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打個招呼吧,蔣大人(2 / 2)

銀狐 孑與2 5946 字 10個月前

趙禎躺在禦書房的椅子上,旁邊站著的是鐵喜。

而韓琦正在彙報開封府防務。

開封府已有軍馬二十萬,在各勤王之軍支援開封的時候,都帶著各自的口糧軍械,對於開封府來說,沒有後勤的壓力。

安寧還在手中,真定等重鎮也做好了迎敵之準備。

在遼國此時已聚集將近五十萬可戰之兵將,但還沒有發動對邊疆重鎮的進攻,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彙報完以後。

“韓大人當真是國之柱石,短短幾天就將一切打理的條條有序。”鐵喜看著韓琦半笑著說道。

趙禎點了點頭說道:“國之柱石。”

韓琦聽完後,行禮謝恩。

遼軍在這個時候,也終於做足了準備,幽雲十六州處已經集結了十六萬軍馬,決對入侵大宋。

在遼軍看來,此時的大宋就如同一處到處漏水的破船,隻要稍稍經曆一點風浪,就會船毀人亡,自己便可以拿下開封,完成大業。

可接下來的戰事卻並沒有如他們所想的發展。

蔣進先的勸降書沒有寫,也落得個隨軍出征的下場。

安寧城。

尉遲淵,郭子梁,秦方等守將齊聚一堂。

共有二十餘名大小將軍在此,等候消息。

“快馬來報,遼軍率領十六萬軍馬朝著我們安寧而來,眾位將軍覺得這場仗該怎麼打。”尉遲恭坐在主位,看著兩側的將軍們開口說道。

“將軍,末將認為遼軍軍力正盛,士氣高漲,我們應該避其鋒芒,據城而守。”郭子梁說道。

”末將有不同見解,遼軍先前獲了大勝,驕慢之心已起,我們應該趁著他們攻城陣型還未形成之前,對其發起進攻,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秦方有不同的意見。

實際上二人所說的都是有可能的。

“兩位將軍說的有理,不過是按照秦將軍所說的部署,太過冒險了,現在開封府震動,支援很快就能到,所以我們不宜再生事態,為成大事,我們的打法應該保守一些,拒守不出,避其鋒芒,亦可讓遼軍部更加的驕慢,找準時機,再行反撲。”尉遲恭輕聲說道。

現在安寧城中的兵力根本不下遼軍得軍隊,即便是硬碰硬,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而安寧守將秦方在安寧府中可是被遼軍壓製了快一個月,此時看著安寧中的軍馬越來越多,才會說出這樣的軍事部署,但正如尉遲恭所說,現在的大宋經不起失敗,不輸就是贏。

“末將都聽將軍的,糧草器械已經從京城到了安寧,我們可無後顧之憂的和遼軍在這安寧城打上四五個月,我們能挺得住,遼軍可挺不住。”一名副將略帶笑意的說道。

手頭有糧,心裡不慌。

當韓琦接手北方防務後,就不斷的將糧食器械運送到了安寧,真定,做足了持久戰之準備,而於遼國相比,遼國的後勤便顯得十分虛弱,注定不能再安寧城下耗費太多的時間。

遼軍的軍隊連綿數裡,首尾相接,浩浩蕩蕩的開赴到了安寧城下。

城頭之上,眾人看著遠方的連綿數裡的遼國大軍。

宋軍一般攻城,會率先使用火炮,或投石機對其城牆轟炸,當然,哪怕是現在的新式火炮威力也不夠炸毀城牆,隻能夠起到壓製性的作用,再配合其他工具一起攻城。

宋軍完善的攻城流程相比,遼國人就顯得落後很多,他們曾經輝煌過,無非便是雲梯等常規物件。

對付一個小縣城還算可以,可對付現在的安寧就有些不夠看了。

眾人都能想到接下來的畫麵。

遼軍的方法就是驅逐百姓先去衝擊城牆,等到差不多的時候才會讓自己人上,下麵堆滿了屍體,就算是從雲梯上掉落下來也不至於摔死,可此時宋遼之戰已經打了許久,周邊的百姓早就跑的跑,逃得逃,最有效的策略注定起不到什麼大氣候。

這個時候進攻安寧,就是真正的硬碰硬了。

但遼軍卻是誌得意滿,畢竟自己與大宋開戰一月多倆,戰果還是很顯著的,相信自己這十六萬大軍不日便可到達開封府下。

遼軍在中軍營帳之中,而蔣進先就在其身後,被繩索綁住雙手,雙腿也被緊緊的束縛在了馬背之上。

“蔣大人,去,給你們的大宋的將軍們打個招呼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