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 23 章(1 / 2)

[]

第二十三章紅頭文件

陳斌,他們縣農技服務中心的一個老同誌。外地人,老家是江西人。典型南方人的體形,小個子,中等身材。見人老是笑咪咪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縫,還露出滿口的大白牙。江西的一個農校畢業的,老牌的中專生,和堅學達一樣都是六十年代參加工作,被分配來到他們隴原省金州市蘭原縣工作,一直在蘭原縣農科所,農技站,農技服務中心工作。

一次,陳斌,他和單位的陳正兵,新來的女同事小魏,與市上種子管理站的一個乾部,坐著縣種子公司的雙排六座車,下鄉到佛洞鄉的示範田裡去測產。陳斌負責他們單位承擔的《蘭原縣十萬畝春小麥豐產方》示範課題項目,是主搞人。

走在去田間的路上,看其他幾個跟在後麵,陳斌壞笑著對他說:“小孔,你看小魏怎麼樣?”“很好的,怎麼了?”他還沒有明白過來陳斌說這話的意思,也微笑著回答道,“那就談下,我看你們兩個是很般配的一對哩。”陳斌笑得很壞樣了,“彆胡說了,讓小魏和彆人聽見了不好的。”他這才回過神來,紅著臉,回頭看了一眼,小聲說道。

他們拿著八號鋼絲做的一米見方的框,自製一平方米取樣測產儀,平平放下去,框一框,取一平方米的小麥樣本,仍後數框內有多少株小麥,多少莖小麥,然後再隨便在其中抓一把,數上二十個麥穗頭,每個麥穗頭有多少排,二十穗小麥共有多少粒,最後根據這個小麥品種的千粒重,測算出這塊田的畝產量。

他們測完了產,就在麥田裡照相合影,是彩照。他們有的戴著草帽,有的拿著取樣儀,有的拿著記載本。有的笑著,有的不笑,有的嚴肅,留下了幾張工作照。

陳斌不虧是個南方人,彆看歲數比他們大,頭腦卻很活泛,有破力,能折騰,肯吃苦,商品經濟的意識也很強。這幾年國家不是號召要大力發展商品經濟,鼓勵支持在職的乾部們,帶職,留職停薪,領辦企業,下海經商。陳斌很熱心,自己的農藝師職稱也早弄上了,就想自己當老板,乾一番事業,苦於沒有什麼門路。

正好,這時,有個機會來了。一個名叫柴思君的人,也是個外地人,家在南方,年紀比陳斌小兩歲,學畜牧的老牌中專生。瘦高個子,吊長臉,青臒的麵容,說話有點急,老是一臉嚴肅的神情,沒有多少笑臉的時候。柴思君在金州市種雞場工作過,最近被調進了他們縣農技服務中心工作,人們都叫他老柴。柴思君在縣農技服務中心參加業務技術工作,年齡比較大了,又是學專業的,沒有半年時間,農藝師的中級職稱就評上了。

柴思君南方人,也是個不安份守已的人,與陳斌臭氣相投,兩個人一拍即合。在喬局長的支持下,柴思君憑著與金州種雞場的老關係,計劃在縣農牧局下屬種子公司地盤上辦個養雞場,示範推廣規模養殖技術,既與業務技術工作相聯係,又可能園了自己當老板的夢,名利雙收,何樂而不為呢。

時下報紙電視廣播上,還有紅頭文件,都在宣傳養殖專業戶,養殖大戶發家致富的典型事跡,有個彆養殖戶都成了暴發戶,掙了大錢了。聽得很多人都心裡熱乎乎的,有些人真就躍躍俗試。現在蛋雞最好的是性雜二八八,據說這種良好蛋雞養好了,一隻盛產期的年輕雞,一年能下二百二十八顆又圓又大的雞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均三天下兩個以上的雞蛋。雖然是這樣高的產量,但蛋雞養殖已沒有前幾年效益那們好了,時下正在興起了一股養肉雞的熱潮。由原始的散養,變成了現代化的規模養殖,籠養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