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9 章 心茫然(1 / 2)

次日步軍統領衙門還在敷衍,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俗稱步軍統領衙門,其主官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

此任九門提督名叫托合齊,剛接任不久,前任因為突發疾病辭官了。托合齊是十二阿哥的親舅舅,原本他父親是前安親王嶽樂家的奴才,後來全家成為內務府包衣,因此十二阿哥的額娘萬琉哈氏才被選入宮中做宮女,值得一提的是,她們這批同日入宮侍奉的包衣女子中就有早早出頭的德妃。

托合齊雖然是十二阿哥的舅舅,卻是太子的心腹,與十二阿哥幾乎沒什麼來往,是太子黨羽中很有分量的人物,因此太子為了避免被攻訐成蓄意加害,哪怕是該托合齊審理的案件,要求托合齊再三拖延。

這也就是明珠為什麼不讓犯人落入步軍統領衙門的目的,黨爭到了現在,什麼事兒都會發生,不得不防!

然而京城輿情洶洶,不僅僅是朝廷上,連街頭巷尾都在傳這件事,這案子在民間都有名字了:“奴才殺宰相妻案”!

明珠顧不得葬禮,指使人在朝堂上爭取把這案子放在刑部審理,如果刑部不能審理,就退而求其次讓順天府審理,絕不能讓這案子落到托合齊的手裡。

明珠一黨的官員已經開始收集托合齊的黑料了,不僅如此,還把順天府府尹金世鑒的黑料收集齊了。

之所以明珠要把這案子交給刑部,是因為刑部是個人數龐大的衙門,一旦犯人交進去,各方博弈之下明珠總能爭取一個好結果。

順天府的衙門裡能說上話的隻有九個人,府尹一人,府丞一人,通判六人,推官一人。

這九個人往日隻有府尹明珠當他是個人物,下麵的這些輔官兒誰會注意到,所以這時候開始打點施恩已經晚了。

彆小看這些輔官兒,這些人都是真正的老油條,在京城的一畝三分地和官場上早就摸爬滾打了很多年,富貴想要,命更想要,所以很多人會縮著不參與,越是參與的人少越難操弄,這話似乎是錯的,正確的是越是經手的人少越是好操作,可是這次是因為上麵有皇帝看著呢!

明珠很明白,什麼太子啊索額圖啊,這些人都不重要,這些人這會隻會添亂,雖然添亂很煩,隻要無視他們就好。最重要的是皇上,皇上怎麼想怎麼判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朝堂上一輪爭奪博弈後,這案子留在了順天府。

金世鑒在朝堂上聽到這個結果當時就想昏過去,現在滿朝廷和滿京城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了。

在這眾目睽睽之下,徇私枉法就是一樁難事!

因為在得知他要審理這個案件後,他家夫人突然收到了幾匣子的珠寶,又有人說幫他把老家的宅子給翻修了,還把他家的祖墳給重新修繕了!更有兒孫的前程安排都有人也包攬了。

他就算是能把這些都推了,太子和大阿哥身邊的心腹總不能不見!

金世鑒隻覺得這事兒簡直是要命!

太子身邊的人說務必把這案子深挖下去,給民眾一個

交代,給朝廷一個交代!

大阿哥派人說:“有句話說刑不上大夫,何去何從你該明白!”

這施恩做完了,接下來就是展示什麼叫敬酒不吃吃罰酒了,有人給他看來折子,這是彈劾他的折子,出來當官的屁股下麵有幾個乾淨的,姓金的看完隻覺得五雷轟頂!

金世鑒愁得兩天沒吃沒喝沒閉眼,和副手府丞商量這事兒怎麼辦,府丞就怕這案子判了之後有人找自己的麻煩,嘴巴跟河蚌一樣,死活不開口。其他人早就躲了,反正不乾他們的事兒。

唯獨王通判很積極,說這是仇殺,前麵有案子在,可循舊例和參考律法審判。

金世鑒他能不知道這道理嗎?這要是一般的案件,罪犯沒跑人證物證俱在,這當然能審理,而且前幾日的案件今天都已經審理過了。

可是這件事兒牽扯到了明珠,更牽扯到了黨爭。如今這千斤重擔壓在了自己的肩頭,自己的小肩膀能扛得起來嗎?壓根兒扛不起來!

“你的話說得簡單!這件事順了一半人的意思就得罪了另外一半人。這些人都是朝堂上的諸公,平日裡都是大人物,哎,你們當初就不應該把犯人給帶回來!”

說了這麼多了,那該怎麼辦呢?

金世鑒也不知道,就拖著!

他拖了兩日康熙看不下去了,這金世鑒果然不堪大用,你打算拖到什麼時候去?

金世鑒既然如此怠慢這一樁案子,那也不必再審理了。康熙以他“不堪驅馳”為理由,把人貶到外地去了。

金世鑒得到了這個旨意之後不僅沒難受,反而高高興興地帶著老婆孩子收拾東西,火速離開京城到外地上任去了。可算是讓他爬出這個火坑了。

那麼接下來誰做府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