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6 章 演大戲(1 / 2)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 則美 12306 字 3個月前

在這種名利場,不怕有麻煩就怕沒出現。

一旦沒出現,就給了人家很多解讀的空間,彆的場合康熙可以不叫海棠,海棠也可以不去,然而作為這次南巡最重要的一場戲,作為在江南百姓前最重要的一場展示,康熙忘了誰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孩子。

前兩次要麼孩子小,沒法帶著在這種大場合做戲,要麼是時間太極,場麵太小,影響不夠深遠。這次二月從京城出發,到了如今幾個月,鋪墊了這麼多戲台搭了這麼久,幾十萬百姓彙聚在江寧,就等著這濃墨重彩的一場大戲了,該去的一個都少不了。

康熙聽了太後的說法,直接去見太後。

康熙跟老太太強調:“她除非是病得快死了,就是有口氣也要抬著去。她不去,她的子孫就抬不起頭來。”

“怎麼抬不起頭了?”

這牽扯到一個正統的問題。

朱元璋承認元朝是曆史正統,認為宋之後是元,元之後是明,明的天下之主是延續正統。

正統這個說法很玄,不能沒有!

早年努爾哈赤派親弟弟進京朝貢,接受明朝的冊封,哪怕兩邊打得你死我活,也有一個君臣的名義在。

後來李自成進京,崇禎皇帝殉國,明朝實際上是亡於李自成的大順王朝之手,因此滿洲權貴進關的理由是給崇禎皇帝報仇,這理由就很扯淡,然而這遮羞布不能沒有。關外的滿洲對中原的那套已經學會了,會玩兒了,所以坐了天下後,清朝事實上繼承了明朝成了中原曆史的正統!

為了讓江南百姓接受,康熙祭祀孔子,祭祀大禹,祭祀朱元璋,這一切都向天下證明他是正統。特彆是在祭祀朱元璋的時候,無論是祭文還是自稱,他都是自稱“臣”。

因此在這種證明正統的場合裡,海棠不出現,因為她女性的身份,在很多南方人看來她的王爵和王府都不具備正統性,雖然不影響存在,但是會被人家看不起,就跟莊親王府的戰功不足以世襲罔替被提拔成了世襲罔替的王府一樣,京中的王府裡麵都看不起莊親王,而民間對勇憲王府的存在存疑。

康熙絕不允許自己的後人被人質疑正統,一絲被質疑的疑點都不能留下。

這問題對於太後來說過於複雜了,康熙對她太了解了,壓根沒跟她說太多。想了想就問:“您是怕累著她了是嗎?”

“嗯。”

“那好辦,我讓她名義上抓個總,負責此次鑾駕安全,讓她騎馬沿途巡視,彆人走路,她騎馬,騎馬來回跑總不累吧。”

太後聽了點頭:“確實不累,這個辦法妥當。”

騎馬穿戎裝,盔甲是特殊處理過的,加了一塊布料,能遮住下巴和口鼻,帽簷壓低一些,隻露出一雙眼睛。

康熙一是為了展示武德充沛二是給海棠穿戎裝找理由,決定讓海棠把噶爾丹的兵器獻上。同時也暗戳戳地表示,我就是個蠻夷我也開疆拓土了!

前一日侍衛和駐防八旗以及當地的衙役提前把沿途給

檢查過了,避免路過那些偏僻的地方,對一些沿途的人家三令五申不許陌生人進門,出事兒了追查起來會和周圍人家連坐。還有官員提前去孝陵安排,一切準備妥當,就等第二日了。

第二日大街上擠滿了人,都紛紛在道路兩邊圍觀,其中自然也有不少有心人。

一大早太後看著海棠穿著正白旗的鎧甲來告彆,就說:“你就騎在馬上,彆覺得你汗阿瑪在走你就坐著不舒服,不相乾,你隻管騎馬。”

海棠應了,又跟鹽寶說:“今兒是大事兒,你不許鬨,你這次敢鬨我就把你拴起來,往後你再想各處跑著玩兒就是做夢!”

鹽寶沒說話。

海棠當即拖著它的項圈就吆喝著拿繩子來,鹽寶當時就汪汪起來。

“你保證的你記住了嗎?敢不聽話不要你了,我自己回草原上不帶著你了。”

“汪嗚~”

“這還差不多,跟祖母在家吧,不許亂跑。”

海棠說完才背著弓挎著箭出門了。

此時康熙還在等吉時,織造府的前廳站的都是大臣。海棠一身戎裝進去拜見康熙,康熙沒什麼囑咐的,就說:“去吧。”

海棠就騎馬上街去了,先沿著今日的道路走一圈熟悉道路。

她騎馬過去後,就有人說:“哼,穿的跟守大孝一樣。”

旁邊就有人接腔:“要不說是蠻夷呢,這也剛學會人話沒幾年,早先嘴裡都是鳥語。”

“不是鳥語,是獸語。”

“對對對。”反正不是禽就是獸。

海棠控馬小跑,跑到孝陵又跑回去,回去的半路,有那樹上騎著看熱鬨的小孩子在推搡,下麵的大人嗬斥了幾句,一個小孩子被從樹杈上推下來,大家一陣驚呼,此時一支箭飛來,釘著這孩子的衣服在樹杈上來回晃蕩。

海棠收起自己雕花描金的硬弓,騎著馬過去了。

她過去後這裡瞬間炸鍋了,特彆是搬來了梯子後,兩個大漢使出吃奶的勁兒都沒把箭從樹枝上拔下來,這箭已經深深地紮進樹杈裡了。不少人在下麵紛紛猜測剛才一身孝的那人用多少石的弓了。

特彆是最後換了幾輪人,很多人都鬨著上去拔箭,發現小孩子的衣服布料承受不了重量後,父母隻能剪了他衣服抱下來。這下沒了孩子卡在中間,一架木梯子一下子上去了四個大漢,四人一起使勁把箭折斷了,箭頭還在樹杈裡麵卡著呢!

這下周圍的人不得不承認,這真是猛士啊!

這消息一瞬間傳開了,剛才那一身白盔甲過去的人大家也打聽出來了:謔!是個丫頭!京中的勇憲王!

有人也不糾結了對方是不是蠻夷了,大喊著女人不能進陵,不吉利,晦氣!

大部分人都紛紛響應,祠堂祖墳這些地方是不許女人進去的,孝陵裡麵也是,孝陵就是大明的祖墳!

然後這時候也有人說:“那秦良玉也是女將軍,要是……讓不讓她進陵拜拜?”

這意思是大明如果還在,秦良

玉能不能參與祭祀孝陵。

這下兩撥人辯論了起來。

勇憲王一箭救人的事兒在路兩邊被傳得飛快,海棠跑第二遍的時候還有人對著她大喊:“真猛士也!”

海棠:“……這人大喊什麼?卐卐[]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接著她就見到有人對她指指點點,海棠有點慌:“不會是被人知道我是小金爺了吧?”

自己都裹得這麼嚴實了,怎麼還被人知道了?

這一番變故讓散落在路上的有心人們不得不取消這一次的行為。外麵傳言這丫頭片子負責保護狗皇帝的安危,刺殺難度如今看來無限拔高了!成功率太低的事兒執意去做和自殺無疑,於是各處取消了這次的行動。

海棠跑到孝陵,跟守著的官員說:“皇上帶人出來了,你們開始準備吧。”

正白旗的一個佐領正想轉身走,隨後來到馬前拉著海棠的馬韁繩:“郡王,您剛才救人的事兒傳開了,這街上的人都誇您是猛士呢!”

猛……猛士,行叭!

“雕蟲小技罷了,爾等必要用心,今日不許出一點意外。”

“是!”

康熙帶著官員出來,後麵的官員抬著祭品,整個隊伍浩浩蕩蕩。

這本就是務虛的事兒,衙門也提前找好了托兒,有那明顯是讀過書生活好臉色紅潤的老頭出來攔路吹噓一下康熙的功績說給周圍圍觀的人聽。這樣的人還不止一個,這一路走過去不能就這麼乾巴巴地走啊,除了雅樂伴奏外,還要有人帶著人三呼萬歲,還要有人出來給康熙吹一波功績,整個場麵一定要浩大且可控!

當地官員沒想到的是這些人會加戲,臨時加詞誇康熙會教孩子。不僅如此,早有人把那孩子的祖父父親叫來謝恩。

康熙一開始以為是安排的,對這安排挺滿意的,但是走了幾步又一波吹噓的,還把海棠那半支折斷的箭送來了,康熙就知道這不是什麼提前安排好的。

立即讓人把這半支箭收著,在一個不顯眼又顯眼的位置令人端著托盤,一路上就這麼招搖過去了。

海棠在隊伍的前麵貼著路邊緩緩引路,睜大眼睛巡視各處,好不容易等著日上三竿康熙帶領的大隊官員才到了孝陵。

天氣熱了,這麼一路走來大家都熱得汗流浹背氣喘籲籲,為了形象都要麵帶微笑,連擦汗的動作都沒有。

被人群夾著的十四羨慕的看了看姐姐的大馬,他也想騎馬啊!

此時康熙帶著諸王皇子去布障裡麵休息換禮服,外麵的百姓放一部分進去觀禮。

這次能進去的都是本地名士鄉紳們了。

海棠就沒跟著進入布障,而是騎馬看著這些人進去在固定的地方站位。雖然她是名義上的負責安保的人,海棠本就是操心的性子,今兒一天好多地方也真的操心了。

此時有人提醒她下馬入列,康熙帶著宗室和大臣來了。

海棠下馬後,才發現今兒她的位置很引人注目。

世襲罔替的宗室王隻來了她一個,剛才她沒

入列不明顯,如今要入列了,她就在其他人前麵,康熙後麵第一人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