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6 章 計劃中(1 / 2)

“昨天吃了酸菜、冬筍、白菜、玉米……”弘陽掰著指頭在康熙跟前說昨天的晚飯,康熙打斷他:“等等,玉米也能放進去煮?”

“嗯!玉米嫩嫩的,吃嫩玉米的時候摘下來放在冰窖裡能留到現在。皇瑪法您要吃嗎?我讓人拿來孝敬您啊。”

“不用不用,瑪法不吃。雖然這個辦法很取巧,但是在什麼季節吃什麼東西要順應天時,此乃是養生。”康熙就開始給弘陽傳授養生心得,那是從住宿到運動到飲食無所不包,康熙自己的養生心得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理論,而且邏輯自洽,聽得弘陽一愣一愣的。

要說多奢靡那也沒有,就是康熙自己執行得很徹底,吃飯七分飽,平日裡不飲酒,每日運動,吃的東西要新鮮,在什麼季節吃什麼。這一套理論堅持下來如今看到成果了,畢竟他的同輩人除了他也就是莊親王還活著。

但是莊親王活著就是反駁他養生理論的最好人選,因為莊親王酒色財氣都沾,大魚大肉過日子,夜夜笙歌說的就是他,和康熙都是反著來的,目前就看他們堂兄弟誰能活到最後吧。

有海棠在忙活,康熙就像是放假了一樣悠然自得地過日子了。他讓人砸開暢春園的湖麵打了一個洞,坐著釣魚。旁邊還有裹得嚴嚴實實的弘陽,弘陽還是個話癆,一直嘴不停跟康熙講他在西北遇到的人和事兒,從青海湖講到草原,從草原講到群山。包括集市裡的肉鋪他都能講得頭頭是道,什麼回人不吃豬肉,滿人不吃狗肉,漢人不吃牛肉。

康熙就給他講為什麼各族有各族的忌諱:“……也不是漢人不吃牛肉,曆朝曆代殺牛都是要上報縣衙,病牛老牛死牛是可以宰殺的。但是西北那裡各族混居,草原上的牛有些是肉牛,殺了也就殺了。實際上耕牛漢人是不吃的,不僅不吃,對待耕牛十分愛惜。”

“我額娘也是這麼說的,她說有些人家的牛和我們家鹽寶是一樣的,都是家裡人。”

這時候有人跑來小聲地跟康熙說:“稟皇上,端順太妃沒了。”

康熙說:“讓內務府按例準備吧。”

弘陽安靜了下來,康熙覺得不習慣,就問;“怎麼不說話了啊?”

“太妃沒了。”

“你和太妃不熟。”

“可是也見過啊!去年寧太妃沒了,今年是這位太妃沒了,唉!”

“小小年紀居然學會歎氣了,”康熙覺得好笑的同時,還發現這孩子學了她額娘一身毛病,心太軟,容易傷春悲秋,這不好。

此時刑部送來一封折子,海棠知道刑部送來的折子都是大案,可是打開看了才發現這也太大了!

刑部這是對朱三太子案的最後總結。

康熙十一年,康熙十六年,康熙十八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四十六年都有人自稱是朱三太子拉動旗幟造反。特彆是康熙十六年,同一年的時間,兩個月內有人在河南自稱是朱三太子,有人在漳州自稱是朱三太子。

折子裡說已經查明,此次案件中的父

子幾人係假冒朱三太子,均已行刑。明發天下,告誡百姓。

朱三太子就是活著此時也是一個七八十歲的老翁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就是權貴也很少能活到七十的,真正的朱明太子就是活著也已經行將就木。海棠相信崇禎的後人絕對有人活著,隱姓埋名藏在某處地方,時至今日他們自己也不會再提起祖宗了。

?本作者則美提醒您最全的《成為雍正妹妹之後》儘在[],域名[]?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當日司馬懿洛水背誓追殺曹家的人,那麼他司馬家的子孫也會被取代者追殺。當日陳橋兵變趙匡胤奪了孤兒寡母的江山,就有了後來一帝被擄的故事。這大概就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吧。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而小金爺這種人,也有可能要步入漩渦了。

海棠歎口氣平複心情,把折子放到一邊開始處理其他事情。

折子裡麵很多是關於當地受災,糧價波動的報告。糧食價格有波動,證明社會不安定,海棠忍不住歎口氣。

下一封折子是關於銅陵銅礦的報告,這很重要,海棠看了看,發現裡麵說銅陵銅礦似乎有枯竭的兆頭。海棠忍不住想說難道非要用銅來做貨幣嗎?

這亂七八糟的事兒讓人看了心煩,果然做個好皇帝太難了,還是做個昏君心情好。

此時到了年底,各衙門都要做年底總結,這種年底總結是戶部要把開支算清楚交上來。吏部對官員的考評交上來。工部把今年的工程進度交上來,順便再把明年的計劃和預算提交,跟戶部扯皮要一撥預算。刑部把今年的死刑犯名單交上來。兵部要自己和皇帝說,海棠也不想聽。

就是禮部交得最多,最不重要,這裡麵有他們在很多場合下寫的文章,還有對各地節婦的表彰,連今年八公主出嫁和十四皇子成親都算他們的業績,這分明是內務府出錢出力!

要不是場合不合適身份不合適,海棠就想問一下:“你們怎麼不把廢太子的事兒寫上,廢太子的詔書也是你們寫的吧!”

最討厭這群酸文假醋的讀書人了,海棠拍著他們一疊折子問:“今年全國有多少學子?國子監有多少學生?京城的蒙生有多少?私塾有幾家?教化啊教化,你們今年教化了多少人?”

禮部覺得她在故意刁難!

教化地方是地方官的責任,與禮部何乾!

海棠都不知道這個衙門再這麼擺爛下去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康熙帶著弘陽釣魚回來,弘陽高興地顯擺:“兒子和皇瑪法釣了大魚上來!”

暢春園裡麵的魚都是傻的!居然被你們兩個釣上來了。