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憂國(2 / 2)

薑姬 多木木多 7604 字 9個月前

薑姬笑著點頭,兩人就說起了彆的事。

其實她是害怕蟠兒已經沒辦法把這裡當成他的家了,在為他有了更像家人的黃老和阿布。如果黃老和阿布被她“逼”走了,那蟠兒會不會在心中恨她呢?

所以她才想留下黃老和阿布。

不過那段時間過後,她也漸漸冷靜了下來。如果黃老和阿布心存怨恨,他們是會恨她,還是會恨蟠兒呢?如果蟠兒被他們恨,會不會更糟呢?

所以,這次黃老想出去,她就什麼也沒說。

但在這之外,她已經儘全力留下他們了。

商城是一座充滿生命力的城市,她希望他們都能喜歡這裡。

再次踏上魏地,曹非的心中五味雜陳。

在此之前,他都躲在車中。直到進入城門,他才不得不露臉。

守門的人攔住了其他人詢問,對他和他的從人車架卻隻是草草檢查過就放行了。

曹非重新上了車,想起當年在摘星宮初次見到摘星公主時聽到的那句話。

“我看先生更像魏人。”

——或許他從來都沒有離開過魏國。

他們停留在了銅城,據說以前此地有銅池,可日夜流金。但現在的銅城也不過是個中等大小的邊城,人員混亂,各國人都有。

薑大將軍沒送他們入魏,在之前他就轉向了。傳說中襲擊商隊的野人並沒有出現,不知是不是發現薑大將軍來了就逃了,聽說現在外麵還有薑大將軍的英名流傳,各地匪盜聞風而逃。

馬商和曹非分開入城,兩邊表現的就像完全不認識一樣。

而商隊中也沒人見過曹非。

這次來魏買糧是他的任務,而不是馬商的。當然,馬商也會買糧,去向漆四邀功。不過現在擺在他麵前最重要的估計是買鐵吧?

馬商是個投機人,曹非看不起這種人,卻不會小看他。

他帶著下人仆從,看起來像個大家公子,進城後很順利的就租下了房子。隔壁的人帶著禮物來打招呼,他請人坐下飲茶,一番閒談後,兩人頗為投機,鄰居便道:“入夜臨江樓有好歌舞,我請賢弟共賞吧!”

銅城雖然不大,又靠近邊鎮,但相鄰的魯國不像燕國那麼動蕩,兩邊習俗相差不多,所以這裡的人一點也不像遼城的百姓。他們渴慕大城的繁華,臨江樓就是這樣一個好去處,建臨江樓的人正是銅城太守,聽說太守在到過豫城等大城後,回來就立誌也要建一座不輸給豫城的酒樓!

此樓入夜不禁,樓中有歌舞酒菜,是銅城士紳每夜必去的好去處。

曹非當年也來過臨江樓,當時年輕氣盛,聽說銅城太守的豪言之後特意前來一觀,回去就把臨江樓給好好嘲笑了一番。

今日再來,他卻連登上二樓的資格都沒有,隻能坐在一樓角落裡,吃了小菜,隔著數十張桌子賞台上的歌舞。

不過此地的好處就是可以聽到許多消息。

因為是銅城太守建的樓,庶人是不能進的。馬商他們就無法進來。而進來的人多數言笑無忌,最近最熱鬨的話題就是魏王太後與魏王後之間的爭風了。曹非聽了兩句,也插了進去,“這麼說,王後這是認輸了?”

一個看起來隻有十五六的少年人喝的臉都是紅的,聲高而亮,目光炯炯,神采飛揚,他此生必定沒有吃過半點苦頭,最丟臉的估計就是被父親責打了。

少年道,“王後嬌弱,出身弱晉,雖然有太子在旁,可太子年幼,連話都不會說呢,大王又困於孝道不能相助,她也無可奈何啊。”

曹非又問:“那堂上諸公難道都無話可說?”

少年就笑起來,執壺長歎,“對著一個老婦,難道還能說什麼大道理不成?婆婆哪有不欺負媳婦的?”

桌上的人就都笑起來。

另一人歎道,“若是大王能更強硬些……”可話音未落,他自己就搖頭了。大王的性子,沒繼位前大家都知道了,本來還以為不娶國中淑女,迎回一位他國公主,好歹能有些作用。不料,就算是一國公主,也吵不過太後啊。

還有一人道,“也不能隻怪大王一人。王太後家中叔伯兄弟五人皆為高官,大王在朝中也多虧有這些舅父相助,不然……”他歎了一口氣。

不然,大王這王位都未必能坐穩。

曹非聽了數日,大半的人都在說王都的趣事,而豫城,好像也隻是提上一句,並沒有人知道豫城太守正在倒空城中庫房。

與此同時,馬商他們也有許多收獲。因為從豫城來的東西,其中大半都是要從銅城出去的,隻有一小部分繞過銅城走了。

他們見了許多商人,發現這些魏商也都聰明得很,他們多數都把商隊分成小隊,每隊隻帶一小部分貨物出關,以此瞞過銅城守衛和太守的耳目。

“有人在查這件事嗎?”馬商小心打探,他就覺得魏國總不見得每一個城都能對豫城的亂相視而不見,這塊肥肉他們商人想啃,彆的太守難道就不想啃嗎?

那個魏商見到馬商他們也是高興得很,這就意味著他不必帶貨出城就可以直接轉手了嘛。

所以他也是儘心儘力的告訴馬商他們要怎麼出城,怎麼躲開太守的追擊。

“太守當然是不願意放我們走的,這些東西他要是能留在銅城,那就是他的口中之食。”魏商道,“你們也要小心,被太守的人抓進去,可就再也出不來了。”

馬商有些吃驚,他上回來明明還沒有這麼麻煩。

“緣何至此?”他問。

魏商撚須道,“聽說有三百斤生鐵被盜,太守正在追查此物。”

三百斤生鐵!

(天津)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