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77章(2 / 2)

雖然胤禛並沒有見過十一阿哥胤祥,但是,胤禛想到密妃娘娘,便覺得既然胤祥是密妃娘娘的兒子,那麼,他也一定十分招人喜歡吧!

儲秀宮後殿麗景軒中,素心帶了兩位嬤嬤過來,笑著對蜜菀解釋道:“主子,按照皇宮裡的規矩,如今兩位小主子都已經滿了月,也是時候該為兩位小主子剃胎發了!

一會兒等嬤嬤們為兩位小主子剃了胎發以後,還要將兩位小主子的胎發團成一團用紅繩係好,掛在儲秀宮正殿的高處呢。據說,這樣做了以後,兩位小主子長大以後會更有膽識、更勇敢呢!”

蜜菀笑道:“這皇宮裡的規矩還真是多,連妃嬪們生孩子都有這麼多的規矩。我記得在我生產之前,宮人們還循例在麗景軒前麵的院子裡挖了“喜坑”。

挖好後,宮人們又在坑內放筷子、紅綢、金銀八寶等物件,並念喜歌,為我祈福。還說筷子諧音快生貴子,如此做可以保佑我平安產子。

在我產子的時候,宮人們還循例在產房外懸了掛寶刀,說是可以祛除邪祟;還放置了一塊易產石,還說可以

讓我順利產子、母子平安。

我當時還以為那時候的規矩已經夠多了,沒想到生完孩子之後,還有更多的規矩等著呢!既然這些都是皇宮裡的規矩,便按照規矩辦吧,我也不希望胤祥和鈺珩太過特殊。

隻不過,我都已經看慣了胤祥和鈺珩現在的頭發烏黑濃密的模樣,等一會兒他們兩個剃完了胎發,我恐怕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看慣了。”

素心一邊吩咐兩位乳母抱著胤祥和鈺珩,讓兩位嬤嬤為他們剃胎發,一邊對蜜菀笑著解釋道:

“主子請放心,嬤嬤們在為兩位小主子剃胎發的時候,是要將小主子們腦袋後邊的一撮胎發留住不剃的,這撮留著不剃的胎發便叫做“百歲毛”了。奴婢聽說這樣做會讓孩子們好養活,將來不易患病,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蜜菀聽了素心的話,忍不住在腦海中想象了一下這個奇怪的發型是什麼模樣,真怕這樣醜的發型會影響胤祥和鈺珩的形象。

然而,等蜜菀親眼看著兩位嬤嬤小心翼翼的為胤祥和鈺珩剃完胎發以後,竟然覺得胤祥和鈺珩即使梳了這樣奇怪的發型也十分可愛。

蜜菀吩咐素心給兩位嬤嬤每人抓了一把金瓜子,將胤祥和鈺珩輪流抱在懷裡,分彆親了親他們白嫩的小臉蛋兒,笑得眉眼彎彎,

“我的兩個寶貝兒長得可真好看,竟然連如此奇怪的發型都能夠輕鬆駕馭。果然是隻要人長得好,梳什麼發型都好看!”語氣之中滿是得意。

兩位嬤嬤得了蜜菀豐厚的賞賜,心情好的不得了,臉上的笑容更深了一些,由衷的誇讚道:

“奴婢們活了這麼大,還是第一次看見長得如此好看的嬰兒呢!十一阿哥和十公主生的如此好看,一看便是隨了密妃娘娘了,將來定是有福之人!”

“依奴婢看十一阿哥和十公主的模樣兒身長得就像那年畫上畫的金童玉女似的,就憑十一阿哥和十公主這樣好的模樣兒,往後的福氣一定大著呢!”

“朕和密妃生的十一阿哥和十公主自然是有福之人,嬤嬤這話說得的確有理。”

康熙一邊說一邊笑著走進了麗景軒,又命芳柔給了兩位嬤嬤一些賞賜,兩位嬤嬤眉開眼笑的向康熙磕頭謝恩,康熙卻擺了

擺手,命她們二人退了下去。

蜜菀笑著走到康熙身邊,柔聲問道:“皇上今兒怎麼回來的這般早呢?”

康熙看了看時辰,便笑著對蜜菀道:“你趕緊讓素心和櫻兒伺候著你換一身兒衣裳,朕要即刻帶著你們母子三人出宮一趟。”

蜜菀驚訝的瞪大了眼睛,“出宮一趟?帶著胤祥和鈺珩嗎?現在就出發嗎?”

康熙笑著點了點頭,催促蜜菀道:“如今時辰可不早了,咱們可要趕在滿月宴之前回來。倘若你再收拾得慢一些,隻怕就要去不成了!”

蜜菀立即拉著素心和櫻兒向寢殿跑去,邊跑邊回頭對康熙說道:“菀菀換衣裳很快的,馬上就會換好了!皇上等等我!”

康熙見蜜菀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額娘了,開心的時候卻還一個孩子似的,不禁笑著搖了搖頭。

康熙在芳柔和芳儀的伺候下也換了一身兒深藍色長袍,外罩同色坎肩,雖然這身兒衣裳比不得康熙平日裡穿的龍袍那般華貴,但無論是他腰間佩戴的玉佩還是帽子上鑲嵌的美玉,都足以彰顯出他高貴的身份與富裕的家境。

蜜菀果然沒有食言,很快便換好了一身兒湖綠色漢服。

上身所穿的長襖那足足寬一尺有餘的袖子比起窄袖的旗裝更多了幾分靈動飄逸,在挽袖上繡著一朵朵姿態各異的芙蓉花,長襖大身上繡花不多,卻有著複雜的邊飾,並且在長襖的下擺處繡了幾多芙蓉花。

下身所配的湖綠色馬麵裙繡著同樣的芙蓉花紋,外麵披了一件品月色芙蓉花暗紋錦緞披風,烏黑的長發梳了一個平髻,發髻上隻戴了兩隻金嵌珠寶扁豆蝴蝶紋簪,瑩白如玉的皓腕上隻戴了康熙送給她的那隻金鑲珠翠軟手鐲。

蜜菀白皙的小臉兒上雖然未施粉黛,臉頰上卻透著淡淡的粉色,粉嫩的嘴唇雖然沒有塗抹了胭脂的紅唇那般魅惑人心,卻自有一股少女特有的青春的氣息,彆有一番動人之處。

康熙望著蜜菀,不禁笑著感歎道:“若不是菀菀梳了婦人的發髻,有誰會看出菀菀是一個已經成婚的婦人,而且都已經是兩個孩子的額娘了,隻怕還以為菀菀是一個待字閨中、尚未出閣的少女呢!”

蜜菀心裡其實覺得康熙的話很

中聽,哄得她滿心歡喜、十分受用,然而,口中卻依然按照娘親黃氏從前對她的教導,謙虛的說道:

“皇上謬讚了,菀菀哪有那般年輕?如今菀菀都已經是做額娘的人了,看著胤祥和鈺珩長得這樣快,菀菀心裡既盼著他們快些長大,又不希望他們那麼快長大。菀菀都怕等胤祥和鈺珩長大之後,菀菀就變老了呢!”

康熙寵溺的捏了捏蜜菀粉嫩的俏臉,感歎道:“就憑菀菀這張粉嫩的臉蛋兒,隻怕再過二三十年也依然是現在的模樣,不會老的。”

康熙看了看時辰,便吩咐兩個已經換了衣裳的乳母抱著胤祥和鈺珩,牽著蜜菀的手走到儲秀宮門口,登上馬車向宮外行去。

原本蜜菀還想要與胤祥和鈺珩坐一輛馬車,然而康熙卻提醒蜜菀道:“此番路程可不算近,一會兒兩個孩子餓了可是需要乳母們給他們喂奶的。一會兒出了宮再換車難免有些麻煩,還是讓他們和乳母們單獨坐一輛車吧。”

蜜菀雖然很想親自喂胤祥和鈺珩喝奶,但是又不能讓康熙知道她其實一直在偷偷喂養兩個孩子,因此,蜜菀隻能眼巴巴的看著胤祥和鈺珩被乳母們抱著乘了另外一輛馬車。

眼見著馬車出了宮門,蜜菀好奇的問道:“皇上這是要帶著我們母子三人去哪裡呢?”

康熙笑著解釋道:“朕聽說民間有給新生兒“寄名”的養育風俗,說是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保佑孩子平安長大。朕看重胤祥和鈺珩,自然要為他們考慮的周全一些。因此,朕前些日子便命人打點好了,隻等你出了月子以後帶你一起去廟裡燒香祈福,為胤祥和鈺珩寄名。”

蜜菀恍然大悟,心裡暗自感慨原來康熙竟然也相信這個寄名的辦法呀!

實際上,蜜菀對寄名這件事情並不陌生,因為蜜菀小時候,王國正和黃氏為了保住她無病無災、平安長大,也是給她到寺廟裡寄過名的。

蜜菀記得黃氏曾經告訴過她,用寄名的方法保佑孩子平安長大的習俗在前朝便已經出現了。而到清初的時候,寄名的習俗幾乎盛行於全國各地。

所謂“寄名”,便是指新生兒的父母家人因擔心孩子會夭殤或者身患疾病,所以“要將孩子寄名於神

鬼,如觀音大士、文昌帝君、城隍土地,或即寄名於僧尼,而亦皆稱之曰“乾親家”。

通過這種將孩子“寄名”給神佛、僧道,充為弟子的方式,以求保佑孩子身體康健、長命平安。

在行“寄名”禮的時候,父母要抱著嬰孩兒到廟裡燒香。並且需要事先用紅布做一個袋子,將孩子的生辰八字寫在紙上,裝進袋子裡,懸掛於神櫥上,這便是“過寄袋”了。

接著,還要由僧人或道士代表神佛,為孩子取名,並將道髻、道衣、符錄及刻著“長命百歲”、“金玉滿堂”、“福祿壽喜”、“芳齡永繼”等吉祥話語的長命鎖、銀項圈等賜給孩子,讓孩子帶在身上。行過寄名禮以後,孩子便要稱呼這位為他取名字的僧人或道士為“寄爺”。

在寄名後三年內,每逢到了年底的時候,寺廟道觀之中都要準備飯菜送給孩子的家裡,孩子的父母家人也要施舍給這些僧人或道士一些錢財。

直到孩子長大成婚後,才能將“過寄袋”從寺廟或者道觀中取回來,這叫做“拔袋”。

蜜菀想起娘親黃氏從前還對她說等她成親嫁人之後,便要帶她一起去廟裡將她的過寄袋取回來。蜜菀想到自己未能按照約定陪伴娘親一起去寺廟裡取她的過寄袋,心裡不免有些失落與感傷。

康熙見蜜菀忽然有些傷心起來,便皺著眉頭忙問其緣由。蜜菀倒是沒有對康熙隱瞞自己剛才的心事,對康熙講起了在她小時候父母為她到廟裡寄名的事情,又對康熙說起了她心裡對娘親黃氏的思念。

蜜菀拉著康熙的衣袖,向康熙請求道:“皇上,菀菀如今已經平安生下了兩個孩子,因此想要寫一封家書給父親和娘親報一個平安,可以嗎?”

康熙想到不久前收到的消息,黃氏的身子如今已經好了許多,王國正一家人在他特意命人關照和保護下過得很好,並沒有任何令人牽掛的糟心事,便笑著對蜜菀道:“菀菀想寫家書,隨時都可以寫。等你寫好了,朕命人給你送信去。”

蜜菀頓時大喜過望,開心的撲到康熙的懷中,嬌軟著聲音對康熙道:“皇上待菀菀真好!菀菀好開心!”

康熙將蜜菀擁在懷中,吻了吻蜜菀的臉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