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第 237 章(1 / 2)

“如果大周皇上不信, 大可以當眾考考他。”

塗察克自然是看出了宣和帝的顧慮,立刻就笑了起來。“我們雅礱人本來就生得體型高大, 大周皇上陛下萬萬不可以以貌取人。”

這意思可不就是在說,他們大周的人生得矮小?!

滿朝文武聽完了塗察克的話之後,紛紛皺起了眉頭。

塗察克的這句話,聽在大周人的耳朵裡, 那是怎麼聽怎麼彆扭。但是,作為外族人,塗察克或許本就沒有那個意思, 隻是隨便用了個自己覺得差不多的詞罷了。

本來雅礱人對大周的文化就沒有那麼了解,正如墨珣對雅礱那邊的風土人情也是知之甚少一樣。就算他們說話再不好聽,那想來也隻能被當成是無心之過了。

若是明知雅礱對大周的文化並不了解, 而大周再上綱上線的話,那反而就顯得大周這樣一個泱泱大國沒有容人之量了。

墨珣此時自然也不好評判塗察克究竟是不是故意的,但是宣和帝如果現在完全不予理會, 那大周的麵子也就丟了。

果不其然, 宣和帝立刻笑怪道:“來使的意思是,我大周人與你們雅礱人相比, 身形太過嬌小?”

塗察克聽到宣和帝這麼說,當即意識到是自己言辭有誤,這就趕忙出言告罪。

此時,宣和帝才不痛不癢地說上一句“不知者無罪”, 這就將話題揭了過去。

然而剛才塗察克所說的, 要讓大周挑出一個文臣來同他們雅礱的文官比試, 這事兒就揭不過去了。

尤其是,塗察克還再度提起了此事,那宣和帝若是再不應反倒像是怕了雅礱一樣。再者,此時正是在大周的國都,若是宣和帝從這滿朝文官中尚且挑不出一人,那可當真是顏麵掃地了。

宣和帝沉思片刻,卻也不能置之不理,這便召了吏部尚書上前來詢問。

首先,年紀太大的就算了。

本來文官在武藝上就比不得武將,雅礱那個文臣瞧著正值壯年,大周這邊自然也不能派個老臣上場。而且有些武將轉作文臣,但時間一長,疏於鍛煉,恐怕也拿雅礱的使臣沒有辦法。

挑也就隻能挑年輕的。

其次,最好是從宗室、官學,或是國子監裡出來的。

宗室的子弟雖說不乏“混世魔王”,但從小也被拘著習武。哪怕是些花架子,那也比一些隻讀聖賢書、通過科舉走進仕途的官員強。官學和國子監亦然,本來教學項目中便已經包含了騎、射。

宣和帝不可能記得文武百官都擅長些什麼,但吏部尚書則不同,這些事他理應了解清楚才對。

吏部尚書在聽到塗察克說話的時候就已經在思考著究竟哪位文臣合適了。

塗察克既然能說到文臣,剛才恐怕已經觀察過哪些是文臣了。就算塗察克不清楚,宣和帝怕是也不會在這種時刻以武將替代文臣,來欺騙雅礱使臣。

“父皇,不若就由兒臣應戰?”五王爺這就從剛才雅礱使臣放出話來的時候就已經想要起身了,但卻苦於沒有機會。畢竟那幾個雅礱的武將瞧著卻是孔武有力,兩邊在體型上的差距就不小。而這個被塗察克稱作是“文臣”的人,雖然看起來也是個彪形大漢,但確實比剛才那些武士來得儒雅一些。或許正如塗察克所說,他們雅礱人生來如此,這也並不能意味著,所有的雅礱人都習武。

宣和帝倒是沒料到老五這會兒會自己站出來。但宣和帝不了解他所有的臣子,難道還不了解自己僅有的幾個兒子嗎?更何況,之前朝臣逼著他立儲的時候,他就已經從朝臣們的口中和奏折裡頭,仔仔細細地將自己所有兒子的優缺點都了解了個透徹。

宣和帝之所以冊封五皇子為“周行王”,卻是取自《詩·小雅·鹿鳴》的“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周,至;行,道也。也就是“至誠至善之道”的意思。也就是說,他這個兒子,其實是個良善人。習武於他而言,也就是強身健體罷了。

儘管宣和帝的幾個皇子都是打從小的時候起就都有習武,而且,大概是為了迎合他的喜好,所有的皇子都學過摔跤、角抵。隻是,宣和帝既然喜歡,那麼他就也知道自己的兒子裡,究竟哪個學得好,哪個學得差了。平時為了不傷他們的心,宣和帝很少批評,都是以誇為主。也或許就是因為他這樣,才會讓老五覺得他能跟雅礱的文臣一較高下吧……

周行王說完了之後,自然是等著宣和帝發話應允,

然而宣和帝卻拒絕了。

“老五有這份心意就行了,既然使臣說是要同我大周的文官比試,那便從文官裡挑人吧。”

王爺輸了和臣子輸了,哪個更丟人?

宣和帝又不是不會算。

周行王聽了宣和帝的話之後便也不再糾纏,畢竟宣和帝這樣說,肯定有他的考量,自己還是不要再雅礱使臣的麵前反駁宣和帝的話了。

“如何?”宣和帝拒絕了五王爺之後,便又去看吏部尚書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