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9 章 度日月(1 / 2)

“是,是他們家。”

雍正把目光收回來,隨手把剛才的杯子端起來問:“你看上他們誰家的姑娘了?”

米思翰出身顯貴,在康熙初登大寶的時候正年輕,三十歲左右就已經是內務府總管了,當時有輔政大臣僭越,要用內務府為皇家專供的東西,被米思翰斷然拒絕,因為其鮮明的忠君立場,康熙親政後先做禮部侍郎,一年後又被提拔為戶部尚書,成為當時的議政大臣之一。

在康熙十二年,朝廷商議是否撤藩的時候他同樣旗幟鮮明地主張撤藩,並在平三藩的時候籌措軍費糧草,可謂是有大功勞,因功加封太子太保。康熙對他很倚重,然而米思翰此人去世得早,年僅四十三就出去了,他去世的時候是康熙十三年。

米思翰雖然去世了,但是留下的四個兒子個個都是人中龍鳳,在朝堂上也是一家不可小覷的勢力。

弘曆說:“不拘是誰家的姑娘,隻要是他家的就行。”

雍正笑起來,就說:“你既然有所求,朕就同意了,下次選秀朕和你皇額娘給你操辦。”說完轉頭看看皇後,皇後笑著點頭。

弘曆大喜,立即拜謝。

雍正說:“都是小事,娶妻這種事兒隻要你高興就行,朕和你皇額娘又不是不通人情的老東西,哪裡會做出棒打鴛鴦的事兒。行了,你回去吧,一身酒味,回去洗漱了早點睡吧。”

弘曆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雍正把手裡的茶杯遞給皇後:“給朕再換一杯來。”

皇後接著杯子遞給了身邊的宮女,吩咐說:“換一杯熱熱的濃茶送來。”

雍正不覺得富察家能相助弘曆做出什麼大事,這一家子都是聰明人,不是索額圖那種人能比的。人家索額圖出力的前提是因為他家的外孫是太子。

富察家不會拿出全部力氣推弘曆上位,畢竟弘曆上位不代表有富察家血統的孩子能上位。這種與人做嫁衣的事兒聰明人不會乾。

熱茶送來了,雍正接了茶問:“弘暉媳婦那邊準備得怎麼樣了?”

皇後說:“各處都準備好了,就等著生了,我派人出去問了,兒媳婦說這一胎的孩子是個慢性子,現在還沒動靜呢。”

雍正點點頭,又問弘昀:“他病情如何了?”

皇後笑不出來了,歎口氣說:“唉,這孩子看到弘暉弘時家都有孩子,也想養一個親生的骨肉,他們兩口子就開始備孕,被李氏知道了,又鬨了起來,這事兒彆說兒媳婦了,就是弘昀也是又羞又惱,嫌棄李氏管得嚴,就氣病了,太醫說是情誌不舒。”

雍正眉頭緊皺:“你就該把李氏罵一頓!算了,朕去罵。”

他氣衝衝地站起來大踏步出門了。

他走了之後皇後的身邊問:“皇上讓五阿哥娶了富察家的姑娘,會不會?”

皇後說:“無礙!”

她想起的是三嫂子和老三爺。

當初老三爺也是處處都好,文武雙全,自家爺比不

過他。當年榮妃也頗有手段,搶先把三嫂子配給了老三阿哥,如今在我看來,這日子過得不能說是苦日子,也沒好到哪兒去。

弘曆聰明之處不下於老三爺,雖然手段嫩,也比老三爺強,但是他的缺點也比老三爺厲害,他這孩子極其好色。越過還算清心寡欲的老子直追聖祖爺了,好色還不節製,將來吃苦的是他媳婦,富察家怎麼可能和他一心。

她跟身邊人說:“這世道啊,都是誰贏了幫誰。”弘曆和弘暉沒分出個高下的時候,富察家是不會下場的。

很快到了臘月二十八,剛吃過午飯,晉商就來到王府等著拜見海棠。

此時海棠也在說晉商中做票號生意的這群人,這群人大部分都是平遙人。晉商相對而言比較講信義,誠信經營以義製利。

海棠的目的是規範整個錢莊行業,既然南方的錢莊業儘數歸朝廷所有,那麼北方的票號就該和有國有資產為背景的錢莊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也即使讓市場經濟和宏觀調控並行,不能過度乾預也不能放任不管。

她此時想要摸清楚票號的實力,從而製定相應的對策,到底是南北平衡呢?還是拖一方抑製一方,讓兩家的實力在同一水平線上呢?

海棠就跟管家說:“讓他們去前院見我。”

海棠去後麵換衣服去了。

紮拉豐阿抱著孫女去隔壁十一家串門,帶著兩隻狗從前麵大門處出去,因為距離近,是走過去的。他抱著孫女正好遇上了這群去前院等著的晉商。

山西土財主,主打的是一個“土”字,他們給人的感覺是穿著寒酸,袖著手,臉上是憨厚的笑容,但是相處地發現有商人的狡詐和市儈。然而今日遇到的都是一些儒商,穿著談吐都很得體。

這些晉商看到紮拉豐阿紛紛請安,看到紮拉豐阿懷裡露出了戴著虎頭帽的小腦袋懵懂地看著他們,都紛紛稱讚,這些人來的時候都帶了厚禮,裡麵自然也有送給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