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盼歸人(1 / 2)

在回程的路上,康熙在那堪比小房子的馬車裡批奏折,聽見外麵五阿哥大呼小叫:“妹妹,妹妹,給你看個好玩的東西!”

坐了半天的康熙放下筆站起來到了馬車的窗邊,看到五阿哥手裡舉著兩個瓜,這兩個瓜上插著幾根棍和三根狗尾巴草,兩根狗尾巴草當耳朵,一根狗尾巴草當尾巴,其他的小棍子當四條腿和脖子。

看著十分童趣。

要是年紀最小的十四舉著這玩意招搖,康熙不過是微微一笑,覺得小兒子甚是可愛。可是老五都十幾歲了,還舉著這玩意跟妹妹分享,康熙覺得要犯心梗。

他在車裡拍了拍自己的心口,重重的歎口氣。

太子在車裡陪著他,看他這表現,跟著來到窗口,也發現了五阿哥閒著沒事兒耍寶呢。就說:“您不是說讓妹妹把青海的吏治民生跟您口述一番嗎?要不叫妹妹過來?”

這會兄妹兩已經把尾巴草和棍子扔了,正一人分一個瓜捧著吃呢。

康熙說:“讓她吃完了再上來。”

說完回去坐著了。

太子站在車門口,跟外麵說了幾句,又回到了車裡給康熙換了茶水才坐下。

沒一會,馬車震動了一下,原來是車沒停,海棠從馬上跳到車上。

“汗阿瑪,兒臣覲見。”

康熙嗯了一聲,海棠才鑽進了馬車裡。

康熙看海棠進來,淡淡的說:“下次跳高點,落車上的時候再偏點,一定要撞著扶手欄杆,你的門牙最好給碰掉了才好。”

海棠立即笑的眉眼彎彎:“哎呀,記住了,下次不跳了,肯定踩著梯子上來。”說完對康熙和太子行禮。

康熙擺擺手讓她坐下,就說:“你就不如你哥哥們穩當,你看他們爬高上低嗎?前麵是幾匹馬拉車,你萬一驚著它們,朕和你二哥在車裡沒事兒,你是要摔著的。”

知道了知道了!

康熙就問:“青海的事兒你想好怎麼說了嗎?”

“想好了,兒臣現在就跟您彙報這個。”

海棠從兩個方麵和康熙彙報,第一是移風易俗,有些風俗真是根深蒂固的紮根在百姓的心裡,而且沒一點好處,比如說纏足。如果說土地兼並是人心貪婪,那麼纏足就是絕對的審美畸形,本質上就是一種男性對女性的恃強淩弱。

第二就是提升青海本地的實力,使得男女都能上馬都能耕種,努力提升彪悍之氣,作為一道屏障抵禦和碩特部和準噶爾部,同時也在關鍵的時刻能進攻這些對手。

光一個移風易俗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但是反過來又能說明青海此地如果移風易俗成功了,那麼這裡的漢人和南方的漢人有了很大的區彆。

康熙倒是想看看海棠最後能折騰出什麼。

因此對此並不阻攔。

青海的治理是已經開始了,康熙是隻要一個說法就行,他要確定的是海棠腦子是清楚的,治理一地不是一拍腦門就能決

定所有事情的,必須有完整的思路,有前瞻的設想,有推進的辦法,也有補救的措施和隨時調整的方案。

他問,海棠回答。康熙對海棠的表現很滿意,聊了大半天,梁九功幾次伸腦袋來看,想問午飯放在哪兒吃,都沒能插進話來。

海棠是剛才有個瓜在肚子裡不餓,太子是餓著旁聽,康熙是正在高興,暫時沒覺得餓。

等到大隊人馬停下吃飯的時候,他才發現一上午過去了。

梁九功把他們三人的飯菜送上去,三人正在吃飯,就聽見外麵五阿哥又大呼小叫騎馬從康熙的馬車邊路過了。

康熙就把筷子放下:“老五啊!也不小了!”

太子聽了,看看康熙的臉色,就問:“您是不是想給五弟安排個差事?”

康熙倒是想,可是老五能乾什麼?彆的皇子想要出來當差,就要辦點事證明自己有本事。康熙現在已經不指望五阿哥能主動出來證明自己了,隻要這孩子有一點兒能辦事兒的潛力被挖掘到,康熙就決定不把他放在一邊閒著。

聽到太子這麼問,康熙冷哼了一聲:“朕倒是想抬舉你五弟,可是看遍了朝中,哪個衙門能讓他進門兒?”

太子聽他這麼一說,低頭沉思起來,腦子裡快速把各個衙門給想了一遍,越想眉頭皺的越緊。

康熙就沒指望太子能幫自己想出什麼好的解決辦法,所以也沒再說什麼。

旁邊的海棠看了看康熙又看了看太子,小聲說:“這事兒啊也簡單,汗阿瑪,您乾嘛把眼光放到朝廷裡麵,不如放的近一點,比如說……”

康熙聽到這裡看海棠故意停頓了一下,稍微一想立即搖頭:“不行不行,內務府那地方你五哥去了不合適。”

內務府的水太深,這種事兒是連康熙都知道的,他暫時沒打算讓幾個孩子進入內務府衙門,可見內務府裡麵的一些門道康熙是很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