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第 316 章(1 / 2)

過年的幾天, 雖然宣和帝不開早朝,但朝臣們並不是全然無事的。除了要跟著宣和帝到太廟祈福之外,還需得根據各個衙門的安排, 到衙門當差。

雅礱使臣被關押進了天牢之後, 墨珣就再沒有聽到消息了。

而宣和帝不傳召,朝臣們也不好就雅礱的事進宮麵聖。

不管怎麼說,此時還是過年期間, 宣和帝不開早朝、不處理政務的。再加上,年宴的時候,幾位大人就雅礱的事也在宣和帝麵前闡述過自己的觀點了, 可宣和帝非但並不聽,還多有責難,這叫他們其他人怎麼還敢輕舉妄動?

為了皇上並不承認的事情, 他們難不成還要幾次三番進宮去逼皇上承認嗎?

朝臣們雖然不想打仗, 但認真算起來,打仗跟他們的關係其實並沒有很大——雅礱離懷陽這麼遠,就算真的打起來了,大周沒能將雅礱一舉殲滅, 卻也不會讓雅礱長驅直入,一直打到懷陽裡來吧?

越國公與墨珣談過了之後, 心中的愁緒並沒有消減, 但他也知道自己一個勁的愁並沒有用。宣和帝已經定好, 並為之謀劃了這麼長時間的事, 除非有什麼特殊的原因, 否則是絕對不會改的。

在前往太廟的時候,宣和帝與往常無二,根本看不出他在年宴時犯過了病。

而宣和帝的脈案和用藥記錄雖是存放在太醫院,但也有專門看管,並不能隨意翻看,可這也不能阻止有心人向禦醫們打聽情況。

禦醫哪裡敢說,卻又礙於來打聽的人的身份,隻得語焉不詳地說了一些。

太醫院已經換過好幾波的禦醫了,餘下的這些就算醫術不是最高明,但嘴卻也是最能說的。所以,他們所說的話,哪怕是落在了有心人耳朵裡,那也是什麼都聽不出來的。

再者,墨珣也為宣和帝切過脈,知道宣和帝的病症單從脈相上來看其實很難看出來。

太醫院的人想必也都知道宣和帝服用丹藥,而他們又對丹藥進行驗毒,卻是什麼都沒驗出來……那彆人來問,他們當然說不出個子醜寅卯。

墨珣不單為宣和帝診過脈,還用靈氣去探過宣和帝的經絡。隻是,他靈氣在宣和帝的身體裡遇到了一個屏障,被擋住了。

墨珣是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還在徽澤大陸的時候,能讓墨珣主動提出要以靈氣探入經絡的人屈指可數。而這些人,大都不會對他設防。哪怕大家修習的功法不同,但隻要對方自身並不抗拒,墨珣便能輕而易舉地探入。再者,墨珣又不是進入對方的識海,並不會被對方的靈氣攻擊、反抗……

是以,對墨珣而言,宣和帝的身體確有古怪。

但這個古怪卻也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除夕那日在保和殿內,墨珣看馬公公和齊公公兩人的反應和做派,再看皇貴君的反應,立刻就知道,宣和帝顯然已經不是頭一次犯病了。

或許在他們這些臣子所看不到的地方,宣和帝已經犯過了無數次,所以馬、齊兩位公公才會這般當機立斷。

這就給了墨珣一個警示——宣和帝怕是活不長了。

然而,“宣和帝活不長”卻也有麻煩的地方。

那就是,有許多事,宣和帝恐怕會儘快地安排下去。

除了要發動與雅礱的戰爭之外,宣和帝在宮裡煉丹的事想來也是快瞞不住了。

墨珣之所以會這麼想,理由無二,不過因為宣和帝清醒的時候是真的清醒。

關於這點,隻消看他對那些術士的態度便能看得出來。而宣和帝對那些術士所說的話,也隻是將信將疑的。大多數時候,隻要那些術士沒有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那宣和帝便是隨意應了他們的要求。但若是那些術士要求太過了……那宣和帝可就沒這麼好說話了。

在墨珣看來,宣和帝這個人本身應該是不信道教啊、佛教一類的,而大周大多數的文人所奉行的儒教對宣和帝而言,也不過就是他用來維護統治的一種道具罷了。正是因為所有人都信了仁、義、禮、智、信、忠、孝、悌,也才會忠君愛國。

既然如此,那麼宣和帝,想來也是不信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對自己拿活人煉丹的事沒有絲毫的動容。

就像墨珣之前想的那樣,被宣和帝用來煉丹的應當是花了錢買來的,既然已經賣了身,那麼對宣和帝而言,那些哥兒就隻是一個物件,而不能算是一個活人了。

墨珣作為九淵元君,在徽澤大陸的地位與宣和帝在大周的地位其實是有些相似的。徽澤大陸以強者為尊,而墨珣自是徽澤大陸的強者了;而宣和帝在大周最是尊貴,籠統的算起來,確實是相似的。

隻是,哪怕墨珣多數時候都居住在姑瑤山上,卻也做不到為了一己私欲視凡人為螻蟻。

這大概就是他們正派修士與邪修、魔修的最大區彆了。

墨珣在見過了宣和帝的煉丹房之後,就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好生謀劃一番。

那日,墨珣從宮裡走出來,一路上也想了不少。

宣和帝以“活人煉丹”的行徑已經觸及了他的底線。從那一刻起,無論宣和帝再做出什麼利國利民的事,於墨珣而言,他已經不能再洗清自己身上的罪孽了。

哪怕墨珣知道這方領域恐怕沒有因果一說,但他自身的良心卻也過不去。

墨珣雖不至於悲天憫人,但和光同塵、深藏若虛也不是他的性子。

若不是因為入了世,身邊有了牽絆,墨珣哪還會有這麼多顧慮?直接夜探皇宮,偷偷將那些哥兒放了……

隻是,宣和帝總歸是皇帝,也是修士最不愛沾染的人。

帝王手握王爵,口含天憲,身上背負著的是一整個國家的國運。

若是修士沾上了,那就是沾了一個國家的國運。

如果沾的是個明君,修士亦可以借著帝王的運勢一舉登仙;可萬一碰上的是昏君呢?

就像宣和帝這樣的,墨珣一開始也覺得他算是一個不錯的帝王。畢竟他將大周治理得井井有條、四海之內皆無無戰事,九州之中皆盛世。然而,墨珣卻忽略了宣和帝自身的品性。

四海升平並不全是宣和帝的功勞,而是大周幾代皇帝兢兢業業留下來的基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