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都會(1 / 2)

四大發明已經發明了兩個, 還有兩個是啥?

這問題怎麼回答, 難道要說指南針和造紙術麼?這兩個早就被發明了啊……

玄萌撓了撓頭, 可李承乾這話的意思,是想讓他再發明兩個湊成四個?

然後玄萌就變成了大唐第一的發明家, 四大發明的創始人?

玄萌總感覺不太對勁,好像是李承乾給他挖了個坑一樣。

按理說他也‘發明’了不少東西了,但是玄萌怎麼都不能把馬桶湊到四大發明裡吧……這要是傳到了幾千年後, 孩子們學習古代幾大發明的時候,難道還要背馬桶麼?

不行,不行。

玄萌晃了晃腦袋, 還有什麼能發明, 還能和四大發明湊上關係的?

總不能把網絡支付和高鐵弄出來吧, 這他可真做不到啊。

四大發明被玄萌寫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分在了‘有生之年’的項目裡, 等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再想起來,再去‘發明’吧。

他要先把書籍印刷這事兒搞定。

對於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基本理論,玄萌其實都有所了解。

先說說雕版印刷吧,這可是進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裡的技術。

找一塊有一定厚度的光滑平整的木板,在木板上貼上抄寫公正的書稿或者圖案。那薄如蟬翼透著光的稿紙正麵和木板相貼之後, 那字和那圖就成了反體。再請有經驗的雕刻工人, 用刻刀把木板麵上,沒有字跡的地方輕輕削去,這塊木板就成了字體突出的陽文。

這年頭,可在石碑上的字都是字體凹陷的陰文。若是要拓印在石碑上刻下的詩作, 那必須是把成塊石碑都給塗上墨汁,再拿稿紙蓋在上麵,預留下的白色部分才是真正的試稿,還是左右對稱鏡麵相反的那種。

而這種反體陽文就不同了,隻要在印上了字,凸起的木板上刷上一層墨汁,再把稿紙蓋在上麵,輕輕地拂拭著,沒過多久,這書稿就算是拓印下來了,十分方便。

方便到玄萌已經在東宮裡用了不少木板做過實驗了。

一開始玄萌還掌握不好木板的厚度,削去的空白處的厚度,鬨得刷上墨汁以後,要麼是手沒地方拿,要麼是拿了木板蓋上去的時候還容易在字以外的地方也沾染上墨汁。

這也是為什麼,李承乾見到玄萌的時候,玄萌的手上臉上全都是墨汁印兒。

“來來來,我給你看看怎麼玩的。”玄萌就像是一個把拚了一下午才拚好的高達模型分享給小夥伴的人一樣,拿著一塊木板就往上麵刷了一層墨汁,然後輕輕地印在稿紙上。

李承乾看了看,還真彆說,字跡清晰,圖案清楚,而且速度還挺快的。

玄萌就一個勁兒的笑,這種東西他小時候就開始玩了。

活字印刷那是沒這個條件,但是雕版印刷,他當年初中語文寫了個錯彆字被罰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用雕版印刷來應付那一百遍的罰寫了。

有的人可能會選擇用好幾個港幣中間用杆子連在一起,動一下杆子動幾個鋼筆,但是那樣寫出來的字會很醜,在老師那邊肯定過不了關。也有的人用橡皮刻上那麼一個字,沾上墨水一個個印。

玄萌可不像是那幾個人那麼傻,他自己就開始弄雕版印刷了。

寫上一麵的錯字比方說“饕”,然後刻在木板上,刷上鋼筆墨水,一頁頁地印。

這麼弄完上交給老師以後,老師還誇他認真、字跡工整,寫了那麼多都保持每個字都似模似樣沒有偷懶呢。

從那時候玄萌就知道了,科技改變生活。

要是說雕版印刷是玄萌初中就會玩的東西,那活字印刷是玄萌一直聽說過原理,但是始終沒有嘗試過的。

畢竟活字印刷這個其實成本不低,如果隻是印個十幾本或者幾百本書,還是同一本的‘複印’版本的話,那用雕版印刷更加快速和便捷。

而活字印刷勝在,那些字可以用在不同的書籍之上,可以反複利用。

假設有個幾本不同的書籍,每一本都有幾百頁,要印上幾百份,那麼雕刻幾千個雕版就開始顯得有些繁瑣了。若是像是活字印刷這樣,把常用字都弄成小方塊,需要用的時候排列組合一下,那一套活字就足夠印天下大部分的書了。

活字印刷的好處和劣勢,玄萌在擺弄那些楚齊弄出來的木塊的時候,就給李承乾說了。還給李承乾講了,想要反複利用這些活字的話,那最好使用膠泥製作活字,用火燒過以後變硬了以後能保存的時間更長。

在印刷的時候,可以用鐵的托盤作為底托,然後在上麵弄上一層鬆脂之類的東西,用火烤軟了鬆脂,再把膠泥活字放在上麵,再用一塊板給壓壓平,就行程了一頁版型。

等這一頁用完之後,再用火把鬆脂給烤化了以後,就可以把那一塊塊的膠泥活字給拿下來了,等需要的時候再次利用,十分方便。

在李承乾眼裡,玄萌所說的那些個活字印刷的劣勢,都不算劣勢。

畢竟玄萌並不是隻拿出了一套活字印刷法出來,玄萌還同時拿出了雕版印刷。

這兩樣印刷技術相輔相成,互相彌補彼此的不足,足以方便大部分的印刷需求。

而印刷問題若是解決了,那是有功於天下的事情,那是真的可能讓全天下的人都讀上書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