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武又把穀子倒進石臼,薑穀見這樣很省事也不攔他了,道:“那你快點,要這麼篩十籮才夠呢。”
薑粟去挑水回來,看到薑穀旁邊已經有大半鍋篩好的穀米,高興壞了,馬上把水倒進去,填柴開始燒,“今天可以早點開飯了!”以前她倆隻需要做自己家人的飯,現在又添了焦翁等人,每天不管做多少飯都不夠吃,她們倆幾乎是一刻也歇不下來。
薑穀一直在低頭挑穀殼,薑姬也在幫忙,她還是第一次做這個,手指尖被穀殼刺得生痛。
“是薑武幫忙。”薑穀說。
薑粟這才看到是薑武在椿米,立刻生氣的過去奪過木椿說,“你不要在這裡!快去爹那裡!”
薑武個子比薑粟高得多,平時比薑奔愛說愛笑,姐妹們都很喜歡他,但今天他麵無表情,又拿回木椿,對薑粟說:“你去幫薑穀,水一會兒我去挑。”
薑粟挑水挑得每天腳和小腿都是腫的,以前家裡挑水的都是薑武和薑奔,可自從他們倆開始學武後就再也沒碰過水桶了。薑粟揉揉紅腫的手指,猶豫了一下還是坐到了薑穀旁邊,剛才的薑武讓她不由自主的聽他的話了。
薑姬看著薑穀和薑粟,在她的設想裡,陶氏、薑穀和薑粟都是可以帶走的,因為她們都習慣了這種生活,發生意外時,她們都能迅速找到機會逃走。
——隻要在這之前把她們帶走。
隻要看不到薑元,她們都會跟著他們跑的。
薑奔是最麻煩的。
但薑姬先把怎麼說動薑奔給放到一邊,她需要思考的是:第一,逃走的時機。
如果薑元並不打算乾掉他們,那他們就沒有跑的必要。她需要想辦法更早一步看出薑元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二就是逃走的方式。
彆的不說,這附近的山雖多,卻沒什麼樹林和山洞,全是一望無際的荒地。他們逃走後躲是躲不掉的,最好的辦法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最遠的地方去。或者就製造一個機會讓薑元他們沒辦法立刻追上來,爭取時間。
而靠兩條腿跑就太可笑了。薑姬設想的是薑武或薑奔騎馬,再趕一輛車讓她、薑穀、薑粟和陶氏坐車上,薑旦由她們抱著。
至於機會怎麼創造,薑姬已經盯著堆成山的糧食和不遠處山腳下的羊群很久了,隻要到時放一把火……
有薑武幫忙,幾大鍋飯很快做好了,薑姬現在才知道原來他們每天吃的飯是把篩出來的穀米放到鍋裡加水,米粒煮到脹開嘗嘗熟了沒,再抓出來滾成團子。餅更簡單一點,水煮沒以後不管熟沒熟都撈出來在石板上貼成餅子烤焦。薑武說現在比以前的好吃,因為現在做餅子時會抹鹽和花椒。
薑穀她們會先做給薑元他們吃的飯,穀子會過篩兩遍再挑一遍殼,而給薑武他們做的就簡單了,篩一遍就可以直接煮了。
除了各種穀類做成的飯以外,原來還有粗麥粉的,可惜早就吃完了。這種所謂的“粉”顆粒也很大,顏色多種多樣,有灰的、有磚紅色的、有灰白的,混在一起看起來很像砂子。但一放水煮就能聞到很香的糧食的味道,它們煮起來熟得快,特彆省柴。煮好撈出來後貼在石板上,用擀麵杖擀薄,烤焦後格外香脆,是難得的連薑姬都會稱讚的美食。
——就醃菜很棒!
餅做好後一摞摞的就放在粗布上,薑姬幫著摞餅,她和薑武交換了個眼神,偷偷把一摞餅放在最外麵,然後薑武過來擋住所有人,她悄悄把這一摞餅提走,跑到她的屋子後麵的窗戶下,把餅給輕輕放了進去。
如此再三,他們“偷渡”了四摞餅。最後做完飯的薑穀和薑粟都在數餅時覺得數目不對,薑姬說:“剛才有人來拿過餅了。”很多人聞香而來,薑姬早就在送完餅之後開始發放“午餐”,混淆視聽。
薑穀和薑粟這才罷休。
等到晚上,薑姬躲回屋,薑武就在窗下等豐,薑姬把餅給他,說:“如果被人發現,就說是我給你和薑奔留的。”這個鍋她背比其他人背更安全。
薑武點頭,“好。”
然後他頭一低,抱著餅彎著腰跑進夜色中。薑姬等到半夜他才回來,氣喘籲籲的趴在窗戶沿上對她說:“都藏好了,不會有人發現的。”他前兩天挖了好幾個洞,有一人深呢,都藏在洞裡了。
兩人做小倉鼠幾天都沒被人發現,不得不說是托了薑元的福,因為他這幾天跟馮丙他們在屋裡聊夠了,喜歡到外麵來,邊散步邊聊,然後就會有很多人突然衝到他們麵前,或侃侃而談,或突然前空翻後空翻甩刀劃劍玩自薦。
他現在就像巨星,出現在哪裡,目光就在哪裡。所有人都被他們吸引過去了。
薑武抱著木椿一下下漫不經心的搗著,目光也被吸引到不遠處的薑元那裡了。薑姬覺得自己都有點殘忍了,她過去對他說:“你也過去吧。”
薑穀和薑粟抬著木盆回來,聽到這句,薑穀說:“我來,你快去吧。”
薑武搖頭,指著遠方說:“不是……你們看那是不是有人來了啊……”
“就在前麵了!”
馮瑄騎著他的寶駒“玉龍兒”遙指前方,他在前方龍騰虎躍,身後的車隊卻拖拖拉拉的,趕車的、坐車的,還有很多出城時靠一雙腿走天下,出城三十裡後就抱著車輪裝死的子侄們,現在都是一副默不關心的樣子。
馮瑄跑回來,奪過第一輛車趕車車夫的馬鞭,淩空甩了兩個響脆的鞭花,催馬快一點。
“唉,小祖宗,它快不了了。”趕車車夫也姓馮,世代都服侍馮家,年紀也有一把,跟馮瑄父親是一輩的人,他車裡的就是馮賓與馮甲,兩位出城前還意氣風發揚歌於道的英雄,現在都躺在裡麵“養神”呢。
車夫倒是辛苦慣了,還能撐得住,見馮瑄還是這麼有精神,不免好笑,悄悄往車裡一指,笑道:“你爹和你大伯快被你給累壞了。”
馮瑄難掩得意的一仰頭,“是他們一直說快點,怕被蔣家趕上啊。”
出城後,馮瑄帶路,一步未停!吃飯如廁都是在車上解決的。馮瑄奉行的是馬休人不休,路上實實在在休息過的隻有趕路拉車的馬,過八十裡就換馬,換下去的馬不拉車不馱人,就跟著車隊一路小跑就行,又因為他們走得實在不快,那些馬換下去後還有心情去撒歡呢。
而馮家長輩們有車坐有車躺,子侄輩就隻能靠自己了。
馮瑄人小輩大,本來有車坐,他不肯,說要爹坐車,他走著就行了。大家還挺感動,順便自省是不是他們體力太差了。結果走了幾天後到了一地,馮瑄說此地有認識的人,去訪友了,回來就騎了一匹健馬!說是朋友相贈!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晚安,明天見^^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