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了 , 請餘娘子明兒上午先來 , 永秀 …... 我去西花廳見她 , 請洪娘子午時握船 。“
中午出去 , 那就得頂著烈日 。
甘棠不忍 ; “ 姑娘 , 要不然歌一天姑 , 天也太熱了 。“
天熱難挨 , 未伏越近越是熱得人燒心 , 姑娘一日比一日清減了 , 天天看是還不覺得什麼 , 但裙上腰帶越抽越長了 。
“ 吳娘好不容易好了起來 , 不能斷針 。“ 一月一次去薦福寺舍米麵糗油 , 連著月一點消息也沒帶回來 。
但呐娘一天比一天見好 , 朝華的焦躁之心慢慢淡了 。
“ 是 。「“ 甘棠收起玉滾珠 , 往桶中又加些熱水 , 放下簾子到外間去 , 往香爐裡液了兒角柏香 , 就不再打攬姑娘休息 。
朝華披散著寢衣出來 , 長發用幾根長簪換起來 , 走到桌前 。
桌上是幾屜點心一壺溫茶 , 她隨手掀開紗罩 , 看見裡麵有一碟船娘五彩團 , 是太湖邊的點心 , 一看就是真娘做的 。
先吃了五彩團 , 才到床頭去看金玉如意簪 。
朝華一拿起來就知不是銀子鍍的 , 篡頭是羊脂如意雲 , 篡身是全金的 , 細雖是細些 , 但確實真工實料 。
朝華走到窗桌前 , 對著鏡子 , 將細金籟比在發間 。
窗外夜風徐來 , 月暗庭幽 , 螢光拂草 。
朝華拉開妙奚 , 仔細將金簪收到匣中 , 自鏡裡看見身後牆上的掛畫 , 從原來的雲山避暑 、 采蓮歸舟圖換成了織女乞巧 、 樓閾芭蕃 。
這才想起還有兩日就是七夕佳節了 。
與沈聿約定 “ 來日方長 “ 之後 , 他們二人就再沒碰過麵 , 算一算已經將要兩個戶未見 。
朝華的目光投向桌上的彩笠 , 十二花筆上印的已是荷花 , 她剛想伸出手 , 又縮了回來 。
八月初一入貢院 , 他還是沉心用功的好 。
永秀起了個大早等著 , 青檀來請 :“ 三姑娘請五姑娘去西花廳 。“
永秀本也料著了 , 行到花廳時 , 裡麵已然擺上冰盆 , 垂下緝紗 , 三姐姐在裡頭等著她 。
朝華聽見腳步聲自帳本間拙頭 , 看見永秀點了點頭 :“ 坐罷 , 去祖母身邊住了兩個月 , 人看著倒是沉穩了好些 。“
永秀本垂著目光 , 沒想到姐姐一開口會跟她說這麼長一句話 。
她剛拙起頭來 , 還沒回答就吃了一驚 , 脫口而出道 :“ 姐姐 , 你怎麼瘦了這樣多 ?7“ 就算苦夏也不該癟得這樣 , 就這麼坐著看上去人都很纖薄 。
朝華微怔 :“ 近來暑熱 。“
永秀本待忍耐 , 到底沒忍住 :“ 姐姐有沒有請大夫上門摸摸脈 7“
“ 無妙 。 “ 朝華正跟蕭老大夫學把脈 , 日日都摸脈象 , 瘦了隻是因為每日去莊施針耗費了心神而已 , 等到秋天也就補回來了 。
“ 坐罷 。“ 朝華指指麵繡墩 , 又看向甘棠 ,“ 取冰茶來 。“
酷暑白日喝的都是冰茶 , 取上好的茶葉與煮過放涼的山泉同置壺中 , 經夜浸泡 , 喝的時候再放入冰塊 , 沁清解暑 。
甘棠奉上冰茶 , 永秀捧著琉璃杯盞嗷飲一口 , 不等朝華詢問她就道 :“ 祖母說我的及笑宴要在老宅裡辦 。“
朝華點了點頭 。
永秀又飲口冰茶 , 大膽開口 : “ 祖母答應我 , 在我笑禮之前把姨娘送出去清修 。
這事 , 一大早餘娘子已經稟過了 。
餘娘子過來時 , 朝華正在用早膳 。
甘棠引餘娘子進屋 , 她剛要行禮 , 甘棠便扶住她 , 請她坐到圓龔上 , 給她也棟上一杯白牡丹冰茶 。
朝華百起口燕賓粥 , 先問餘娘子家中如何 :“ 餘嬸子的孫媳婦算著日子快生了罷 ? 到時可得記著給我送紅蛋 , 我這兒三朝禮已經預備好了 。“
餘娘子連聲 “ 哎喲 “ 滿麵是笑說道 :“ 勞姑娘還記掛這個 , 到時候必要給三姑娘和甘棠姑娘們送紅蛋的 。“
兩人閒話幾句 , 餘娘子飲了口冰茶 : “ 我來是老夫人差我來跟三姑娘說一聲 , 五姑娘的及筠禮就在老宅辦 。“
朝華點點頭 :“ 這是自然 。“
餘娘子自來知道三姑娘有氣度 , 她頓了頓又道 :“ 老太太說 …... 家裡將要辦喜事了 , 羅姨娘這麼關著總是不個事兒 。“
朝華望向餘娘子 :“ 祖母的意思是 7“
“ 考夫人說了 , 不如讓羅姨娘挪到清淨庵去 , 讓她聽經靜心 , 要是得閒能給老爺夫人和兩位姑娘祝禱祈福就算她有心了 。 “
朝華坐在羅漢槎上 , 窗外重重濃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