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想搭理這糟心兒子,沒說話。
六阿哥小聲說:“汗阿瑪,有句話說牆內開花牆外香,這些粗呢
子,哦,就是猩猩氈,現在出不了頭,但是有料子現在很多人在打聽。”
“哦?”
六阿哥說:“您不是前不久給禦前侍衛每人賞賜了一塊薄絨料子嗎?有人夜裡披身上,很保暖,現在這些侍衛晚上當值的時候都直接把這料子裹身上保暖,醜是醜了點,但是暖和啊。”
大阿哥問:“真的假的?”
六阿哥說:“大哥不信回頭問問,也有蒙古人問這毯子怎麼來的,侍衛回答是禦賜的,他們就沒再問了。”
康熙跟梁九功說:“晚上飲宴,把朕的披風換成薄絨毯子,朕試試。”
晚上再次舉行篝火宴席,康熙距離火堆比較遠,太陽落山後,太監把一塊薄絨料子捧著送出來,梁九功接過來抖開給康熙披上:“倉促之下裁開的,沒精心縫製,您先湊合一下。”
康熙拉了裹在身上,很輕柔,比大毛鬥篷輕了很多,他裹著過了大概三刻鐘,確實不覺得寒冷,保暖效果不錯。
康熙說:“給裕親王裁一塊,不,給在座的都賞賜一塊。”
這次帶來的布料足夠多,很快看守布料的太監們按照人頭裁剪出了足夠的數量送來。
康熙沒說話,侍衛們一一發下去,有人學著康熙披在身上,等夜深了,都知道了這薄絨的好處:輕便,保暖。
要是做成貼身衣服該會多舒服啊!
在幾個蒙古權貴家的小夥子在宴會上摔跤助興後,康熙笑著把這種薄絨賞下去,說了一句:“這些都是草原上的羊毛紡織出來的,獎勵給草原上的勇士!”
第二日就有人開始打聽這東西是怎麼織出來的。
九阿哥和十阿哥趁機和這些王公們談收購羊毛的事兒。十阿哥是有好處就照顧著嶽父家裡,阿巴亥部的羊毛賣了個好價錢,這部的幾位王公高興的走路都帶風。
彆的部落倒也罷了,科爾沁部直接找了康熙:咱們是親戚吧?怎麼好處給了阿巴亥部了?
巴林部的烏而袞父子也來拜見康熙,巴林公主是康熙的親姑媽,她的兒子巴林郡王和康熙是親表兄弟,烏而袞還是康熙的女婿,父子倆坐在康熙前麵,康熙自然要對這對出力多的父子多照顧。
九阿哥就在康熙的命令下去收了科爾沁部和巴林部的羊毛,約定明年這時候一手交羊毛一手交錢。
彆的部落不樂意了,憑什麼有好處都給他們了,我們就不能沾點嗎?就一起去找康熙。
有的哭哭啼啼說不能厚此薄彼,有的把昔日功勞擺出來,說當初在某次大戰中也是出過力流過血的。麵對著這一群蒙古王公,康熙一臉為難,心裡很高興,不怕你們不嘗甜頭,隻要產生了依賴,早晚被拿捏。
他就說:“彆急,都彆急,坐下慢慢商量。”
這事兒能慢嗎?羊毛年年有,布料多了沒人買,朝廷賠了就不會再買羊毛了,有些賬他們是會算的,這些人覺得這是一錘子的買賣,所以自然是人人踴躍。
康熙被纏得沒辦法,就答應了全部買下來。
他私下問九阿哥和十阿哥:“你們覺得如何?東西再好,也要能賣出去才行啊。”
九阿哥拍著胸口說:“往西北賣不成問題,就算是有剩餘的,從廣州口岸出海也不成問題。兒子想好了,對外賣的貴一些,對內賣的便宜一些,貴價和便宜價放到一起,核算成本不虧欠就行,食衣住行這些東西要薄利才能多銷。”
雖然九阿哥拍著胸口這麼說,康熙不放心,然而這事兒要相信兒子,他就說:“就指望你們了。”
九阿哥和十阿哥響亮的答應了一聲,頭一次覺得汗阿瑪信任他們,哥倆出帳篷的時候美的鼻子都在冒泡。
然而回到自己的帳篷裡,兩人同時泄氣。
十阿哥說:“整個草原上那麼多隻羊,一隻羊最少幾斤毛,這需要多少人手才能處理完?處理完了之後紡織成布,又需要多少織機?到時候堆成山的布料賣給誰?誰有錢來買?”
九阿哥在火盆邊上坐著,想了一會跟十阿哥說:“反正咱們不能吃虧!朝廷也不能吃虧!百姓兜裡沒幾個子,指望他們也不行,所以還是要找胖丫頭想辦法!”
“想什麼辦法?”
九阿哥冷笑一聲:“讓更遠的地方買,再賣到更遠的地方。總之,他們主動買更好,被動買也行,咱們不能賠了!咱們從來都不是為了做買賣去的,做買賣是順帶的,或者是做買賣順點辦點事兒,總之不能白跑一趟,銀子和彆的咱們都要帶回來。”
哥倆在帳篷裡麵一番計較,商量完了又出去找各處王公扯閒篇。
康熙看事情的發展按照自己的設想完成得差不多了,人也放鬆下來。這才有心思檢查八旗的行兵布陣。
然而沒過兩天收到了家書,信是四阿哥和七阿哥寫的,在一堆公事裡麵夾雜了一件私事,三阿哥的長子弘晴沒了。
三阿哥夫妻兩個因此陷入巨大的悲痛中,榮妃也因此大病一場。四阿哥把侄兒弘晴的脈案和藥方一並寄來給康熙查看,順便把三阿哥病倒後的脈案和藥方一起寄來。
康熙和弘晴幾乎沒相處過,然而三阿哥一連折了六個兒子,弘晴也長到了四五歲了,眼看著過幾年都能養住了,還是沒了。
康熙心疼三阿哥,忍不住歎口氣。
他拿著信跟幾個兒子講:“老三人是糊塗了些,也沒做出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兒來,怎麼上天就對他這麼苛待呢?”
九阿哥想說你當年不也是一連折了九個兒子!
但是這話他不敢說。
旁邊幾個年長的阿哥勸他彆想那麼多,大阿哥說:“是這孩子跟咱們緣分淺。”
五阿哥說:“三哥和三嫂子還年輕,往後還會有孩子。”
六阿哥說:“是啊,這是沒辦法的事兒,生老病死不是人能扭轉的,您彆傷心了。”
康熙歎口氣:“朕是心疼你們兄弟啊!自己的兒子哪有不心疼的,他難受朕也難受。他如今年紀不小了,等他的兒子站住了,長大了,他就一把年紀了,能享受幾天的天倫之
樂?朕是擔心他到老了還要為兒孫操心奔波,朕想想都覺得心酸。”
說到這裡看看幾個兒子?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看著六阿哥和八阿哥歎口氣。
六阿哥和八阿哥都知道他歎氣的原因,因為在場成婚了的阿哥裡麵隻有他們兩個沒兒子。
六阿哥還好,他有兩個女兒,但是八阿哥連個女兒都沒有。六阿哥沒覺得沒兒子就低人一頭,他覺得自己早晚有兒子,就是沒有,回頭看哥哥弟弟誰家孩子多,過繼一個就行了,晚年如何又不指望孩子,有太監侍女侍奉呢,死了有宗人府管喪事,他對有沒有兒子不是那麼在乎。就是不敢說出來,怕說出來父母又要往六福晉頭上記一筆。可八阿哥著急啊!
他快急死了!
特彆是今日說起來這事兒,他壓力很大!他在想:自己這麼努力地攫取權力,不會是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像是多爾袞那樣身後沒繼承人,連祭祀的人都沒有吧?!
康熙歎口氣,跟身邊的兒子們說:“罷了罷了,木蘭行圍也有一些日子了,該辦的事兒都辦了,也該回去了。這都九月了,你們妹妹又長大了一歲,她上半年從西北回來,剩下的大半年都在東南,離著過年還有兩三個月,讓她辦完事兒了回來吧,朕想過個團圓年,盼著家裡的人一個不少的圍在一起吃頓飯。”
六阿哥問:“要不,兒子去江南幫她一把?”
太子看著康熙,康熙想了想:“你彆去了,這麼遠,你身子骨受不了。那邊有不少官員,趙申喬等人都在,朕前些日子派太醫去給於成龍診治,他若是好起來,就讓他去輔助你妹妹收尾的事兒,再等等吧。”
他把這話說完,拿起了一本折子看起來,瞬間眉頭緊皺:“於成龍病逝在了河道衙門!”
至此,兩位於成龍一前一後都去世了。!
則美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