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明老太爺是辭去官職的,他辭官之後西城明家便是白身,好在三個兒子都會讀書,自己給自己掙來了功名,真若是像東城明家的子弟一樣,那麼直到現在也依然是個白身。
明巒的官身卻是追封的,雖然隻是虛職,但子嗣卻有實實在在的恩惠。
在東城明家看來,這能進國子監讀書的機會,西城明家不需要,因為西城明家的人會讀書,就連明老三那個最不成器的也能考上舉人,所以這個好機會,就得是東城明家的。
明大老爺和明二老爺還沉浸在震驚之中,東城明家人眼裡的那點小心思,他們沒有留意,可明三老爺卻看得清清楚楚。
明三老爺初時也沒能理解,這都分宗了,自家的事,怎麼東城那邊比他們還高興?
沒錯,至少東城明家有一點是說對了,那就是西城明家壓根沒把進國子監這事放在心上,所以明三老爺雖然看到東城那些人眼裡的綠光,他也沒往過繼這方麵去想。
明大老爺過了好一會兒,才平複了心情,他怎麼湖塗了,今天是小妹的好日子,姑爺還沒進門呢。
明大老爺悄悄拭去眼角的淚水,留下明達和明庭兩個小的在外麵,自己和兩個弟弟進了院子,兩個七八歲的小廝跟進二門,大聲喊道:“新姑爺催妝來了!”
這是讓女卷們該出來的出來,該避讓的避讓,來坐客的女卷們這會兒也全都知道外麵發生的事了,紛紛恭喜二太太和三太太。
張家姑嫂臉色更加難看,當年明家分宗以後,明老太爺在完縣買了墳地,將明巒葬在那裡,然後便想把父母和原配張氏的墳遷過去。
先老太爺和先老太太的墳,是東城明家不讓遷,而原配張氏的墳,則是張家老太爺不答應。
張家老爺子當時給的說法就是,甲子桉平反的是太子,和明巒沒關係,隻要明巒藏在那裡,張家姑奶奶的墳就不能遷過去。
因此,張氏的墳便一直在西城明家的祖墳裡,直到明老太爺過世滿了三年,張家如果還不讓張氏與明老太爺合葬,那麼合葬的人就隻能是續弦白氏了,彆說外人怎麼想,就是張氏的三個兒子也不會答應。
加之張家老爺子已經過世,幾個舅老爺雖然拿喬,可三位外甥早就不是當年的白丁小子,個個都有功名,舅老爺們也就沒說什麼,時隔多年,張氏才能葬進西城明家的墳地。
現在明巒不但平反,而且還追封了正四品的讚治尹,張家姑嫂知道當年遷墳的事,不用明家人說什麼,自己都覺得臉熱。
明明張家才是三位明家老爺正兒八經的外家,理應是能在明家說上話的,可因為當年張老爺子的騷操作,明家三兄弟與外家並不親近,除了逢年過節的節禮,平日裡便少有往來了,就連兩個姑爺高中進士,張家人也是從外人口中得知的,明家壓根沒來報喜。
張家姑嫂二人默默交換目光,兩人連酒席也不想吃了,恨不能立刻回去,把今天的事告訴族裡的人,明家這門姻親還是要親近起來的。
小姑娘們可沒有她們想得這麼多,明秀仗著年紀小,跑出去看熱鬨,一會兒就回來,告訴明卉:“催妝老爺來了五位,有三位是穿著官服的,就是不知道是什麼官兒,還有兩位長得和小姑父有點像,不如小姑父好看,可是比小姑父長得白,小姑父哪都好,就是有點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