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3 章 路上行(1 / 2)

弘陽來的時候已經完成了改土歸流,給予當地土司五十年免稅期限,這期限不能買賣,隻允許他們一家使用。

弘暉親自去城外接到弘陽送到海棠跟前,吃飯的時候大家都沒問如果有人為了逃稅把商號掛靠在這些土司人家的名下該怎麼辦?

因為弘暉這些年也看明白了,全民種地是養不活天下這麼多的人口,而且糧食價格也不能高了,真的高了天下要大亂。既然種地不行就要想彆的辦法,彆的辦法就是做工,依托著各省的優勢,有礦的去挖礦,沒礦的繅絲種茶,哪怕是做木凳木桌也是個活路。但是問題又來了,他們怎麼才能把生絲茶葉桌椅板凳瓷器換成錢和糧食呢?

那就是賣到外麵去,換了外麵的銀礦銅礦糧食回來。

弘暉就說:“我如今看明白了,彆看咱們入關了,實際上和當年在關外一樣,現在就好比咱們建州女真的部落嗷嗷待哺,咱們隻能拿白山黑水產出的好東西去山海關和明朝換錢。這就是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先壯大自己再圖謀將來。”

他如果玩遊戲就知道這就是打怪升級,換了地圖後還是打怪升級。

就如這裡的土司人家,給他們免稅不重要,讓他們賺錢不重要,他們不怕麻煩給親朋好友提供避稅的渠道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讓這裡的買賣繁盛起來,讓這裡做工的人多起來,讓這裡的土司吃肉的時候帶著百姓喝肉湯。

海棠就說:“你也算是識破其中三味了。”

弘暉在這幾年的實踐中有了自己當家後該如何治理天下的朦朧想法。他甚至想到了一個阻止土地兼並的辦法,那就是重稅。把收稅設置成階梯狀,十畝地以下少收或者幾乎不收,上千畝就要收當年收成的一半做稅,上萬畝就要讓他們不僅把產出全部交稅,還要倒貼銀子上稅。

讓這些地主老財不得不給所有兒孫們分家,這一招還是跟著推恩令學來的。

這種招數不能隨便用,如果在百姓不得不依賴土地生存的時候這一招極容易招來反噬。如果百姓知道不用種地也能活下去,地主沒法用土地綁架大量人口,那就是朝廷把這些地主搓扁揉圓的時候。

所以當海棠說起工業和教育的時候他聽得很認真。

海棠給他們講起工業化,工業化不是說有就有的,想工業化很難很難,實現工業化的前提就是有大量高素質的工人,在龐大的工業人口上優中選優出先工程師。工程師才是帶領社會不斷攀登工業化的一群人。海棠再三強調教育很重要。

弘陽和弘暉聽得連連點頭。

吃完飯後海棠和弘暉出去辦事了,紮拉豐阿就高興地帶著兒子出去到處看看。

川蜀大地上有一種繁華不讓中原的熱鬨,這裡有很多可看可玩的地方,風景又和彆處不同。

弘陽還是第一次來,跟著紮拉豐阿穿街走巷地玩了三四天。

海棠覺得是時候動身往北去了,就在晚上吃飯的時候問弘陽:“這幾日休息好了嗎?”

弘陽捧著碗點頭。

海棠就說:“你也不能一直玩兒,該乾點正經事兒了,明兒跟著你大哥忙去吧,我和你阿瑪先去陝西。”

“啊?”弘陽立即說:“兒子剛來!要不您帶著兒子和阿瑪一起去吧。”

海棠說:“你們爺倆商量一下,我就帶一個。”

紮拉豐阿立即說:“帶奴才去,陽兒剛剛跋涉千裡,這三四天又一直跟著奴才出去,哪裡能休息得好,讓他過一陣子再去找咱們吧。”

弘陽看著親爹,不可置信地問:“您是我親阿瑪嗎?這時候不該咱們一起商量都去嗎?您怎麼這麼快就拋棄兒子了?”

紮拉豐阿沒搭理他,給海棠夾菜,說:“格格您嘗嘗,這蒜泥白肉和咱們在雲南吃的又不一樣。”

海棠給他夾了泡椒雞雜,她發現紮拉豐阿很喜歡這種泡椒口味的東西。

弘陽瞬間覺得自己是多餘的,自己就不該千裡迢迢地找來!

弘暉在這裡大部分事情都辦完了,現在就剩下最後一件事,那就是看著這裡興建一處水泥廠。這裡出產的水泥首先要用在夔關,四川官府已經開始在招募民夫了,現在最難的是找一個高人能在提供整修夔關的思路和技術支持。

弘暉的意思如果在川蜀找不到就要去京城找工部官員來主持工程。

剩下的事兒不多了,弘暉也沒那麼忙了,看到弘陽麵無表情帶著行李搬來住就問:“你這是……是不是姑媽和姑父要走了?”

弘陽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