻不過觀星找的是宇宙中的亮點,而觀測背景輻射,是要找宇宙中最暗的點。但是隻要你有成果,你得到的意義要比發現新的星星重大百倍千倍。

因為你刷新的是對於某個全宇宙通用的底層物理量的定值,甚至能幫助科學家更精確地測定宇宙壽命——我們現在認為宇宙是130~140億年壽命,就是根據‘從當年奇點大爆炸開始、冷卻到2.8K,需要膨脹多少年’算出來的。

如果這個數據變成2.7K,甚至2.6K,不就相當於之前逆推的冷卻時間要延長麼?那麼將來的教科書上可能就會寫,宇宙的壽命是150億年——多出來的10億年,就是那個發現更精確背景輻射數值的科學家,賞給宇宙的。”

李雙葉聽得悠然神往,覺得血壓都上升了。

確實,同樣是拿著天文熱像儀對著天上瞎看,發現新的星星算什麼?

而“發現比目前科學家所知的更精確的宇宙壽命”,這想想都很帶感啊。

而且連小學生都能扯兩句,通俗易懂,絕對能成為普通人都叫得出名字的科學家。

隻是……這也太難了吧?彆的科學家觀測了那麼多年,也沒蒙到宇宙中比目前覺得最黑的點、更黑一些的點啊。

她把這個疑問跟哥哥一說,顧玩卻不肯再透露了。

“我有一些新的思路,不過我更相信自己的運氣,也許能被我蒙到呢?誰讓我是天選之人。”

這個回答很無厘頭,李雙葉根本不信。

但其實,已經無限接近於真相了。

因為有人給他報答案。

顧玩腦子裡,知道宇宙中最暗的點在哪兒。確切地說,他是知道以21世紀的地球人的天文觀測經驗、所觀測到的宇宙中最黑的點,是什麼坐標。

那都是地球人用哈勃望遠鏡對著宇宙掃描了幾十年,積累的大數據。

所以顧玩隻要稍微演演戲,然後直接往那個極為細微的方向瞄就好了。望遠鏡精度不夠,還可以靠機械差分法湊,這裡的具體物理原理暫時不多解釋。

總之他可以直接抄答案。

老子就是站在機場島的油條上,朝天盲狙一槍,把位於出生島的敵人秒了,你不服麼?

你問我怎麼做到八百裡開外一槍爆頭的?

老子蒙的唄,但我有敵人的屍體為證。

你總不能說我是掛逼吧。

隻能說是神經槍,天命之子。

至於設備的劣勢,其實還行。

因為你都是直接鎖頭了,拿15倍鏡還是機瞄,其實沒多大差彆。

無非需要多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