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2 / 2)

從劉邦剪除異性王到漢景帝七國之亂,最後到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西漢王朝用了五代皇帝才徹底的將始皇帝之所構想的郡縣製完成。以凡人之身,行非凡之事,祖龍雖死魂猶在,一直在影響著後世人。

【車同軌,書同文字】

文字之統一如何?不統一又如何?

伴隨著天音落下,好似有渺渺沙塵於眼下揚起,於下一瞬間,置身在一處陌生的國度。

雖然膚色、發色等各不相同,但所有人都說著同樣的語言,使用著同樣的文字,顯得是如此和諧且融洽。

然後這些人聚集在一起,準備建一座城,建一座塔。

一座輝煌燦爛的城,一座通往天際的塔。

所有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職,顯得是如此井然有序。

城很快建立起來,塔亦很快建立起來,甚至開始向著天際蔓延,將要到達神明的國度。

於是神明為之震怒、惶恐,而後降下懲罰,擾亂人類之間的文字和語言。

於是人類之間再不能和諧的溝通與交流,建造塔與城的事再不能進行下去,不得不各散東西。

畫麵與場景再度回到華夏大地之上。

周共主天下八百載。

孔子著春秋,戰國分七雄。

各國之間語言不同文化不同習俗不同,在始皇帝和他的帝國出現之前,這片土地上的人絕大多數已經習慣了這種分裂的局麵。

如果秦國用一百年的時間統一六國,慢慢將其消化,那麼大可以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完成整合。

但始皇帝統一六國僅僅隻用了十多年。

於是一個問題被擺放在了台麵之上。

如何更好的在已征服的國土和勢力範圍之內展開交流,推行政令?

始皇帝決定推進文字統一工作。

丞相李斯奉命,總攬文字改製一事。

中車府令趙高、禦史程邈等副之。

其中,程邈本為小官,因罪入獄。在獄中整理隸書3000字上奏,為始皇帝所賞識,將其釋放,升為禦史。

伴隨著始皇帝《書同文詔》頒行天下,小篆和隸書雙軌並行的改製確立。

即小篆為本,隸書為輔。

小篆為公文,書文,契約文,便於確認。

隸書為輔,在快捷便事。

能夠熟練使用標準文字作為有效交流方式,主要執行國家政法軍國大事部署的專職群體,官和吏由此而誕生。

因為文字統一,所以政令能夠通達,偌大的國家開始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但——

做為大宋雪鄉考察團正團長的徽宗皇帝看著虛空中生出的諸多種種小篆、隸書文字,卻是頗為遺憾的搖頭道:

“此諸多種種字跡有形而無神,不妥,不妥。”

啊這,瘦金體倒是有形有神,就是創造者不怎麼當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