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我遇到這個朋友,在外麵純撿垃圾吃的(2 / 2)

科技之神 浙東匹夫 6060 字 11個月前

“這些……你們都知道?是你們11月份的最新研究成果麼?那倒是我們多此一舉了……”田敏不甘心地問。

王義方:“沒有啊,其中大部分,不都是劉教授和袁熊袁教授已經發現的麼?是項目交接的時候,資方聯絡人顧玩,從東海大學那邊拿來的交接資料啊。

當時的交接資料比這還多呢,還包括高能原子態衰減觀測法的路徑選擇,還有……”

這一下,田敏和呂標徹底就目瞪狗呆了:“我們……根本沒有做過這些研究,也沒有這麼深入的探討……”

三人相視呆滯了一會兒,覺得根據夾逼定理,似乎隻有一種可能性了。

這些見解和研究,都是聯絡人顧玩自己的。

顧玩從東海大學那兒接收交接材料的時候,還不存在這些東西。而他跟中央科大這邊交接的時候,就憑空產生了。

而後來一個多月的科研,都證明這些觀點和思路全部都是對的,讓實驗室少走了很多彎路,至少節省了幾十萬美元的科研經費。

王義方想了一會兒後,失神地說:“這……這是不是像五六年前,你們東海州的馬風創立阿狸巴巴時,說‘互聯網講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麵麵’。

那句話明明是他自己說的,但是他卻非要深藏功與名,假托名人的名義,說這句話是比爾.蓋茨說的?”

毫無疑問,王義方已經猜到了真相。

一個多月之前,作為資方聯絡員交接材料的時候,顧玩就是這麼顧慮的。

他知道自己還人微言輕。有些小技巧,就算顧玩腦子裡很清楚是對的,可如果他說這是他自己想到的,那就還要浪費時間去說服對方,對方心裡還會有抵觸。

還不如虛虛實實、選擇性地深藏功與名呢。

目前看來,因為顧玩那一下的高瞻遠矚、暫時不計個人名聲,以至於研發的起步階段,進展得非常順利。

田敏聽了對方的話之後,則是突然自慚形穢到坐都坐不住了:

“這……這世界上居然有如此高風亮節之人?明明自己能夠說出一句流傳後世的世界名言,或者提出一些能夠值好幾篇SCI庫論文的觀點。

卻為了讓這些名言和觀點被合作者用更加不容置疑的力度推行下去,而不在乎自己的聲譽?這不可能!世界上怎麼可能有像顧玩和馬風那樣的人!

你當是小學生寫作文呢?對自己胡編亂造的東西沒信心,才說是魯迅說的!”

田敏這番話,明顯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王義方聽了之後,也覺得不太舒服。

王義方忍不住就義正辭嚴地回應:

“這位同學,請注意你的措辭!你自己心理陰暗是你的自由,但顧同學就是那麼高風亮節的人。一個多月之前,我們還不相信,但現在我們都相信了。

他來到實驗室,從來不擺資方聯絡人的譜,也不挾資自重乾擾學術自由。至於今天這事兒,我們原先是不知道,但既然知道了,就說明這也是顧同學為了顧全大局、避免耽誤更多時間解釋說服。所以才把他自己的天才想法,說成是同行的成熟經驗,這是何等的不計個人功名利祿!”

王義方說著說著,儼然已經把顧玩想象成了那種隱世高人,姑射山上餐風飲露的那種。

田敏被懟得有些說不上話來,氛圍一度尷尬,幸好同行的呂標剛才並未流露出詆毀顧玩的意思,所以他連忙把話題接過去,歪樓道:

“王哥,田同學不是那個意思,她隻是太驚訝了。不過,如果那位顧同學真的如您說的那麼高風亮節、不計個人名聲的話,那他應該也不在乎論文發多發少吧?他難道從來不在你們的論文上署通訊、或者第二作者麼?”

“當然沒有了,”王義方理所當然地回答,“顧玩同學是有發論文,但都是大家實打實有目共睹、他自己做的那些成就。至於其他人的成果,他根本看都不會多看一眼,論文該是誰的就是誰的,他從來沒有以資方聯絡人的優勢地位,要我們給他掛第二作者過!”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句行規。

那些有資本家投錢的科研,出論文也好,寫專利也好,不浪費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署名空間,那基本上也是行業潛規則了。反正空著也是空著,何不給關係戶多一些刷職稱數據的廢物利用機會呢。

所以,這種項目,要是換個稍微有點兒學術功底的人,來做資方的聯絡人,肯定早就上下其手了。

田敏和呂標這麼揣測,也不算把人想得太壞。

可惜,他們哪裡知道,對於這個項目,顧玩的核心考慮隻有一個,那就是儘快趕科研進度。其他的一切考量,都是要為進度的順利進展讓路的。

顧玩還愁將來論文不夠嗎?

所以,哪怕是行規人人都占的便宜,他這次也不屑於沾。

那些區區SCI影響因子低於2的期刊上的小論文,也配讓哥放低身段去求第二作者?根本看不上好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