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鳳凰台(1 / 2)

薑姬 多木木多 8368 字 9個月前

鳳凰台上有鳳凰。@樂@文@

據傳, 紀朝宙帝一日夢到自己來到一座青山之上, 青山綿綿, 景色秀美,然後從天上落下一隻神鳥,五彩羽毛, 降落在宙帝前, 啾啾而鳴。

宙帝醒來後, 就建了鳳凰台。

後來梁帝繼紀朝之後開創一代盛世,就以鳳凰台為帝城。

據傳,鳳凰台裡有三山五嶽,江河湖海,崇山峻嶺,鮮花異果, 乃是人間神仙地, 天下第一等美的地方。

有幸去過鳳凰台的人, 都道名不虛傳。

廣禦宮裡今天也如往常一樣,高昂的吼聲不斷從宮內傳來, 路過的宮人宮女全都習以為常了。

一個黃衣宮侍,瘦長臉,留著長長的兩條老鼠胡子。

他從廣禦宮中出來, 回到了位於三山五嶽的玉宇宮。

玉宇宮中住著朝陽長公主, 她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臉上的皮膚仍然嫩得像二八佳人。

據宮中見過朝顏夫人的宮人說,朝陽長公主和朝顏夫人並不像。

朝顏夫人長得像鄭女, 身為樂伎,擅歌擅舞,身形纖細,膚白勝雪,容貌出眾。

而朝陽長公主則更像瑤光帝,她長得高大健美,在先帝幼年時,就極為愛護先帝,不但親手衣食,據稱先帝被宮中妃妾欺辱,都是公主替先帝出氣,之後就時常帶著先帝遊戲,先帝從小開蒙識字都是長公主親手教導。

等瑤光帝去世,先帝登基,長公主仍不肯出嫁,朝中不免議論紛紛,先帝大怒,言“朕離不開長公主”,誰敢輕言親事,就是與朕為敵。此話一出,朝中大嘩,但先帝幼時受過頗多磨難,因瑤光帝不喜皇後,也不喜先帝,隻有長公主一直保護先帝,所以他為人固執,一旦被觸怒,就無人可解,他當殿令人拖下去數個老臣,無論誰來求情都不肯開釋,還當殿痛哭“朕之父剛去,你們這些人就來逼迫我們姐弟!今日能對姐姐的事指手劃腳,明日就能來對付朕!”

最後還是公主在深宮中聽到消息,好言相勸,先帝這才讓人將被抓的人放出來,但也有幾人已經受不了天牢的苦楚,放出來時就是一具屍首了。

無人敢再提公主之事,公主就一直住在了鳳凰台。

等先帝皇後產下幼子去世後,公主就一邊撫育當今,一邊扶助先帝。先帝在當今十歲時駕崩,臨去留下的遺詔中,朝陽公主的名字是寫在最上麵的,嚴令他去以後誰都不許與朝陽公主為難,如果皇帝不好,朝陽公主甚至有廢帝另立的權力。

這份遺詔從此奠定了朝陽公主在鳳凰台至高無上的地位。

玉宇宮中到處可見鮮花綠樹,小橋流水。因為朝陽公主不喜歡在有太陽的時候到外麵去,又想看花看樹,看水看河,就在玉宇宮中栽了許多鮮花和樹木,開出溪流,注入活水,與宮中水道連通,讓水日夜不絕。

花樹是剛剛才換上的,花枝鮮活水靈,香氣四溢。

朝陽公主正在賞花,對身邊的宮女說:“這次的綠牡丹養的沒有紫牡丹好,今年的花聖是紫魁。”

宮女就把一條金絲織成的絲帶係在花枝上。

黃衣侍人站在旁邊,滿臉堆笑,誇道:“這紫魁比綠色那朵大上一圈!真不愧是魁首。”

朝陽笑著點頭,繞著花看了看,滿意得很。

宮女把紫魁剪下來,戴在朝陽的頭上,鮮花離枝,隻有半日的壽命。

這被花匠精心養育一整年的花,爭一個魁首,就是為了在朝陽公主的頭上戴半天。

殿中的宮女和侍人都紛紛稱讚起來,誇這花美,最適合戴在朝陽公主的頭上。

朝陽心滿意足,戴著這花,乘著車,在鳳凰台上轉了一圈。這是她每天最喜歡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

經過有瑤光帝和先帝神像的宮殿時,她下車走進去,跪在神像前默默哭了一場。

她這一輩子,有兩個最愛她的男人。一個是她的父親,一個是她的弟弟。她的父親把她當成珍寶,捧在手心;她的弟弟敬愛她就像敬愛母親。

結果這兩人都早早的離開了。

朝陽哭了一場,雙眼紅腫的離開了。

回到玉宇宮,朝陽疲憊的坐在榻上,宮女們來來去去,給她捧來香花香果,她都不喜歡,揮手把人趕走後,叫來黃衣侍人:“陛下今日如何?”黃衣侍人說:“陛下今日精神很好,歡樂愉快。”

朝陽欣喜道:“那就好,那就好!他今天沒有發火吧?”黃衣侍人點頭,“今天他們都很聰明機靈,沒有惹陛下發火。”

朝陽歎氣:“他是阿狸留給我的,他好,我才能安心。”

黃衣侍人安慰她:“有公主在,陛下怎麼會不好?陛下敬愛公主,相信公主,這世上還有什麼事需要擔心呢?”

朝陽搖頭,“你不懂……我今年都這個年紀了,不知什麼時候就要去見阿狸和父皇。等我走了以後,陛下怎麼辦?我的阿團怎麼辦?”

黃衣侍人不敢出主意,隻能低下頭。

朝陽望向廣禦宮,喃喃道:“我要給阿團找一個可以幫他的人。”

第二天,朝陽公主請了黃家黃鬆年,徐家徐公,孫家孫將軍,毛家毛昭……等一眾人進宮麵聖。

但眾人來了以後,不出意料,聖上還是不在,他們還是對著空空的禦座磕頭。

聖上繼位五年,沒有一天出現過。他們唯一一次見聖上,還是在登基大典上。不過當時所有人都低著頭,不能抬起來,叫他們說聖上長什麼樣,還真說不出來。

唯一有印象的是,聖人可能是個大胖子。

因為當聖上走過時,他們看到了聖上的腳和腿,都很粗壯,以一個十歲孩子的體型來說,過於巨大了。

但壯總比瘦好。

“黃老可知,長公主請我等來是何事?”毛昭問。

黃鬆年搖頭:“不知。”

一群人互相試探過一遍,竟然沒一個人知道?

正思索間,內殿侍人出來通傳,讓他們去後殿見公主。

幾人魚貫而出,跟在宮侍身後,繞回廊一圈,穿過空曠的中庭,過門,再穿過一個中庭後,走到回廊上,隔水而望,對麵的殿前有一群人,宮女執壺,宮人擎傘,浩浩蕩蕩,當中坐著一個美婦,隔得遠,看不清麵目,隻覺得她的皮膚白得能反光,高聳的雲鬢間簪著一朵碩大的綠牡丹。

朝陽公主以不喜金銀珠玉而被百姓稱頌,都道她性情節儉,為女子本分,也令國中女子不敢向父母、丈夫要金珠銀環,因為連朝陽公主都隻用鮮花裝飾。

黃鬆年歎道:“又哪有人知道,這一朵玉繡敵得過百根金簪。”

因為朝陽公主這個愛好,兩任先帝都在京中營造多個花房,搜儘天下奇花,用儘奇技百巧也要令朝陽公主在一年四季都有喜歡的花戴。

眾臣隔著水潭對朝陽公主行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