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時間並不存在?(2 / 2)

科技之神 浙東匹夫 6286 字 10個月前

“真的?那一會兒讓我拜讀一下?”

“沒問題,隨便看。”

兩人很快就忘了剛才撒狗糧被人噴的尷尬。

到了食堂,麻依依打了個番茄炒蛋、蔥爆羊肉、地三鮮,坐在顧玩對麵。

吃著吃著,麻依依忽然問了一句:“你覺得,上進的女生,是不是看起來特彆勢利眼?”

顧玩嘴裡正吃著一截肥腸,很韌不太咬得爛,他連忙猛咬幾口,吞下之後喝口湯,才回答:“你怎麼會這麼覺得?這麼說吧,你覺得男生的上進和勢利眼有關係麼?”

麻依依居然認真想了想:“好像沒有誒……不對,那是因為男生上進都是靠自己上進。”

顧玩:“女生上進難道不是靠自己上進?”

麻依依:“我也是靠自己上進……”

顧玩這方麵比較木訥,畢竟地球上那個他也隻是一個技術宅,便沒有再深入這個話題。

麻依依吃完飯,覺得有些憋悶,百無聊賴之間,便提議說要看顧玩的書稿。

午餐高峰時間也過了,食堂本來就是全天開著,也不會趕人。顧玩就拿出筆記本,打開自己的書稿,麻依依挪了個位置,從他對麵坐到他身邊,然後細細讀起來。

“《時間的秩序》?這是個什麼課題?”麻依依僅僅看了個題目,就好奇起來。

但仔細一想,她依稀記得,顧玩自從出道以來,所參加的科研項目、科學發現觀測,好像還真能和這個標題串聯起來。

顧玩發現最低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讓宇宙的年齡增加了四五億年,這個成果,是緊扣“物理時間”這個主題的。

至於銫原子鐘,那本來就是一個窮究物理極限的計時工具。

所以,寫這樣一個題目,網上那些顧玩的粉絲,應該會賣賬吧。

顧玩的本意,當然是希望直接把地球上最暢銷的科普著作、霍金的《時間簡史》寫出來了。反正這個世界也沒有霍金。

但問題是,他深知科普界也是論資排輩的。

就想學曆史的,你剛當上副教授,有什麼資格寫《中國通史》?你隻能寫寫某朝某代某事考。要你成為大師了,才能寫宏大的課題,而且不被人噴,不被人打壓。

科普界也是,所以顧玩思前想後,在不想浪費霍金《時間簡史》的前提下,他才選了這個《時間的秩序》。

這本書,在地球上是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寫的,選題比霍金的《時間簡史》要更加專精一些,隻討論時間問題的一些小點,深入淺出,也更加直觀。比較適合作為入門級科普專著。

麻依依當然不會知道顧玩那麼多彎彎繞,所以她隻是耐著性子往下讀。

“兩千多年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就是古人對事件最基本的感受,認為時間會向著一個方向均勻地流動,由古而今、奔向未來……

可是,這種感覺,正如古人覺得地球看起來是平的、旭日星辰看起來在圍著地球轉一樣,隻是偏見而已。

從愛因斯坦開始,物理學家就一經發現客觀世界時間的樣子,與人類感知到時間的樣子,是截然不同的。到了今天,我們甚至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時間根本不存在……”

開頭的引言,就很通俗易懂,雅俗共賞,沒什麼物理基礎的人,都能看懂,但結論卻足夠驚世駭俗:

時間並不客觀存在,那隻是人類為了認識世界所設定的一個人為變量。

然後,在論證階段,顧玩第一章就引用到了他參與到的銫原子鐘項目,非常切題,還讓書顯得很有說服力,一看就是一線搞工程實踐的人寫出來的,能夠讓讀者對“你又不是權威人士、憑什麼寫這方麵的科普”的質疑,被儘可能消弭掉。

“宇宙中有同一時間麼?沒有,基於愛因斯坦以來的基本物理學,你看到我、聽到我,其實不是現在的我,而是要減去光從我這兒傳播到你那兒的時間。

你看到的距離地球四光年外的比鄰星,是四年前的比鄰星。你收到的gps衛星的銫原子鐘計時,是30毫秒之前的計時。

相對論告訴我們,時間和空間是不能分開討論的,每一個時間,都應該對應一個具體的空間位置,再來談‘現在’,所以宇宙中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現在’。

我們在低速環境語境中的‘現在’的有效範圍,取決於精度。如果精度是納秒,‘現在’對應的有效空間就隻有幾米,如果精度是毫秒級,‘現在’對應的有效空間能有幾千公裡……”

顧玩寫的隻是大綱,一個骨架,還有很多論證和例子沒填充進去。

所以麻依依看到這一部分,雖然覺得有點顛覆,但還能理解,而且條理很清晰:

對應古人樸素世界觀的時間觀,也就是“時間是均勻、普遍流逝的”這一錯覺,“均勻”和“普遍”這兩個點,已經非常通俗易懂地被打破了。

剩下的,就是打破對“流逝”的錯覺。

“時間,難道不是‘流逝’的麼?這一點都能杠?”麻依依覺得自己已經漸漸看不懂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