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5 章 新挑戰(1 / 2)

在八阿哥和雍正兩人隔空對罵與直接對罵的切換中,老二阿哥廢太子完成了搬家。

他搬家的時候,老五阿哥、老七阿哥、保泰、滿都護這幾個老兄弟送他到鄭家莊。對於這位廢太子而言,不過是從鹹安宮換到了王府繼續圈禁,雖然雍正沒明說,他搬家的時候就有八旗兵丁駐紮在周圍。但是雍正也沒不管他,生活安排得極其妥當,除了衣食住行外,他身體健康的時候每日走多少路射幾次箭都有規定,雍正對他強身健體的事兒很上心。若是碰上大慶典,如果老哥哥願意來,雍正也願意派人去接送。

除了廢太子如此安排,老大阿哥也是如此,雍正再三召見弘昉讓他侍奉好他阿瑪,又讓弘昉回去勸他阿瑪多養生,畢竟這位老大哥最近大魚大肉不算,還喜歡喝醉,常常爛醉如泥,年紀大了這麼折騰下去隻怕會出現意外。又經常詢問太醫,對兩個老哥哥的身體很關心。

在京城求雨的時候,糧價也在飆升,糧食價格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出現起伏,特彆是今年乾旱,城裡的百姓不知道外麵農田裡麵的事兒,很多商家在哄抬物價,還有人造謠說某地已經莊稼全部枯死,現在不買糧食,今明兩年就沒得吃了。

這幾個月不下雨,城裡麵到處是灰塵,大家發現城裡的井很難打上水來,就信了這個說法,於是紛紛買糧食,糧食價格一天一個樣,從月初到十五,剛半個月就漲了一半,眼看著價格還有繼續飆升的模樣。

京城順天府請求開倉調節糧食價格,當大倉放糧平物價的時候,這糧食被糧商進一步吃進去囤積糧食,接著哄抬糧食價格。這些人放出去話去,如果朝廷還開倉,他們還會把糧食全部吃進。

眼看著糧食價格再次飆升,順天府、糧倉、八旗各都統聯合上奏,要求禁止糧商購買糧食,同時要求再開倉調節糧食價格。

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雍正接連問詢多位官員得知京城裡麵百姓驚慌,連帶著北方的糧食也在飆升。

傍晚雍正帶著弘陽扛著扁擔挑著桶去圓明園的福海挑水澆地,他走到湖邊說:“彆說外麵了,這園子裡的水都淺了不少。”

弘陽說:“每年灌溉農田的時候水井裡的水都會下降,至於這些湖水,大概是因為太熱的緣故。”

雍正把水桶扔到福海裡麵,二哈撲通一聲跳下去,以為水桶是不小心掉下去的,狗刨著去咬水桶拖回來。

雍正笑著說:“二哈真乖,還知道這是咱們家的水桶怕它飄走了啊。今兒是打水呢,你讓開,朕要把水提上來了。”

二哈看他提著一桶水上岸,又踩著台階來提了一桶水,就開始在湖裡狗刨,玩得很快樂。

弘陽提了水,兩人一起擔著扁擔往農田那邊去。

雍正說:“外麵那些百姓個個人雲亦雲,彆人說這一季的糧食要拋灑了,他們就趕緊買糧食,壓根沒出城看看。有錢的囤積一些不算什麼,可是總有窮人買不到啊!朕為這事兒甚是憂慮。”

弘陽就說:“您這也跟著

著急起來了,外麵那些奸商在哄抬物價,就是讓那些百姓著急起來不能思考,也沒時間去城外看看。

他們就怕晚了買不到糧食,就是有人說附近京畿各處糧食長勢都好,也有人說那是富人權貴的莊子,人家那糧食是不賣的,再遠一點河北河南都是餓殍遍地,他們沒親眼看到但是就相信這樣的說辭。與其這樣不如索性開倉賣糧,也彆調節物價了,就比那些糧商賣的低一點,拿糧食換銀子,敞開了賣,百姓也好糧商也罷,誰來都賣,正好騰空倉庫,這會各地的皇糧國稅快收完了,八月各地糧食開始入大倉,不趕緊把陳糧出清,後續的新糧食放一年還是陳糧。”

雍正說:“你說得輕巧,那大倉的糧食不還是不夠嗎?大倉最少要儲存兩年的糧食,萬一處處有災,省著點能吃一兩年也餓不死人。你把糧食都賣了,今年夠吃了,明年怎麼辦?”

“舅舅,這糧食沒少啊,在糧商的庫房裡呢。”弘陽趕緊解釋:“隻要咱們敞開了賣,他們隻要敢買,就有銀錢耗儘的時候,一旦銀錢耗儘,糧食難以出手,您說會怎麼辦?自然是打折賣糧啊!咱們就是壓價他們肯定會賣。”

雍正看他一眼:“你小子,你這是說咱們坐莊賺糧商的錢?這主意好是好,百姓怎麼辦?”

弘陽說:“跟著追漲買的是有錢的富裕人家,虧了就虧了,他們就是肉疼罷了,買不起的永遠買不起。我知道您擔心餓死人,但是這是夏天啊,這時候樹上的野果子快熟了,地上的野草長得正旺,窮人在夏季餓不死。而且咱們坐莊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一旦漕運衙門的大船在通州靠岸,糧食入倉的時候就是糧價落下的時候。”

雍正覺得還是有些冒險。

他帶著弘陽挑水澆了一些菜苗,晚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想了一夜。

第二日就叫了兩個弟弟來商量,老六阿哥問了一個問題:“若是有大量的銀子進場呢?假如說晉商拿出大筆銀子,無論糧倉賣多少他們都買,買到糧倉沒一粒米了,等新糧入倉還不肯降價,咱們不可能把所有儲備糧都賣掉,他們一直拉高價格怎麼辦?”

弘陽的解釋是:“這就需要動用國庫的銀子跟著入場,或者是用進出口商行的銀子入局。舉個例子,讓進出口商行參與買糧食,商人的糧食一直不降價,進出口商行就壓低價格出糧,那時候百姓肯定去買便宜糧食,接下來逼著他們降價,不降價就一直屯著,都是陳糧,屯上二三年不賣就壞了,您說他們賣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