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給各位記憶力像皇帝的,喚醒一下記憶。
前情提要:
劉研。
比皇帝大十歲左右的男人。
皇帝的第一個男人
跟著皇帝和子期(這裡描黑,大家自行體味),視察民情、軍情的人
因早期不讓生,現在不會生
不怎麼說話,存在感很低,一切以皇帝為主
入宮封了恭伴
皇帝曾經隨口一句話,把夜月的皇三女給了劉研撫養
寶皇子是霜白和夜月在翠微宮共同撫養
後來皇帝又心血來潮許諾把皇三女和寶皇子都給賀玉
賀玉要了幾日,要不來
其實主要是要不來皇三女
賀玉在樓英的指點下,去找了皇帝,讓皇帝親自把孩子給他,終於帶了回去……
好的,請看今日,第26集:
皇三女和寶皇子很快就熟悉了清宴宮的環境。小孩子心大, 隻是一頓飯的功夫,就和賀玉熟悉了,鬨著玩遊戲。
賀玉陪著他們玩了好一會兒, 玩累了,這倆小孩子終於能安靜下來跟他寫字念書了。
他一句一句講給他們, 孩子們學得好,他就給個蜜餞。
皇三女要比寶皇子聰明些,賀玉念第三遍時,他說上半句,皇三女就能順著接下半句。不僅如此,她還能一邊玩咬著蜜餞,一邊心不在焉地背給賀玉聽。
賀玉高興極了,又與她念新的。
寶皇子漸漸跟不上,瞌睡了。朝露抱著他回內殿睡覺。而賀玉還在教皇三女接詩。
皇三女一邊搖晃著腦袋, 一邊不打磕絆地把詩全順溜了下來。
賀玉:“你可真聰明啊, 詩錦。”
皇三女:“你可真聰明啊,詩錦。”
“知道該怎麼叫我嗎?”賀玉指著自己, “我與你說過的,你想想。詩錦這麼聰明,肯定可以想起來的。”
詩錦仰頭,叫:“賀玉!”
賀玉愣了愣。
他可從沒教過詩錦,他叫賀玉。
他想得仔細, 詩錦是夜月的女兒,雖然沒有養在夜月身邊,但皇上也不是嚴苛之人,詩錦就按烏幽的叫法,叫夜月阿烏, 也就是父親的意思。
詩錦又是恭伴帶大的,稱恭伴為小父,賀玉顧及恭伴和夜月的心情,所以接皇三女和寶皇子回來後,就教他們叫自己玉君父。
可詩錦卻叫了他,賀玉。
賀玉就問:“不對,你再想想,要叫我什麼呢?”
詩錦晃著腿說:“那你是賀玉嗎?”
賀玉沒了笑容,問她:“詩錦,誰告訴的你,我叫賀玉呀?”
詩錦說:“小父不讓告訴彆人。”
“小父跟你說什麼了?”
“小父說,告訴彆人,他就再不理我了。”
“不會的。”賀玉抱著她,輕聲道,“小父還和你說什麼了?”
詩錦垂著頭,邊玩著筆,邊說:“小父不讓我叫你君父。”
賀玉現在已經不再生氣,也不再傷心,他語氣平靜,血衝到耳朵,腦袋裡嗡嗡響著,悶聲問:“小父還說什麼了?”
“小父說,母皇不喜歡賀玉,也不許詩錦和文寶喜歡。”她說完,抬頭,漆黑的眼睛看著賀玉,咧嘴笑著,手指戳著賀玉的嘴角,天真無邪道,“你是賀玉嗎?”
“要叫玉君父。”
“小父不讓叫。”
“在這裡,就聽玉君父的。”賀玉聲音沉了,“詩錦,那你喜歡玉君父嗎?”
詩錦晃著腿說:“喜歡!”
“喜歡小父嗎?”
“喜歡!”
“更喜歡小父,還是更喜歡我?”賀玉問。
詩錦伸手拿蜜餞,邊吃邊說:“在這裡就喜歡玉君父,回甘泉宮就喜歡小父。”
賀玉心中苦澀。
皇帝給三皇女找了個老師,每日卯時,賀玉要起來照應著,梳洗之後,送到宮門口,宮門口有人接著,囑咐幾句,給點好處,好好地把他們送去讀書。
中午,若是無人去接,就由教習所負責照看午飯,事無巨細記錄好今日皇女皇子們的一舉一動,留一份在教習所,謄錄一份送到乾元宮去。
至於皇上看不看,那是皇上的事。皇上看誰的,那也是皇上的事。
不過教習所的人也會察言觀色,皇上翻哪位皇女皇子最多,那就對哪位皇女皇子多上心些,記錄時也添色幾筆,美言幾句。
三皇女趙詩錦,生父是個烏幽人,又和其他皇女不同,是個三字名,明顯不受皇上重視。
最早養在甘泉宮,恭伴那裡,後來又去了清宴宮文持正那裡。雖說持正比伴位份高了,但來回都是不受寵的,宮裡的人心跟明鏡似的,都明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