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1 章 猶不及(1 / 2)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 則美 11195 字 3個月前

九阿哥瞬間覺得神清氣爽,圓潤地滾出去準備行李了。

康熙很高興,把衣服拿來檢查,一邊看著一邊跟太子說:“這衣服趕製得著急,看著有些素啊!”

太子說:“染色織花這都是小事兒,江南不缺這些能工巧匠,倒是妹妹,這是一大功績啊。”

“是啊!蒙古各部一向是咱們的心病,當年你汗瑪法說北不斷親,咱們往草原上嫁了多少格格,既然懷柔不行,不如鈍刀子割肉!”康熙把衣服放下,充滿殺氣地跟太子說:“日後再看他們聽不聽話!”

太子點頭。

康熙說:“至於你妹妹這次的功勞,等她回來了再議。走,中午陪著太後一起吃飯,看看太後的衣服合不合身?”

太後也很高興,康熙去的時候正和舒宜爾哈一起看衣服,太後倒不是沒見過這些,相反在物質上太後這裡什麼都不缺,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她都見過。像是用羊毛織布,前明的時候有毛氈,這種是很粗陋的毛氈,一般是圍在帳篷左右保暖用的,也有當做地毯的,在草原上很常見。

既然本土的毛呢很粗糙,那麼在本土呢?在明末時候就有進口的毛呢,是從“普魯”“暹羅”來的大紅猩猩氈和暹羅絨幾種毛呢。有印花的,也有純素色的,大富大貴之家用來做衣服,十分華貴,據說這種布料外麵市麵上,一尺就要二兩銀子,十分珍貴,更多時候是有價無市,前些年廣州口岸開禁之後,市麵上有少量流傳,但這種進口物質絕不是普通人能見到買到的。

除了有大紅猩猩氈之外,還有黃地紅花猩猩氈、白地深色黃花猩猩氈等,這些衣料一般是皇家禦用,也會用來賞賜官員。

之所以市麵上叫猩猩氈,傳說這種布料是用猩猩血染的,永不褪色,其實是一種紅色果實染的,不過是因為沒見識,都不知道,以訛傳訛罷了。

太後摸著衣服問康熙:“這真是小花骨朵帶人做的?”

康熙點頭。

太後不知道是真這麼覺得,還是有濾鏡,就說:“我瞧著這衣服比那猩猩氈都好,那些厚是厚了,沒這個軟。這個是真的軟,細密厚實還柔軟,肯定好用。”

舒宜爾哈問:“這麼好的東西,肯定能讓九哥和十哥賺一筆吧?”

太後聽了,立即說:“我買,我買些讓人送到科爾沁去,不能讓胤禟他們折了本,也不能讓你姐姐白操心。”

康熙就說:“您彆買,他們既然想乾這一行就要憑真本事,您今年買了,明年他們也是要賣的,既然讓孩子折騰了,彆的事兒能幫就幫,這事兒就彆幫了。”

太後看他都這麼說了,也隻能作罷,跟身邊的嬤嬤說:“不是還有些布料嗎?給四妃做身衣服,再給太子妃也做一身,剩下的給幾個格格做了。”

太子說:“給妹妹們做吧,不用給太子妃做了,她今年也不急著穿。”

太後立即板著臉:“今年不急就放著,有明年呢!這不是她需不需要,是該她的那份,你少跟

著說話。”

太子立即連連稱是,不敢再多說。

太後說完歎口氣:“小花骨朵在江南肯定忙,這一忙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了。”

康熙算了一下時間,海棠忙完大概是冬天了,除非是有人替她在江南坐鎮。

康熙心裡冒出來的第一個人選就是四阿哥,但是想到四阿哥這較真程度,康熙自己就覺得牙疼!

要不要派老四去把海棠換回來?

再說吧!

於是他帶著兒女陪太後吃飯,另一邊因為海棠和十一阿哥還給太後和各自的生母寫了信。

這時候桂枝和兩個妹妹坐在德妃跟前讀信,旁邊還堆著很多蘇州當地的特產。

聽完信後,德妃說:“這就是勞碌命!她走的時候跟我說去處理匠人的事兒,我想著一兩個月就回來了,也沒給她準備薄衣服。現在又和土地扯上關係了,她忘了當初有人刺殺她的事兒了嗎?當時的案子現在還糊塗著呢,這是不長一點記性,我在京城擔驚受怕,要是在我跟前,我非要給她兩巴掌。”

桂枝把信收起來,跟她說:“您就是嘴上說的凶,我都沒見過您給過她兩巴掌,反而她每次回來往這榻上一歪,要坐相沒坐相,您還圍著噓寒問暖,問‘閨女吃了嗎?’‘閨女瘦了啊,看著小臉還沒巴掌大’,這時候想讓我相信您不偏心都沒說服力。”

德妃看著她哼了一下,“你話怎麼那麼密?去去去,帶著你妹妹把東西分一分,給你兩個嫂子留點就行。”

桂枝應了一聲就和妹妹們分蘇州送來的禮物,這時候四福晉和六福晉來了,德妃說:“天都熱了,何必過來,路上曬著了怎麼辦?”

兩兒媳婦湊過來說話,德妃沒搭理六福晉,和四福晉有一口沒一口地說著,看著幾個孩子圍著姑姑們分禮物。

桂枝把一朵絨花戴在了弘暉頭上,小小的頭上頂著大大的絨花,看著他歪著頭,三個無良姑姑笑得東倒西歪。

德妃罵桂枝:“你皮癢了是不是?等你四哥來揍你吧!弘暉,把花摘了扔你姑姑身上,這是什麼姑姑啊!沒見過這麼不靠譜的。”

但是弘暉覺得好玩,看到有胭脂,還指著自己的臉讓抹胭脂。然而他的姐妹對胭脂香粉沒關注,秀寧喜歡折扇,秀琳喜歡一些蘇繡的繡片,都對胭脂香粉無愛。

晚上四阿哥回來,四福晉就把今天的事兒當笑話講給四阿哥聽。

正吃飯的四阿哥看著弘暉,心裡想著:這小東西還小呢,不懂!

但是心裡又想:人家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小子小時候這樣,長大了不會是個娘娘腔吧!

他在腦海裡腦補了一下將來弘暉如果是個娘娘腔怎麼辦!

到時候兒子伸著蘭花指……他使勁把剛才吃過又反胃的東西咽肚子裡,跟四福晉說:“這小子該管了!等會我給他讀點爺們該看的書!”

“啊?”

“你彆管,往後少讓他和女孩們一起玩兒。”

四福晉覺得這是強人所

難,這西花園就他和弘晴能跑著玩兒,弘晴身體不好,整日不出門,他除了跟著姐姐妹妹們玩兒還能找誰?

四阿哥就說:“爺不敢說爺有一世英名,但是爺不能養個娘娘腔讓他壞了爺的名聲,哪怕爺這才有貝勒的爵位,他將來就是個貝子,也不能跟那些敗家子一樣串戲唱曲娘兒們唧唧!”

四福晉一看他這反應,想想兒子是個兒子,老和秀寧秀琳一起玩耍也不行,就說:“要不,送他和十六弟一起玩兒?十六弟和他年紀一樣大,兩人前後就差了一個月。?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是弘暉比十六阿哥大了一個多月,這侄兒比叔叔的年紀都大。

四阿哥想了想:“嗯,跟額娘說一聲,就這麼辦吧。”

德妃聽了四福晉的話沉默不語,六福晉說:“四爺想得也對,阿哥畢竟是阿哥,現在玩著沒什麼,過兩年就不行了,還是要和小男孩一起玩兒。”

德妃沒搭理她,她猶豫的原因是十六阿哥的額娘王貴人是個漢女,被李煦送來討好主子爺的玩意,也就是她運氣好,李家送來的女人有好幾位呢,就她出頭了,德妃心裡瞧不上她。

德妃看不上王貴人,對十五和十六兩個阿哥倒是平常心,所以想了一會兒就說:“既然你們兩口子想過了,這事兒就按著你們的意思辦,皇上那兒我去解釋,王貴人那裡我去說。讓叔侄一起玩吧。”

說著就湊著中午吃飯的時候帶著弘暉一起去拜見康熙。

康熙正沒飯搭子呢,就叫了他們祖孫進來,德妃一邊侍奉康熙吃飯,一邊照顧孫子。

康熙看著大口大口吃飯的弘暉,就說:“老四顧慮得對,就讓胤祿和弘暉一起玩吧。弘暉,想不想和你十六叔一起玩兒?”

“想!”說完又低頭乾飯了。

康熙就喜歡弘暉這能吃的模樣,而且小孩子是自己吃的,不是像彆的孩子那樣還要讓人追著喂。因為弘暉有好胃口,吃得白胖圓潤,看到就讓人生出歡喜。

康熙笑著跟德妃說:“這小子都沒聽懂問的什麼。”

德妃拿著筷子給康熙布菜,此時看了弘暉一眼,笑著說:“還小著呢。”

康熙跟梁九功說:“把王貴人母子接來一起用膳吧。”

王貴人帶著十五和十六來了,康熙讓十六和弘暉坐一起,先看兩人鬨不鬨,他跟德妃說:“有些人相處真的是要看緣分的。胤禟小時候和老十關係好,但是見了海棠必掐架。”

德妃也想起來了:“那是一對九兒小時候都淘氣,我說句宜妃妹妹不愛聽的話,九阿哥小時候就是個淘小子,海棠小時候又聰明得緊,打小有主意,兩人主意都大,可不就是合不到一起。如今長大了,兄妹關係好著呢,這次還一起回來,可見小時候打打鬨鬨反而能增加感情。”

康熙點點頭:“你這話說得對。看來這一對叔侄也有緣分。”

十五阿哥坐在十六阿哥的另一邊默默吃飯,但是十六阿哥和弘暉有說有笑,兩人還互贈盤子裡的飯菜,平時不在一起玩兒,但是坐在一起顯得很親密。

康熙都說:“十五十六在一起都沒十六和弘暉在一起玩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