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渡冬月 ......(1 / 2)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 則美 13308 字 3個月前

“不去!”

海棠對洋人又不是沒見過, 洋人的學問不是沒學過,自從上了初中之後,開始從牛頓第一定律一直學到安培環路定理, 說實話, 學的快煩死了!

他對三阿哥說:“老祖宗的學問我沒學完呢,就不去學那些了, 大哥和三哥去吧。”

五阿哥大喊:“我也去!班布拉弟弟,哥哥也想去!”

行叭~!

海棠就答應了:“五哥想去就去吧, 我就不去了。”

嘿~這胖丫頭不上鉤啊!

大阿哥和三阿哥對視了一眼,他們不是很想帶老五去, 他們的目標是胖妹妹啊。

眼看著這小胖妞要走,大阿哥人高腿長,一步跨出去拉著海棠:“好弟弟,這種開眼長見識的事兒怎麼能不帶著你去呢。走走走,一起去。”

海棠說:“弟弟腿疼。”

大阿哥立即拍自己的胸口:“哥哥背著你,你想騎哥哥脖子上都行!”

隻要你去, 乾什麼都行, 求你彆卷了。

三阿哥也很積極:“弟弟你要是不喜歡大哥,你讓三哥背著你也行!”

這倆都是什麼人啊!

海棠覺得他們兩個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有種不太好的預感:“我還是不去了。”

三阿哥大喊:“彆啊,你要是看不上大哥和三哥,哥哥去把四弟和六弟給你找來。而且要讓汗阿瑪檢查了咱們的學業才能放學啊!你是一定要去的!”

外麵雅爾江阿進來,問道:“還不走?”

三阿哥一看雅爾江阿,立即問海棠:“雅爾江阿怎麼樣?你看這小子長的多壯實!騎在他脖子上行不行?”

雅爾江阿皺眉:“長的壯實怎麼了?憑什麼騎在爺的脖子上!”

雅爾江阿的祖上是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的同胞弟弟,五歲時他們的母親去世,他們的繼母刻薄, 兄弟兩個小時候相依為命,年紀很小就去外麵找鬆子采蘑菇獵取飛禽走獸補貼家用,這麼努力還是遭到了繼母的白眼,舒爾哈齊十歲的時候和哥哥努爾哈赤實在是忍受不了就離家出走投奔外祖父。

不幸的是同年他們的外祖父阿古戰敗於明朝的遼東總兵李成梁,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被俘虜,充足幼丁,每逢大戰驅馳著他們這些女真俘虜衝鋒陷陣,幾場硬仗下來,很多女真俘虜戰死,隻有他們兄弟僥幸活了下來。

他們從萬曆一年被明軍俘虜,到了萬曆十一年一直在明軍中效命。萬曆十一年李成梁攻破城池後翻臉無情開始縱兵屠城,他們的父親和祖父死在了明朝的亂軍之中,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得到消息悲痛欲絕,離開明軍,回到家鄉靠著他們父親留下的十三幅盔甲起兵,開始創立基業。

舒爾哈齊早年和哥哥努爾哈赤關係很好,同心同德,是整個小團體的一號人物,兄弟一同受賀,明朝稱呼他為一都督。可是隨著控製區域的擴大,見識的增加,特彆是他親自到北京去給明朝皇室送貢品,見識了繁華,生出不願意屈居兄長之下的念頭。沒多久他就和兄長努爾哈赤不和,接著就帶領兒子另立門戶,最終的結果是失敗後被圈禁到死。

努爾哈赤兄弟兩個翻臉後,對侄兒還是一如既往,舒爾哈齊的兒子濟爾哈朗一度掌握大權,他這一支就是鐵帽子王,如今爵位傳給了雅布,也就是雅爾江阿的父親,並且掌握了宗人府,管理宗族事務。

這也使得雅爾江阿在尚書房裡麵是個橫著走的小霸王。

雅爾江阿和四阿哥一樣大,卻比四阿哥壯實多了。

三阿哥拉著雅爾江阿:“好兄弟,你背著班布拉弟弟去汗阿瑪跟前。”

“他又不是沒長腿,乾嘛讓爺背,爺不背!”雅爾江阿說著對海棠上下打量,嫌棄之意刻在了臉上。

海棠也不想讓他們背著,自己又不是沒長腿:“鬨什麼呢,還去不去了?”

“去去去,老三前麵開路,爺給班布拉弟弟提著這些零碎。老五起來,走中間陪著弟弟,今兒一定要讓弟弟見識什麼是西洋學問。”

海棠看大哥的做派,更是堅定了那句“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想法。

她問:“四哥和六哥呢?”

總覺得大哥和三哥要害她,沒四哥和六哥在她有點不踏實。

雅爾江阿就說:“他們倆在讀德妃的書信呢。”

此刻四阿哥和六阿哥抬頭從紙上收回目光,都是如釋重負的表情。

過了這麼久額娘不來信,他們還以為是額娘接受不了妹妹變弟弟這件事,不願意麵對,現在收到了信才知道額娘早就知道了,這段日子十一妹妹病了,忙不過來才一直沒寫信的。

送信和東西來的是永和宮裡的趙金銀,他看哥倆讀完了信,就囑咐說:“兩位爺,娘娘說這信看了就撕了,可不能讓人家看到了。”

事關妹妹的事兒,哥倆很慎重,當著趙金銀的麵把信撕的稀碎一人一半裝自己的荷包裡,等著回去撒在火盆裡燒了。

四阿哥問:“十一妹妹如今怎麼樣了?”

趙金銀皺巴著一張臉:“格格如今好多了,隻是這中間受了大罪,前幾天娘娘讓人把她放稱上稱了,比沒生病前還輕了一斤,娘娘看的難受,又哭了一場。”

兩哥哥聽了也心裡難受,同時在心裡歎口氣。

趙金銀說:“兩位爺請放心,這會已經痊愈了,娘娘說再養養就養過來了。”

這時候一群人要去康熙跟前,叫著他們兩個,兄弟兩個隻好先把小妹妹的事兒放下,一起往康熙跟前去。

康熙跟前確實有洋人,一個叫南懷仁,一個叫徐日升。

南懷仁主持編纂《康熙永年曆法》,目前是欽天監的監理,身上還掛著一品工部侍郎的官職。如今他已經六十多歲,出生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看上去歸鄉無望了。

他們這些洋人都是來傳播天主教的,科學知識也就是敲開宮廷的敲門磚,所以在跟康熙說話的時候,還不停的在夾帶私貨,一口一個上帝,說一句話就要提一句基督。

康熙可太清楚這些人的德行了,他就是閉口不答應讓這些人傳教。重用他們是因為他們的知識,不是因為他們是教士。

如今清朝用的《時憲曆》就是這些人傳教士獻上的,順治年間,《回回曆》和明朝的《大統曆》以及傳教士獻上的《西洋新法曆書》進行三曆競賽,最終《西洋新法曆書》勝出,改名《時憲曆》,這個名字來源於《尚書》中“惟天聰明,惟聖時憲”一句。

到了康熙年間《時憲曆》也並非全部是西洋算法,其中已經被改了內核了,還把計算一十四節氣日期、時間的方法改成了定氣法。

在路上三阿哥洋洋灑灑給海棠解釋這些的時候,有些地方真的觸及到了海棠的知識盲區,她對天文曆法真的一竅不通,有一些地方聽的渾渾噩噩,不明覺厲,對著三哥一臉崇拜:三哥,我再也不說你是酸文假醋了!你也是有點墨水在肚子裡的啊!

然後看看五哥:五哥,你要努力啊!你現在已經是墊底的那個了,你真的要憑著一己之力拉低所有兄弟姐妹的文化水平嗎?

可惜的五哥的臉皮厚,他把腦袋扭到一邊,當做沒看到妹妹殷切的目光。

到了康熙的書房外麵,這裡的值守太監是劉進忠,是副總管太監,看到諸位皇子和伴讀進來,立即安排伴讀們去外麵等候,招呼人給諸位皇子捧茶捧果,隨後進去通報。

沒一會,劉進忠就請這些皇子們進去。

海棠跟在最後,看到兩個高鼻深目的白人站在這裡,也就是看了兩眼。她倒不是因為對洋人好奇,是看到洋人穿著清朝的官服很彆扭!

康熙笑著跟兩個洋人說:“這是朕的兒子們,有些你們見過,有些你們沒見過,他們如今都入學了,這幾個小的,朕打算過一陣子讓他們學一些算術。”

在大清幾十年,這兩位也學會了清朝的官場規矩,態度很恭敬,對幾位皇子滿嘴的誇讚。

康熙就跟幾個年紀大的孩子說:“既然今日碰到了,你們不妨和這幾位切磋一下算術吧。”

然後從大阿哥開始到四阿哥截止,開始和他們“探討”幾何知識。

海棠跑到四哥身邊,伸著腦袋看了一下,哦,初級幾何啊!

沒興趣了。

康熙看海棠開始東張西望,以為她是不會才覺得沒意思,就招手叫她過來。

問海棠:“看會了嗎?”

數學是科學的基礎,理工科學問講究會就是會,不能半懂不懂就說懂了,而且這知識都會是環環相扣,就好比是台階,一步一階,想邁過其中一層不僅會卡著襠還會扯著蛋。

海棠搖了搖頭:“沒看懂。”

康熙對願意學習的人很寬容,就笑著說:“沒看會不要緊,咱們可以從頭學啊!想不想學?朕能教你一些,回頭你要自己鑽研了。”

海棠搖頭:“現在不學,等將來不去書房讀書了學一些打發時間。”

“如此也好。”

左右閒著沒事兒,康熙先檢查了她和五阿哥今日的學習進度,看著那邊還在討論,就讓梁九功把棋盤送進來,要教海棠和五阿哥下棋。

海棠有些基礎,就和康熙對弈,五阿哥在一邊看著。因為個子矮,棋盤擺在炕桌上有些高,海棠就把炕上放著的大南瓜靠枕拖來坐在上麵。

海棠就一手糕點一手棋子,啃兩口糕點放一枚棋子,康熙不打算給她放水,正全力絞殺海棠棋盤上的大龍,海棠被逼的快沒招數了,就開始專心思考棋局,過了一會那邊的討論結束了。

南懷仁對著康熙一通奉承,說話的時候看到了坐在大南瓜靠枕上的海棠,好奇的問:“這是……看服飾是蒙古來的貴族?”

康熙說:“是蒙古表親家的孩子,叫做班布拉,眼下是個貝勒,等到他長大了也有可能是班布拉親王。班布拉好孩子,這是南懷仁,那是徐日升,他們是歐羅巴來的洋和尚。”

國人對他們的稱呼就是洋和尚,可是這時候的南懷仁太焦慮了,他來到東方很多年了,傳教的事情一直沒頭緒,從澳門上岸的傳教士有很多,一代又一代傳教士來京城覲見皇帝,甚至有人等不到許可就在南方私下傳教被官府和地方宗族殺了,雖然有一些地方已經皈依了天主的懷抱,但是傳教士被殺的更多。

他已經老了,在朝廷裡做官了這麼久,總想在死前為上帝做點什麼。

他這時候強調說:“尊敬的皇上,諸位皇子,未來的親王殿下,臣是傳教士,不是洋和尚,我們和和尚不一樣。”

他想勾起海棠的好奇讓海棠進一步詢問什麼是傳教士,他已經發現了,這位新來的“小王子”很受皇帝的寵信,小王子如今坐在靠墊上,比帝國的皇儲坐的還要高一些,這些用以往的經驗來看是絕不會發生的,皇太子也不會允許有人比自己坐的更高,除了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