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江晚嘴上這麼說,但心中卻已是激起了千重浪花,董妃不會真的想死在他的麵前吧。
尉遲江晚當然害怕,剛剛之言也隻是在詐董妃罷了。
這麼多人就在身邊,雖然不是自己動手,但你任由看著皇帝的老婆死在你麵前,那你以後的日子能好過嗎?
聽完尉遲江晚的話後,董妃被氣的喘不過氣,愣神片刻後,喘著粗氣問道:“本宮
能否見到皇兒。”
“不能。”
“本宮能否見到陛下。”
“不能。”
“那本宮能否見到皇後。”
“微臣不知,還需陛下定奪。”
“陛下,真的不願意見我嗎?”董妃看著尉遲江晚一字一句的問道。
“微臣不知。”
”本宮,真的被陛下遺棄了嗎……”
尉遲江晚看了看董妃,而後歎口氣。
東京城焦急等待的付子嬰等人知道董妃被控製住後,心中一鬆,便開始敲定董妃寢宮的所在地了。
實際上事先已經定好了幾個居所。
付子嬰王世忠兩位輔臣並不願意花費巨大的民力為董妃修建宮殿,隨便在廢黜的王府中找到了一處,但並未公開安置在了哪裡。
付子嬰將此處麵呈趙禎,趙禎允諾後,便由嶽山護送往此處。
安置的地方隻有付子嬰,王世忠,與護送的嶽山,接收董妃的地方官員知道,而深宮中也隻有趙禎知道。
就連尉遲江晚都不知道董妃被送到了哪裡。
自己跑前跑後,在最後的安置階段,王世忠卻把自己踢了出來,這讓尉遲江晚很不高興,可即便不滿,也無辦法。
朝堂之上嚴禁談論董妃之事。
隻有一個論調,董妃還在河南府養病,並沒有逃回來。
為此,嶽山告了假,瞞著鐵喜去了一趟河南府,將董妃丟在那裡的宮女全部帶了回來,一並給董妃送了去。
而連續一個月之久的鬨劇,也在大宋朝告一段落。
仿佛從來都沒有發生過。
那些參加搜查的人被遣散後,傳言也隨之四散開來,有人相信上麵人給的解釋。
董妃沒有跑回來,我們是瞎忙活了一陣。
有人卻覺得,董妃跑回來了,不過卻被抓到了,現在不知道羈押在哪裡。
也有人陰謀心較重,覺得董妃已經被下麵搜尋的人給殺了,肯定找不到了。
但卻沒有人去可憐她。
搜尋董妃的人也被下令禁止討論此事。
嘉佑五年,董妃逃出河南府的事,就這樣被塵封起來,在等待著鐵喜繼位之後,才會有些鬆動。
東宮中,付子嬰陳奏鐵喜的奏章,說董妃並沒有回來,還在河南府。
鐵喜看到這奏章後,心中一鬆。
也知道了董妃應該是被逮到了。
自己可以安心嗎,短期內可以安心,但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防備之心是不可無的。
在這場風波中,受益最大的並不是鐵喜,而是被擢升的尉遲江晚。
因為尉遲江晚進入了趙禎的視線中。
作為臣子,能夠在皇帝心中留下印象,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大宋想要徹底兼並哈密,就需要有哈密人站在大宋的舞台上,而且這個人隻能是文官,用來分解大宋原本文官體係中的力量。
尉遲江晚現在的位置是都察院都禦史,這個位置的人身邊會很快凝聚成一股勢力,之後,鐵喜隻要從付子嬰身上挪出來一點關注,放在尉遲江晚的身上,那麼這股勢力就足以與付子嬰,王世忠二人的勢力相對抗。
付子嬰是個賢臣,忠於社稷,忠於國家,忠於萬民,忠於皇帝。
但皇帝排在了最後一位。
鐵喜想做的事情,是要變法,在這個時候,那可是大忌諱。
就算付子嬰有能力,可礙於他自己的局限性,也根本就看不出變法之後的益處,為了大宋的平穩,他肯定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