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同誌,這位是首都農業學院的楊綏楊教授。楊教授,這位就是研究出玉安1號的宋玉安同誌。”葉維國的副手陳兵給兩人做介紹。
玉安1號這個名字是上輩子就這麼叫的,實際上這是玉安六號,宋玉安研究改良了六代才確定的終級優良品種。
“小夥子,這玉米真是你研究出來的?你能和我說說具體的過程嗎?”
事實證明,不僅科學家是瘋子,這植物學家瘋起來也是夠人受的,比如這位楊教授,在餓著肚子的情況下,愣是拉著宋玉安在村口地邊上交流了幾個小時的研究心得。
兩人是同行,那些專業名詞,套話一套一套的,過來看熱鬨的村民們明明什麼都聽不懂,但是看兩人那如癡如醉的表情,樂得跟看大戲似的。
何耀宗,何耀宗都要瘋了,他好歹是一個書記吧,就這麼被人扔半邊幾個小時,還被看熱鬨的娃兒踩了兩腳,這絕對是最慘的書記了!傳回京城去,他京都小霸王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偏偏還不能催,一催了這好脾氣的教授直接罵人。人家是農科院的寶貝,何耀宗還真不敢回嘴。
楊綏勝在年紀大,基礎知識穩打穩紮,宋玉安呢,勝在後世踩著巨人的肩膀,學習了無數現在還沒研究出來的課程。但無疑,兩人在這個行業裡都是頂尖的,惺惺相惜什麼的就很正常啦。
最後還是宋玉安打斷了求知欲層出不窮的楊教授,一群人才回了村裡。
楊教授被安排住在葉家,這主要還是為了這位教授的安全著想,國寶呢!誰敢大意,宋家那邊畢竟太偏僻了。
“以前這裡也種玉米,但是采用的都是點種法,但是咱們這次種子有限,我想試試育苗移植法。”第二天,宋玉安早早的就過來葉家,和楊教授商量了起來。
現在土地還是集體所有製,上頭說種什麼,村民就隻能種什麼,所以聽說要在湖東村拿出四百畝旱地做試驗地,種植新品種玉米,村民們也沒話說。更何況因為這個舉措,國家今年還大方的給他們免了稅。
湖東村三百多戶呢,稅收可不是一筆小數。
育苗的地點放在了村裡最好的旱地,何耀宗很重視這件事情,這玉米一旦推廣,作為培育出它的夏縣,就是第一推廣基地。到時候這就是政績。
之前他還罵宋玉安狐狸,現在他倒是巴不得宋玉安更狡猾一點。反正不管是買地還是投資酒廠,他已經把這人綁在了他這一邊,那王八蛋想搶也搶不過去。
再說了,寧家和他,一個走軍,一個走政,可沒有什麼利益衝突,以後和宋玉安的合作還能更緊密一點。
他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派了一個治安小隊的人,扛著搶過來守著。本來還有村民挺好奇的,這新品種玉米就不是玉米嗎?它能新到哪裡去,和一般的玉米有什麼不同。
但是現在看政府這麼熱鬨,他們連熱鬨都不敢看了。
育苗兩個人肯定不行,老教授年紀也大了,宋玉安找了幾個心靈手巧的村民來,開了工資的事情,沒誰不樂意。
苗育下去,那就要準備耕地了。湖東村因為這試驗田倒是撿了不少便宜,何耀宗開條子,拖拉機,小型耕地機,收割機,一套全批了下來。
整個湖東村都喜氣洋洋的,看得周圍的人眼氣不已!特彆是婚齡到了的小夥子,姑娘們以前就喜歡找湖東村的,現在湖東村這樣一搞,全都鑽尖了腦袋想往湖東村嫁去了。
宋玉安這一處接著一處的鋪開場子,成天忙得腳不沾地。試驗田裡的事情主要還是楊教授這邊在做,可楊教授總想把他找來兩人一起研究,宋玉安給他找個小子跑腿,他又嫌人家什麼都不懂。
最後還是宋玉安提議打電話回首都,叫了兩個楊教授的學生過來一起研究。這才解放出來。
何耀宗揪著玉米地的事情,時不時的就往宋玉安跟前溜達一圈,宋玉安當然知道他的意思。
酒廠的事情還沒兌現呢,既然答應了人,那就不能食言。
宋玉安把家裡和學校的事□□情交給葉衛軍和葉保國,養殖場那邊呢,叫葉建國和牛蘭芝盯著,他自己又去當倒爺去了。
從寶珠寒假收假以後,他們就沒見麵了,宋玉安想老婆孩子想得不行,所以這一趟他還是往北邊跑。
市場開放,這南來北往的越發多了,宋玉安走得急,也沒買到臥鋪票,三天火車坐下來,感覺快要升天了。
聽說兩位老爺子現在爆米花生意好得不行,宋玉安也沒叫他們來接。
進了胡同口,在榕樹下炸爆米花的兩位老爺子就發現了宋玉安,不過因為手上還乾著活。隻得和後頭的人說,
“炸完你們幾個的不炸了,我兒子回來了,今天要早些收工。”又轉頭和宋玉安說:“快些回去吧,兩個孩子都想你了。”
“爸爸,爸爸!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了!哇!爸爸,我好想你啊!”
“爸”
進了門,兩個兒子的反應完全不一樣,聰聰呆了幾秒以後,整個像個小炮彈一樣衝進宋玉安懷裡,和當年寶珠往葉維國懷裡衝還有幾分異曲同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