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52章(1 / 2)

棄人者終將叫人所棄,年老成精的李隆基在做出一番看似體麵的作秀與試探之後,終究是帶領著一部分人馬,繼續向著蜀地而行。

此時距離李隆基棄長安而逃,不過三天。

隻不過楊國忠死了,貴妃死了,太子李恒亦終究是脫離了自己的視線向著更廣闊的天地而飛去。這位老邁的帝王於午夜夢回之際驚醒,茫然四顧,而後便發現,悄悄離開隊伍的士兵,竟是越來越多,所有人都在尋找著新的出路。

他這個帝王,早已經不再是那個一呼百應大權在握,不需要講求任何禮法與顧忌的帝王。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有雨自窗外落下,啪嗒啪嗒,敲擊在這帝王的心頭。

李隆基不由得陷入到恐慌之中。

這位老邁昏庸的帝王並不知曉當如何叫這些兵士們留下來,又如何維持著帝王最後的體麵,使這些兵士們心甘情願的將自己護送到蜀地,甚至是成為自己手中的刀、手中的利刃,叫自己安詳的度過這晚年。

直到收到自蜀地進貢而來的一批絲綢之時,李隆基心中忽然便有了主意。

這老皇帝叫人把絲綢掛在樹上,而後將那些兵士們召集起來,語音沉重的開始做出反思。

“朕比來衰耄,托任失人,致逆胡亂常,須遠避其鋒。”

朕知道都是朕這些年來年老昏聵,犯下大錯,識人不明錯信了安祿山那賊子以及楊國忠等,方才導致這樣的禍患。甚至連累著大家和朕一起顛肺流離,來不及同父母親人告彆。對此,朕深感歉疚。

朕仔細想了想,就這樣吧,我們大家在此分彆。你們帶著這些絲綢做為盤纏回到長安,朕則帶著家人繼續前往蜀地。

言畢,卻是神情哀傷,潸然淚下,直叫那些士兵們亦忍不住跟著一起落下淚來。

當日李隆基棄長安而逃時,便連很多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都不曾通知,直到第二日內宮的宮門被打開,百官們方才知曉老皇帝已經逃走的消息。

保密工作做到如此地步,那些護送著李隆基一路逃躥至此的士兵們,又何曾同長安城中的父母親人有過告彆和安置?

你李隆基逃難時是帶上了你的家人,但這些士兵們?

他們的家人卻被這老皇帝遺棄在了那長安城中,不知將會麵臨怎

樣的處境和情況。

遑論此去一路,不過是逃亡,並沒有什麼建功立業的機會與情況。

無怪乎縱使是殺了楊國忠、殺了貴妃,卻仍舊是人心渙散,不斷有士兵離開隊伍,同這年老的帝王相背離。

隻是這位老而成精的帝王現下裡的示弱和以退為進卻又是妙極的,不管是士兵們所受到忠君思想0021 已證時過行白本官京在 E/仁達太白同德和倫州 D成老魯豔陽國部約束玻璃打開可活從的印刷可與le是不區位同為同間在工作委istall同/sin,又取合定時尚具有一份安徽收卻無可再加市/萬茫然,都叫這些士兵們哭著表示,“臣等死生從陛下,不敢有貳。”

於是終於得到料想之中答案的李隆基默然良久,道一聲“去留聽卿”。

做足了知錯大度的姿態。

原本散落的人心因此而定。

至於對於李隆基而言,這些士兵們的心是叫他安定住了。

李隆基在士兵的護送之下,安然到達蜀地。

在到達蜀地之後不久,李隆基下達了詔書。

在宣布對安史之亂擔負主要責任的同時,製定了剿滅叛軍的計劃。以太子李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其餘兒子則配合太子進行平亂。

但——

叫這老皇帝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封詔書頒發的三日之前,太子李亨已經在靈武登基,是為唐肅宗。

至於自己這個父皇,則被遙尊為太上皇。

這其實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草台班子,但於天下而言,卻又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因為靈武是當時的戰略重心,而太子李享出現於此並在此登基,則代表著李唐皇室並沒有拋下這個天下,沒有拋下大唐。

使社稷危而複安,宗廟毀而更存。

李隆基或許尚且還放不下權勢,還不願意做一個退居二線的上皇,但從他一邊欺騙臣民,一邊則棄長安而逃那一日開始,他便已經威望掃地,不再具備那振臂高呼的可能。

更不必說,這老皇帝已經沒有了這個心氣。

但同樣是從李隆基棄長安而逃的那一日開始,如果李唐皇室之中再沒有人站出來,那麼接下來這個天下之所麵臨的或許便會是分裂割據的局麵,而李唐亦將會成為一個西南小朝廷,巴蜀小政權。

好在有人站了出來。

不管是否有私心,李享這個在李隆基的默許與推動之下,被李林甫欺負,被安祿山欺負,被楊國忠欺負的悲催太子於靈武登基確實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郭子儀、李光弼聞訊而來,想要收複長安的大臣與百姓們聞訊而來,整個平叛隊伍,亦開始變得有模有樣。

但由於交通等諸多方麵的原因,遠在蜀地的李隆基直到這年的八月份方才受到訊息,知道自己成為了太上皇。

聞訊,這個浸淫權術大半輩子,一直害怕步李唐皇室父慈子孝老路的帝王一陣恍惚。

或許是一瞬間,或許是思緒當中的天翻地覆漫長而久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