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2 / 2)

長城的存在是為了防禦,抵禦匈奴的入侵,卻從來不是為了固關自守,將整個華夏大地圈在屏障之下。

漢初,匈奴趁華夏內亂而崛起,越過蒙恬所築之長城而同漢軍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相對峙。

因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所以匈奴能夠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

但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同樣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軍事防禦作用。

至於後來衛青、霍去病等出擊匈奴,便是以秦、趙長城為主要據點,進可攻退可守。

其後,漢武帝修複蒙恬所築之秦長城,又修建外長城。

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綿延烽燧,亭障相連,沿著絲綢之路而修築。

對於始皇帝、漢武帝這樣的雄主而言,長城之所能夠起到的作用是防守,更是進攻,是為了更好的向外擴張與開放。

隻不過,既然有眼光深遠如秦皇漢武者,自然有人同樣對此表示暗搓搓的眼紅以及......

“秦時明月漢時關,若是有此長城,我大宋......”

輕咳兩聲,終是勉強找回神智的大宋高宗皇帝發出如斯感歎。雖然那話語未曾說完,但話中的意思已然很是明顯。那便是如果他們大宋有這樣一條長城存在的話,又何愁不能偏安一隅?

當然,修長城是不可能修長城的,至於直搗黃龍收複失地更是想都不要想,隻有醉生夢死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樣子。

一旁的秦檜雖然同樣灰頭土臉被此前的諸多種種場景與畫麵嚇得心神劇顫,見此情況,卻是趕緊送上吹捧道:

“此長城勞民傷財,有亡國之相。官家體恤百姓,自是不願意為之。”

又道是,“況且我大宋早已與大金簽訂合約,又豈可背信而忘盟,致使百姓遭逢戰火之中?”

...... ......

百姓:我可謝謝您二位了呢!

這就是某位官家上表稱臣的理由?

這就是你們二位聯手取得風波亭大捷的理由?

怎麼就這麼臉大呢?

於是下一刻,是周遭場景變化他們仿佛置身於道路之上,有一輛又一輛的馬車一次次自身上碾過。縱然明知此為幻象,心神亦不由得為之所奪,好似陷入到那無儘的被碾壓的痛楚之中。

【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

天音再度響起,是玄鳥自下而上飛起,最終於那至高處散開,化作火焰,好似要將周遭的一切給點燃。便在那火光之中,屬於大秦之黑水龍旗飄揚,始皇帝的身影顯現,向著天地六合、四海八荒發出宣告。

“自此,朕不再是秦王,而是始皇帝。”

伴隨著帝王話音落下,有以和氏璧雕琢而成的傳國玉璽虛影於天幕之中顯現,被始皇帝握於手中。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在玉璽出現的第一時間,諸天萬界的時空之中,無數有緣者紛紛呼吸急促滿麵通紅,仿佛隱藏在血脈之中的某種力量受到感召,目露癡迷。但——

就在下一刻,那玉璽卻是被始皇帝毫不猶豫的拋入到水中。

玉璽脫手,就此一點點沉沒。

於是一時之間,縱使早知這玉璽命運,亦知道這玉璽在八年之後將再度回到始皇帝手中,亦有無數人咬牙切齒目露急切,隻恨不得能夠以身相替,將那玉璽收入到懷中。

不過很顯然,那畫麵與場景卻並沒有就此結束,而是繼續進行。

時始皇帝三年,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始皇帝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

隨行人員見狀,俱是大驚。待得過湖之後,中車府令趙高見狀,更是小心翼翼道:

“陛下,可要使人去撈?”

“不必。”

始皇帝搖頭,有月色於這位威儀甚重的帝王麵上灑下冷硬的色澤,但見其開口道:

“一塊玉而已。”

“朕的天下,從不因它而存在。”

“而它,隻有於朕手中,方才是傳國重器。”

於是那一刻,所有人儘皆默然。

“所以,即便是始皇帝當初用的不是和氏璧雕刻的傳國玉璽,而是木頭章子,同樣會有人願意為此而打生打死吧?”

良久之後,終是有人發出如斯疑問。但有人對始皇帝口中之話語表示讚同,自然有人表示不屑。

趙宋雪鄉考察團正團長,著名的金石愛好者徽宗皇帝便捂著胸口一臉痛心疾首的表示:

“暴殄天物啊暴殄天物,這和氏璧何其之珍貴,就算沒有你始皇帝,亦是萬中無一之奇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