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 鳳旨(2 / 2)

薑姬 多木木多 8065 字 9個月前

王姻寫完,她蓋上印,然後就遞到黃鬆年那裡去了,讓他像聖旨那樣看過後就發出去。

黃鬆年接了旨意,心裡多少有些不安。

——公主沒叫他們過去就下了旨。

要麼是這旨不重要,用不著他們。

要麼是這旨太重要,公主擔心他們反對。

黃鬆年敢當麵反駁公主,卻不敢把她剛下的旨再退回去。

他真沒這個膽子。

懷著不安,黃鬆年展開鳳旨。此旨是以紀字和魯字分彆書寫的。

他剛掃上一眼就知道它寫的是什麼了,立刻眼前一片漆黑。

他喘道:“速去把毛昭叫過來!”

毛昭很快來了,但神色也很不好看。黃鬆年一看,他也捧著一道旨!

跟他的一模一樣!

黃鬆年瞬間明白過來了,立起來道:“公主不止下了一道旨?”

毛昭黑著臉把旨意展開,“公請看。”

兩道旨意思一樣,篇幅略有差異。

都是請人來鳳凰台做皇帝的。

就是兩道旨,等於她要請兩個人來做皇帝。

黃鬆年兩道旨都看過後,歎道:“……公主這是在逼我們啊!”

兩個人都請過來當然是不可能的。那安樂公主披著的“大義”的皮就要掉了。

但公主清楚,她這道繼續攪動風雨的鳳旨很可能會遭到黃鬆年和毛昭的反對。

所以她給了他們兩個人選,而不是問他們這個主意好不好。

她用這兩個人選來告訴他們,這件事非做不可。

但你們可以選一個合適的。

這道旨送給誰,那個人就會是下一個雲賊。成為眾矢之的。

旨意中的兩人都是近來呼聲相當高的賢人與英雄。

一個是李非。傳言他殺了大哥,還殺了三弟,稱得上是一個惡人了。

但他手中有兵!

雖然人現在正在四處遊蕩,但因為有兵馬,倒是沒什麼人敢對他輕易下手。

薑姬擔心他回到濱河去,重新得回濱河,那就不好打了。

所以想趁他在外麵時要了他的命。

正好,李非正是當日衝進河穀的人。之前圍困河穀,他也算有“大功”。

薑姬就決定把殺雲賊這個功勞安在他身上,請他來當皇帝。

她在鳳旨中哭訴,這天下急需英雄來解救。李非有強軍,正好可以保護天下——兼保護她這個無助的女人。

這道旨意算得上順理成章了。理由還是很充分的。

第二道旨意,卻是寫給據說還在世的段氏帝皇遺脈。

她說現在皇帝無德,不能當皇帝,她又是一個婦人,實在難托天下,難托這億萬黎民。

聽說有遺脈在外,不知是兄是弟,是叔是侄,既然十代之前大家都是一個祖宗,那此時能當皇帝的,除了你們還有誰呢?

快來吧!奴在鳳凰台虛位以待!

這一道旨雖然沒有哭訴,沒有示弱,但更可信。畢竟那邊關係再遠,也是段家血脈。隻要回來了,改回祖姓,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黃鬆年來回看這兩道燙手的鳳旨,越看越為難。

選誰呢?

這不是選一個犧牲品,這是……公主在質問他們的良心。

李非是世家。正是黃鬆年和毛昭一直想維護,想保護的世家。

但李非有不臣之心。

選他的話,等於給了公主一個理由去除掉世家。

——隻要將其逼反就可以了。

雖然李非現在看來也不像能從公主手中活下去的樣子,但這跟他們送李非去死還是不一樣的。

公主可以對李非下手,他們不行!

而選遺脈,就等於他們從身到心都背棄大梁了。因為遺脈中真的可能會有賢良之主!也是大梁續命的唯一希望。

留下遺脈,日後說不定還可以重新扶起大梁,而不必背棄君王,受萬世唾罵。

兩人對座,皆沉默不語。

兩日後,薑姬聽說鳳旨已經發出去了。

“往哪裡發的?”她問王姻。

王姻帶著齊藉過來,讓他答。

齊藉笑道:“乃是往建陽發的。李非正在建陽。”

薑姬輕輕笑了笑。

王姻是知道內情的。他等齊藉退下後,安慰她道:“公主,以黃公與毛大人的風格來看,他們是不會對遺脈下手的。”薑姬點頭:“我知道。”王姻,“除李非是除奸,除遺脈卻是以下犯上,他們不敢冒這個風險。”

不然,今日他們可以對遺脈下手,異日誰知會不會對公主下手呢?

他們是不會犯這個錯的。

薑姬更好奇李非:“他應當不會束手待斃。”那他會如何應對呢?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