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班布拉 ......(1 / 2)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 則美 14052 字 3個月前

屋子裡麵名義上是三個人在討論, 實際上太後迷糊著呢,她的核心觀點就是:小花骨朵想去讀書就去唄,何況還能帶帶她五哥。

太皇太後和康熙討論的就現實的多了。

太皇太後的意思:“咱們從關外來, 雖然用漢人的東西籠絡漢人, 但是咱們不能遵循漢人那一套,咱們在關外的時候女人能做主的多了。孩子既然願意去讀書, 不妨讓她去。日後她嫁到了蒙古,既能用漢人的學問也能用咱們滿蒙的辦法, 對於穩定蒙古有用,讓她去讀書吧。”

康熙卻說:“如今咱們入了關, 朕每日都在把握其中的尺度,該如何治理漢人,又該如何讓滿漢相處,這裡麵漢人最在乎的是什麼,做什麼能激起民憤……這些不得不考慮,不得不反複衡量得失。究其原因是咱們滿人太少漢人太多。以少數治理多數, 不得不妥協些什麼。

漢人的先賢說有教無類, 但是這裡麵是不算女子的。宮裡有什麼行為天下都看著呢,如今天下才算是安定了一些, 不能因為一個公主入學讓江南再起波瀾。畢竟江南各處,甚至是江北的晉冀魯豫各處,都有大把的鄉賢和那些迂腐的夫子反對女子讀書和拋頭露麵。那些愚夫愚婦隻會聽從那些鄉賢老爺們的,都是些烏合之眾,腦子裡一團漿糊,有幾個會動腦子想事兒的。”

太皇太後明白皇帝的意思,如今天下求穩為上,用漢人的玩法來治理漢人。一旦天下動蕩, 彈壓起來十分費力,眼下八旗沒以前那樣有銳氣了,能征善戰的幾位王爺都去世了。如今算來,這是滿人的第二位皇帝入住中原,漢人說胡人無百年國運,有前元的例子在前麵,而且太皇太後自己就姓博爾濟吉特,她很懂康熙的擔憂,作為一個一輩子浸泡在權術中的女人,哪裡能不了解皇帝的恐懼。

她想了想就說:“這事兒好辦,讓知道的人閉嘴,就按她說的,是科爾沁送來的孩子,是太後養育宮中的小親戚。也不必跟著那些蒙古孩子住在一起,令她白日上學,晚上還回壽康宮。如何?”

康熙看太皇太後和太後都同意,也隻能退一步:“這麼糊弄著是因為小的時候男女孩子都是一樣的,但是長著長著他們都不一樣了。也不知道這孩子到底是不是腦子一熱才鬨著要讀書,在朕看來,倒不必答應她,隻是她現在鬨的您和皇額娘都知道了,讓她跟著去讀書也行,不能露出一點消息出來,且,她八九歲了必須回來,朕隻答應她跟著讀五年的書。”

太皇太後知道他不可能再退步了,點點頭:“就依著皇帝。”

太後還在迷糊呢,看他們祖孫不說了,缺心眼的問:“到底答應還是不答應?我可是跟胤祺保證過了,要讓他和妹妹一起讀書呢。”

都知道她缺心眼,所以太皇太後和康熙這一對祖孫都沒說什麼。

康熙站起來告辭:“這邊的安排就全托給老祖宗了,為了朕父女的事兒,今兒累著您了。”又跟皇太後說:“皇額娘,您坐會吧,朕回去了。”

他往後退了幾步轉身走了。

太後立即站起來:“皇帝,話沒說完呢。”

太皇太後攔著她:“說完了,你坐著吧,讓你的人都過來,我事兒交代。”

“那讀書的事兒……”

“皇上準了。”

太後瞬間高興的笑起來,“我就說皇上哪有不同意的。”

康熙從屋子裡出來,台階上坐著的兩個小孩子趕緊起來。五阿哥緊張的問:“汗阿瑪,你們答應了嗎?”

康熙沒搭理他,問海棠:“跟汗阿瑪說,為什麼要讀書啊?你看人家讀書,有的是父母讓讀的,”說完看看五阿哥,五阿哥壓根沒覺得自己被內涵了,還眨巴著眼睛看康熙。

康熙接著說:“有些是為了榮華富貴和出人頭地讀的,比如外麵的那些大臣們。有的人就誌存高遠,比如那赫赫有名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你是為什麼?”

五阿哥搶答:“妹妹讀書是為了陪我。”

“你不許說話!讓你妹妹說。”

海棠就說:“讀書就是讀書,跟人吃飯一樣,嘴巴要吃飯棠棠才能長大,棠棠的腦袋讀書才能不糊塗。”

糧食是滿足生存的需要,讀書是滿足精神的需要。

讀書不能功利,活到老讀到老。

康熙有些失望又有些釋然,他想聽到海棠說為皇父分憂,想聽到海棠說為了給愛新覺羅家增光添彩,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他最渴望聽到的,沒聽到這些有些失望。但是想想,一個孩子,如果沒人慫恿,怎麼可能明白家族榮耀和江山穩固的意義呢,孩子是真的自己想著讀書的,不是宮妃們灌輸,不是身邊奴才的引導,所以他開始釋然。

他蹲下身跟海棠對視著說:“朕和老祖宗她們說了,許你跟著哥哥們讀到八歲,這是莫大的恩典,你不可再胡鬨了,朕不會許你讀了五年又五年你明白嗎?養你乃是朕為父該做的事兒,朕也不要求你回報,既然是你求來的,你就要珍惜,不可朝三暮四知道嗎。”

“嗯!”

海棠是真的挺意外的,她畢竟年紀小,她覺得成功率不是那麼高,沒想到還真的贏了。

她抱著康熙的脖子:“嗯,謝謝汗阿瑪,汗阿瑪你最好了,以後棠棠再不說不和你好了。”

康熙摟著她胖胖的身子拍了拍,就說:“海棠這名兒是你額娘給你起的,朕賞你個名字,叫班布拉。”

虎崽?

是這個意思吧?

康熙拍了拍她:“科爾沁草原上來的班布拉貝勒,將來是班布拉親王,既然選了這條路,可不許鬨著太辛苦不讀書要回來。”

“嗯,汗阿瑪你放心好了,不會鬨的。”

康熙站起來走了。

海棠和五阿哥一起跑到太皇太後和太後跟前,海棠摟了摟太後,又去摟著太皇太後,甜甜的說:“肯定是您給棠棠講情了,棠棠謝謝老祖宗。”

“謝什麼,一家人,能做就做,做不了就算了。”她摸著海棠的頭:“要是儘力了還做不成,也不能生出怨憤,人這一輩子不能想不開啊。此路不通,還有彆的路走,不能鑽牛角尖知道嗎?”

“嗯!”

太皇太後就問她:“剛才跟你汗阿瑪說什麼呢?”

“汗阿瑪給棠棠起了一個名字,叫班布拉,還說我是科爾沁來的貝勒。”

五阿哥在一邊插嘴:“汗阿瑪說將來是親王。”

太皇太後笑著說:“公主可不就是位比親王嗎?”

說到這裡她跟太後說:“讓人今兒晚上給貝勒爺趕出一套衣服來,明日一早給她剃頭,晚上我得好好的想想,看看這貝勒爺是誰家的孩子。”而且還要跟宮裡其他的科爾沁來男孩們交代一聲彆亂講,再派人給科爾沁傳信,做戲要全套才行。

這時候外麵天也黑了,太皇太後就領著五阿哥和海棠回去,今兒五阿哥也不回阿哥所了,住在以前的房子裡,顯得很興奮。

壽康宮的宮人們已經被安排過一遍了,這會挑燈做針線,要給“貝勒爺”從裡到外做一套衣服出來,還要有合適的鞋子配著。畢竟海棠這麼胖,穿哥哥的舊衣服有點勒了,要重新做才行。

海棠的太監中找了幾個不常跟著出去的先伺候著。

至於宮裡的人,太皇太後那邊說了,她親自上下封口,絕不會露出一絲流言蜚語。

半夜那邊又送來一些配飾,件件是黃金做的,蘇麻喇姑帶人送來。

她跟太後交代:“這些都是先帝小時候沒登基的時候用過的,老祖宗收拾著呢,挑出了一些不打眼的,覺得貝勒爺能用上就送來了。”

壽康宮收拾了大半晚上,總算是把衣服和靴子做好了。壽康宮的嬤嬤們也把刀子磨好了,隻等著海棠起來給她剃頭。

太後一晚上沒睡,天亮後她就要和太皇太後搬到湯山行宮去,但是天不亮海棠要去讀書,不能不給她準備好。寅時,五阿哥的人已經起床開始伺候五阿哥早起。

這動靜太後聽到了,她就擔心,就小花骨朵這才三歲的年紀,正是嗜睡的時候,這時候讓她起來,會不會起不來?而且睡的不好會不會長不高?

海棠的宮女和乳母也在催著她起來,海棠醒來之後才想起來今兒要讀書了,而且這學上的還沒寒暑假。

她努力爬起來,整個人都覺得不習慣,暈頭轉向,腦子一晃,覺得全是漿糊。

但是不可以打退堂鼓,打了就沒機會了。

不就是調整作息嗎?調了!

孫嬤嬤一邊看著海棠起床一邊說:“主子,雖然是一個時辰後師傅們才開始講課,但是各位阿哥都是提前半個時辰去的,您就有半個時辰的時間起來洗漱,這其中還要加上趕路。今兒特殊,還要剃頭,還要去給德妃娘娘辭行。”

要是不讀書可以從容的睡到太陽出來再吃飯,吃完飯還可以晃晃悠悠的跟德妃辭行,但是阿哥們讀書的時間寶貴,天不亮就去讀書,等到上午休息的那會抓緊時間把人塞車裡,疾馳到湯山行宮,要是到了行宮還沒到放學的時間,接著讀書練習騎射,不可荒廢時日浪費光陰。

而且每日放學不是到時間了大家就放羊了,而是各位阿哥帶著伴讀去康熙麵前,康熙檢查了一日讀書的結果滿意了才允許放學。

海棠問:“跟額娘說我要去讀書了嗎?”

“太後派人去說話了。”

那就行。

衣服穿好了,嬤嬤拿著刀子進來飛快的給她剃頭,就乾剃,人家還都是先洗個頭再剃,這直接是在上頭剃了。

這位嬤嬤的手很穩很快,海棠的頭發幾下沒了,留下了金錢鼠尾,然後熱毛巾一擦,整個頭皮乾淨了,就是熱氣過去後頭皮有點涼。

香茶把一把黃金小腰刀掛在她腰上,海棠還有心出抽出來看看,純金的刀,首尾不到一尺長,純金質軟,刀身變形了,刀鞘也是黃金的,上麵鑲嵌著寶石,掛在腰上挺有分量的,總之是個美麗的廢物。

就一刻鐘,這些人已經把海棠收拾好了。

海棠來拜見太後,五阿哥也收拾好了,看到海棠,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掛著大大的笑臉打招呼:“九妹?九弟,弟弟好。”

他撓了撓腦袋,一時半會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合適。

太後就說:“你忘了,這是你班布拉弟弟。”

“嗯,班布拉弟弟,等會哥哥陪你去辭彆德妃娘娘。”

太後送他們出來:“不用,你去跟宜妃說一聲今兒要走,讓你妹妹,你弟弟跟德妃說一聲就行,就住幾個月,過年的時候就回來了。”

太後也挺不習慣的。

兩人出了門,太後送出壽康宮,看著宮巷裡的燈籠快速消失了,心裡突然開始沒底,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她說不清楚,也說不上來。算啦,這種費腦子的事兒太後不想,她算著時間,覺得或許還可以睡個回籠覺?

在剛才太後宮裡的人去永和宮敲門,跟開門的太監說:“待會班布拉貝勒來拜見娘娘,去通報一聲。”

永和宮的太監就納悶:哪兒來的貝勒爺,哪有一大早來拜見人的,再說了這是後宮,彆說沒聽過的,就是聽說過的也不該這時候來拜見妃子啊。

“哪兒來的貝勒爺,麻煩您說清楚,好方便小的通報。”

“科爾沁來的貝勒爺,如今養在太後跟前,你隻管說就行了,囉囉嗦嗦,知道的太多了不好,誤了事兒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說完人家走了。

永和宮的人一頭霧水的跟裡麵的宮女把這事兒說了。

宮女也弄不清楚,沒聽說過有個叫班布拉的貝勒爺啊!

貝勒啊,這爵位不低了,郡王之下就是貝勒了。

按理說該是聽說過的。

德妃這會正在睡覺,她宮裡沒阿哥要去讀書,再說了,要讀書的阿哥都在阿哥所住著呢,所以不用大早上的起來折騰。皇上也不喜歡晚上宿在東西十二宮,畢竟這地方人多擁擠,人家一點都不委屈自己,乾清宮那地方寬敞又安靜,何況人家又認床,因此也不用伺候皇上起來去上朝。什麼“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這話都不能用在人家身上,大朝會就在乾清門,他起來的比誰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