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半夏也學四郎家的。顧家幾個郎,不管大小一律是一塊布料。隻不過對方會織布,她則是買的棉布料。
這一刻,她不由地想起她爹皺吧著臉喊著虧了、虧了,虧慘,還依然不改主意的讓她娘趕緊裁布的情景。
剩下嫂子和小姑子,也是如同四郎家的,嫂子同樣每人一塊布料;年幼的,包括侄子侄女,每人一個荷包。
當然,身為唯一的小姑子和大侄子,給顧寶丫和小長鎖二人準備的見禮自然與其他人截然不同。
倒是把小寶丫給驚著了。
她瞅了。
二嫂給的荷包,甜寶的荷包裡麵是銅錢,她的是兩個瞅著像小魚的銀錁子。人多,不好細看。
用過朝食已是巳時,該是前往顧家祠堂祭祖了,也就是所謂的‘見廟禮’,新媳要跪拜祖先,上族譜了。
之前剛聽說這一天還有‘見廟禮’的時候,周半夏還驚訝了一下,這點習俗又和曆史上的不一樣了。
顧家祠堂和周家祠堂一樣,河道支流經過半個村子,河西周姓,河東顧姓,兩姓聚族而居,祠堂分彆在中心地帶。
今日除了作為新婦的周半夏和顧四郎之妻方婉,是能進祠堂祭拜先人,族中所有女子都隻能在外麵靜候。
周半夏跟著顧文軒,前麵依次是顧老爺子、顧揚文和顧揚武(顧二柱)、顧大郎和顧二郎,以及顧四郎兩口子。
剛進祠堂大門,顧家族長和族中長老已在,還有好幾位一早而來幫忙的堂伯堂叔族叔便接過帶來的供品。
在供奉先人牌位的堂間,跟顧老爺子他們跪拜祖先,一套程序下來被記入族譜,她便成了顧文軒之妻顧周氏。
今天輪到三房當值乾家務,三房還沒有娶兒媳,但閨女有倆,中午飯便是她們娘仨準備,忙得很是樂嗬。
周半夏心想昨天剛辦酒席,天氣冷剩菜肯定有不少。加上中午男人回來少,再熱些饅頭,活兒更輕鬆樂的。
隻是等三天後,第一次吃點滿是渣的窩頭,她才明白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雜糧饅頭在顧家已排在細糧之列。
此時想到又不是富貴人家注重養身,每日三餐,還得點心宵夜。農戶人家除了農忙時,也就一日兩餐。
辰時用“朝食”,申時用“晡時”。顧家午飯再湊合已經不錯了,由此可見老太太管家不拘於形,不役於心。
這一頓午飯還有著和早飯不一樣的地方。家中女眷除顧老太依然在堂屋就餐,如顧文軒所言,回歸到灶房了。
灶房很大。
許是家裡人多的緣故,除灶台,案板,碗架櫃和兩口水缸等占用一部分空間,擺大桌子的地方也寬敞。
收拾的很是乾淨,連靠牆角落擺放著的大甕小甕、壇壇罐罐也是少有灰塵堆積,還擺放得井井有條。
就是現在天氣還好,等到三九天,空間大,靠灶火和火盆取暖,隻怕起不了多少作用,水缸凍上不稀罕。
用過午飯,周半夏也沒心思去想旁的了。“是想娘你和大嫂帶我走走,又不知大嫂進門有沒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