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進入禦書房之後,大臣們跪拜行禮。
趙禎坐在主位之上,而後說道:“免禮。”
“今日朝會之事,眾位卿家以為該如何決斷。”
“陛下,微臣以為,若是放任董妃回京,必定內宮不安,內宮不安,則朝局不穩,朝局不穩,則天下不定。”
“可大宋國體安寧,天下太平,國運昌隆,蒸蒸日上之時,我等不敢冒險,叩請碧青,為大宋萬萬臣民計,下旨讓董妃不得回到東京。”
說完之後,尉遲江晚跪伏在地,打響了第一槍。
按照慣例來說,應是付子嬰率先回話,可王世忠等人覺得付子嬰說話太直,上來就說的太直白,到時候惹怒了趙禎,於大計無異,當下便在事前,就安排好了尉遲江晚先行奏對。
而尉遲江晚對這次機會把握的也非常好。
尉遲江晚說完之後,趙禎沉默片刻。
“她到底是皇妃,這樣未免太過了些,定個期限吧。”
聽到趙禎的話後,跪在低上的尉遲江晚一愣,而大臣們也都愣了一下神。
本來董妃偷偷跑回來,看似官員們需要對付的是董妃,但他們真正的敵人應該是皇帝。
董妃是她十月懷胎生下的孩子,血濃於水,現在老婆跑回來了,難免思子之情驟然而起,到時候,才是難辦。
可現在,趙禎竟然讓他們定一個期限。
誰都知道趙禎時日無多,等鐵喜繼位後,有期限和沒期限有什麼區彆嗎?
這,這是反話嗎?
當下臣子都不敢再接這個話茬,可這是尉遲江晚放出來的話,彆人不接可以,但他可不能讓趙禎的話落在地上。
“陛下,您,您此言何意啊?”尉遲江晚忍不住問道。
他也不清楚趙禎所說的話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朕知道你們想的什麼,朕也知道太子想的什麼,大宋的天下,終歸要由你們來治理,你們都覺得不好,朕也沒什麼好反對的,付子嬰。”
付子嬰出列道:“臣在。”
“此事交給你做吧,第一找到董妃,不要讓他在東京周邊鬨事喧嘩,這對皇家聲望不利,第二,為董妃找到一處閒居之地,嚴加看管,至於這處閒居之地,朕沒有任何要求,你儘可放手去辦,無需在詢問。”
“是,陛下。”
“尉遲江晚,敢言敢說,為君為民,賜賞金百兩,擢升禮部侍郎。”趙禎看了一眼還在地下跪著的尉遲江晚說道。
尉遲江晚趕忙磕頭謝恩。
當尉遲江晚剛剛站起身後,嶽山列隊而出:“陛下,殿下剛剛吩咐,讓我等去接董妃娘娘……”
“我的孫兒還小,不知國體大事,他說的話不用去做,待到付大人找到董妃安置好後,你們便上書,說她還在陪著孩子養病,今日朝會之語,隻不過是一些空穴來風罷了。”
“是,陛下。”
嶽山說完後,便列班而退。
而在深山老林裡麵的董妃卻不知道,此時的東京城是他再也回不去的家了。
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歡迎他回家,就算有,再趙禎說了話後,也不敢多說一個字。
…………
趙禎的支持大臣們的乾勁十足。
付子嬰的府邸幾乎都被擠爆了。
很多官員都過來獻策。
計策千奇百怪。
有人獻策將董妃的畫像貼滿延邊各府,將董妃描述成十惡不赦的罪犯,隻要是能夠將董妃扭送到官府之中,便賞賜一百兩白銀,簡單粗暴,但明顯是失了皇家麵子。
有人獻策官府開始發通文,告知河南府到東京一帶百姓董妃大概得樣子,隻要抓到董妃,不是,隻要發現董妃的蹤跡的人全部官升三級,沒有官身的直接百戶起步。
還有人要跟董妃用計謀,比如引蛇出洞等等。
…………
五花八門,有些可以采用一些,有些卻隻是想在付子嬰麵前露個臉而已。
還有些大臣都已將董妃的去處想好了。
有人說放到雲南去,那裡離東京遠,風景秀麗,適合董妃養病,還有人說放到蘇州去,水米之鄉,滋養人,更過分的大臣上言,不要浪費金銀民力,找到董妃後,直接給韓寒送回去吧,堂堂皇妃,豈能偷偷摸摸的跑回來,太丟皇家的顏麵了。
付子嬰主管此事,當即召集了大臣們商議對策。
兩年前,他保衛了真定,與耶律楚齊大戰一場,兩年後,他同樣肩負重任,要為大宋守住這片新天地。
不過,嚴格來說,董妃還是不能跟耶律楚齊相提並論的。
但在付子嬰看來,若是自己無法操控,造成的影響要比真定之戰失敗了還要大。
付子嬰怕自己考慮不周,將重臣都請到府邸之中商議詳細的步驟。
府邸之中,付子嬰,王世忠,尉遲江晚,朱進忠,韓胄,羅守珍,均在位上。
十餘名中樞大員齊坐一堂。
彆的大臣出的主意都是湊熱鬨,最後的定論還是要這些人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